杨翠侠____圆的周长.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044696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翠侠____圆的周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杨翠侠____圆的周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杨翠侠____圆的周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杨翠侠____圆的周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杨翠侠____圆的周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翠侠____圆的周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翠侠____圆的周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的周长解说论文单位:沙河驿镇北浦完全小学姓名:杨翠侠内容: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解说论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圆的周长。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节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知道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3.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3、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索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圆周率的探索,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体,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较为抽象,所以我把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作为本节课的难点。5. 教、学具准备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表格,将学生四人分为一小组,每小组自己准备3个大小不同的圆,一枚硬币、一

4、截毛线、计算器、一把直尺和软尺。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的师生交往。他们会用自己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着活力。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准确性,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正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带着这些对新课程的认识,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我采用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具体如下:1、运用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再用语言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验证猜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感知数学的严

5、谨性。2、动手操作、积极互动法:教师让学生通过测量、实验、计算等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发现规律,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老师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3、观察讨论、交流合作法: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时效性。三、说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建立圆周长概念;动手实践,感悟测量方法;提出合理猜想,并验证猜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建立圆周长概念1.多

6、媒体出示,喜羊羊和灰太狼在草地上跑步, 灰太狼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喜羊羊沿着圆形路线跑。灰太狼看到喜羊羊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2.揭示课题。(1) 要求灰太狼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你的依据吗?(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2) 要求喜羊羊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设计思路:利用喜羊羊与灰太狼赛跑的故事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提出问题,自然引出了本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动手实践,感

7、悟测量方法1.提出疑问:圆的周长是曲线,该怎么来测量圆的周长?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找出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3.学生汇报并演示测量方法 。(绕绳法、滚动法)4.这些圆比较小,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还能用绕绳法、滚动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如果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呢?(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有意反思和自由评价,使学生辩证性地感受到了“缠绕”、“滚动”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其探索“计算公式”的积极性,为深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问题作好了“心理”铺垫。)第三环节:提出合理猜想,并验证猜想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和某条线段有关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2.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圆

8、形学具,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下表:(测量值精确到毫米) 周长C直径dC/d周长与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1号圆2号圆3号圆3.学生观察比较后,可以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发生怎样的变化,圆的周长和其直径的比值大概都是三倍多一些。4.教师介绍圆周率。3.145.学生阅读圆周率有关资料,教师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6.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由于前面的层层铺垫,学生很容易得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C=d C=2r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讨,并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参与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享

9、受了成功的愉悦。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第四环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例1(设计目的:通过实例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作用,又可为最后的实践打下很好的伏笔)2现在你能告诉大家你能告诉大家谁的车轮转动一周走得远了吗?(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题和课本的引入题互相呼应,做到解决问题有始有终。)3总结四、说板书设计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圆的周长圆周率 3.14圆的周长 C= d C=2r五、 评价分析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更进一步感受到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理解到深挖教材的内涵是设计好问题的前提,根据教材的内涵,巧设问题可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我们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能够成为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桥梁和阶梯,那么我们的课堂提问就一定是有效的。今后我不仅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巧妙设计问题,在各个环节都精心设计灵巧的、新颖的、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我的课堂更精彩更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