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043847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知道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及意义;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及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演讲”、表演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融入到课文当中去,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换位思考,化难为易地掌握变法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

2、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操。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甚至要有牺牲精神,要勇于战胜挫折,同时也激励学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等等。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意义2、商鞅变法 难点: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大变革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问题探究法、对比分析法、角色扮演等四、教学过程课前复习1. 春秋 的著名霸主有哪些?2.随着争霸战争的发展,诸侯国数量减少,到战国时期,诸侯国最主要的有七个,被称为战国七雄,它们分别是?新课教学 导入: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很多故事,现在就由同学演讲“立木为信”的故事。(有的班可以,有的班太吵了,就直接由老师简单介绍)地点:

3、咸阳南门、北门。表演者:商鞅、兵勇、围观群众、扛木壮汉。场景:咸阳南门。北门:商鞅坐立,兵乙手持赏金站立。剧情:兵甲:快来看!快来看!左庶长的告示。百姓甲:咦!这上面写的什么啊?百姓乙:左庶长告示: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十金。百姓丙:这根木头顶多几十斤重,扛到北门去也不是难事,怎么会给那么多金子?百姓甲:就是!秦国历来政令怒一,法度朝令夕改,我看这是一个圈套,不要上当!百姓乙:(对周围的群众)不然你们去试一试?百姓丙:我去试?你怎么不去?(兵甲看到此情景,就向另一个场景走去)兵甲:禀告大人,围观的人好多,但没有人敢扛木头。商鞅:传我的命令,把赏金加到50金。兵甲:大人有令,赏金提高到50

4、金。百姓议论:这新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旁白:这时,从城外走来一位壮汉,看到许多人围在南门前,于是他走到跟前。壮汉:你们在议论什么呢?百姓甲:大人有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赏金50金,你信吗?壮汉:那我就去试一试!管它呢!(壮汉扛着木头走一圈到北门,群众跟上)商鞅:好!好!你能够相信我的命令并执行我的命令,很好!来人啊!赏50金。(壮汉双手接上,喜洋洋下场)百姓甲:天哪!真的赏他50金?百姓乙:看来,这新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以后我们要听从他的命令了。百姓丙:真后悔!我怎么不去呢!(集体下场)旁白:这就是立木取信的典故。商鞅通过这一做法,树立了威信,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在秦国开

5、始推行变法。 树立威信是为了商鞅变法,而兵荒马乱的时代为何要变法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9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找一找 本课讲述了哪些变革?一、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生产工具的变化(生产力)二、 商鞅变法 变法运动(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我们学习生产力的变革:一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大家先预习教材第一部分,了解铁农具和牛耕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时候得到推广的?铁农具:春秋时开始使用,战国得到推广,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这之前人类使用过哪些种类的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大家设想一下,假如给你一块试验田,让你亲自耕种,石器、青铜器、铁器这三种生产工具,你

6、会选择哪种?一是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铁农具比石农具和青铜农具坚固、耐用,而且锋利。);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P40图片)。所属时代生产工具制作材料主要优、缺点石器时代石刀 石斧 石耜 木耒 骨耜 蚌镰石、木、 骨取材容易、不坚固、 石器成形困难 青铜器 时代青铜生产工具很少 见青铜成形优于石器、轻巧锋利、硬度大、自然界蕴藏量铁器时代铁耙 铁镰 铁锸 铁锄 铁犁铧铁自然界蕴藏量大、开采方便、质地坚硬、易氧化生锈(参考一下)牛耕的推广:(以下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材料一: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

7、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 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习性材料二:孔子有个弟子叫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叫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大夫姓牛,字子耕。 在春秋时期已出现牛耕牛耕在春秋时期已出现,到了战国时期得到推广,同时出现一种现象,也就是开始用两牛牵引进行耕作。铁农具劳动工具的改进牛 耕耕作方法的改进 促进生产力发展 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私田私田:真正属于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在开始时不用上缴任何赋税,而且可以随意转让和买卖。公田:属于代表奴隶主国家的周王所有,不能转让和买卖,并且每年都要给国家上缴一定的赋税。 假如你是当时的奴隶主,你会怎么办呢? (逼迫奴隶开垦更多的私田)烦恼: 劳动负担加重,奴

8、隶开始怠工、逃跑,怎样让逃跑的奴隶回来,并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一个新兴地主的烦恼 我是一个大地主,拥有私田800亩。 丰衣足食有剩余,人人都羡慕。 只是私田不合法,成天担心被没收。 变法 寝食难安心烦忧,盼望土地变合法。 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 不合法 合法 (变法)二变 (各国变法)原因:1、新兴地主阶级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2、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要想在战国时期中立足,就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这是变法的必要性。魏国李悝变法、吴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的改革、齐国邹忌的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是哪一个?(商鞅变法

9、)为什么商鞅变法会有如此显著的效果呢?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 支持者:秦孝公 商鞅三见秦孝公 (可简洁点)战国时期,秦孝公下令求贤,当时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从魏入秦。商鞅见到秦孝公,是由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的。第一次见面,商鞅还弄不清秦孝公的想法。他试探性地从三皇五帝讲起,还没说完,秦孝公已经打起了瞌睡。事后,秦孝公怒斥景监:“你推荐的什么朋友,就知道夸夸其谈。”景监将秦孝公的话转述给商鞅,并责备商鞅,商鞅反而高兴了:“原来秦公的志向不在帝道。”第二次见面,他又从王道仁义讲起,秦孝公的兴致比前一次好点了,但还是觉得不着边际,哈欠连天。商鞅明白了:“秦公志不在王道。”要求景监第三次引见,并

10、保证这次一定能说服秦孝公。 于是,第三次见面,商鞅劈头就问:“当今天下四分五裂,您难道不想开疆拓土,成就霸业么?” 秦孝公立刻精神了,他要的就是霸道!听着听着,他不由自主地向商鞅靠拢。最后,秦孝公激动地握住商鞅的手:“请先生教我。” 商鞅说动了秦孝公,为自己在秦国变法打下了基础,为自已争取到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舌战群儒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治理国家不一定只有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内容及影响: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变法有利于地主阶级2、奖励耕战 (1)奖励耕织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经济发展)国

11、富原奴隶戴脚镣手铐为奴隶主耕地,没有丝毫私产现农民自由的在田间耕地,只要交够租金,剩余是自己的,出现一家老小披星戴月在田间耕作的景象。 (2)奖励军功 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军队战斗力增强 兵强)原贵族与生俱来享有土地、田宅、奴隶等特权现贵族论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没有军功的旧贵族还将被取消特权。4、建立县制 31个,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史记: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的结局(P42) 被车裂而死,为什么? 贵族的反对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一场变革成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变法还是继续推行。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有什么启发? 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尊崇。我们应该向商鞅学习,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等等。回顾总结 巩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