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04361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L:旅12地理本 2012447003董丽东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2012级地本班的XXX ,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1)第一章第二节太 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 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见太阳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命是何其重要。通过地球上的一些表象,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 的基本教学思路。本节主要从宏观上阐述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第一节地球在宇 宙中的具体表现,也为后面学习地球上的大气和水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2、(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1.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过程与方法1. 通过资料,归纳总结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 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3. 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图表的方法和程序,并学会对图像信息进行 概括提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相关 关系,并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 运用辩证的思想看待宇宙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形成科学的、辩 证的宇宙观和世界观。3. 激发学生探究关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的兴趣,培养

3、分析地理 问题的能力。(三)重、难点分析重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重点确立的依据:本节内容主要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 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从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 个方面来阐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则从地球气候、地球电离层、 地球磁场等方面来阐述,因此把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确 立为教学重点。难点: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难点确立的依据:太阳活动有多种类型,太阳黑子活动对地 球气候产生影响,学生很难理解黑子活动的高峰年为何出现反常气候 的几率明显增多,耀斑爆发为什么会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因此把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确立为教

4、学难点。二、教法分析: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与探究学习相 结合的方法,这样既能方便快捷地传授地理知识,也能突出发展学生 的个性化思维。三、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用自主协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程我将分为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 2 分钟, 讲授新课25 分钟,小结3 分钟,共30分钟。(一)导入新课引导同学们做个实验,让同学们闭上眼,看看是否能看到东西? 让同学们设想:睁开眼蒙上黑布,又能看到什么?为什么?光从何而 来?由此可见可见太阳的重要性,就进入了本节课的主题太阳对 地球

5、的影响。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自身感受出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从总体上粗略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框架。(二)新课教学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1 太阳概况(成分、温度、能量来源)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 恒星。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核 心的温度可达1500万K,表面温度约为6000K,它能自己发光、发 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师:太阳能产生这么大的能量,那这些能量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师: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 温、高压的环境下,4 个氢原子经过一连

6、串的聚变,变成1 个氦原子。 在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了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 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而损耗的质量,大约为 400 万吨。那么太 阳产生的这些能量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向四周放射和传递的?请大家在 课本中找出答案。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将学生的兴趣与自主学 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2 太阳辐射(概念、波长分布、对地球的影响、分布规律、影响 因素)生:师:回答的很好,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 射能量这种方式称为太阳辐射。师:太阳辐射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现在我们就来 了解下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状况。请大家观察一下图 122

7、太阳辐 射的波长分布图,你们可以从中获取到哪些信息呢?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师: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 烧 4 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但是在太阳辐射中,虽然只有大约22 亿分 之一到达地球,却仍然对地球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学 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设计意图: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拉近知识与学生之 间的距离。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 球产生哪些影响?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师:下面请大家看图 1-2-3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并相互 讨论,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生:师:回答的很好,太阳辐射的分

8、布规律为由赤道向两级递减,在 不同的纬度带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植物带。知识延伸 除了纬度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呢?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还有海拔、天气状况、 日照长短、大气透明度等因素。那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太阳辐射的 呢?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以及四川盆 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知识承接 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除了学习太阳辐射对 地球的影响外,还需要学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那么太阳活动主 要有哪几种类型?它会对地球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呢?师:首先先来了解下太阳的大气结构。请同学们看图 124 太 阳的外部结构

9、示意图,看看太阳大气结构分为哪几层?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2.1 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师: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太阳看上去很平静,我们感觉不到它有什 么变化,但其实它时刻在发展变化着,并且这种变化有时很剧烈,因 此把太阳大气层经常发生的这种大规模的运动称之为太阳活动。请同 学们阅读12 页的内容,思考下太阳活动的类型有哪些?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知识补充 太阳活动的类型除了太阳黑子、耀斑之外,还有日珥和太阳风。 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转折过渡: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之前说的是太阳影响地球的好的方面,接 下来说,太阳活动对地球坏的影响。“上有天,下有地,天

10、地之间有联系”,讲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 影响,我则以案例2003年的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为例,当然这样做有两 个目的。第一,引起学生兴趣:第二,辅助突破重难点,并且为下一 个知识点的学习做铺垫。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这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由于涉及许多深奥的科学道理,学生理 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又成为本节的一大难点。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比较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教师总结:(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 十分复杂的,科学家们只是发现了一下相关性,至于究竟存在什么关 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科

11、学结论。这个重 要的科学奥秘尚待天文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学科联合攻关,才能 逐步予以探明。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知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有利也有弊的。 在宇宙的万物中,都是如此,有利就有弊,有弊也有利。无论什么事 物,我们都应该有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五、板书设计: 我主要采用纲目式板书,这样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利于彰显所 讲地理知识的要点及其条理性。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概况(1)成分:氢和氦(2 )温度:核心1500万K,表面6000K(3)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方式。(2)波长分布:0.154 微米

12、之间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A.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B.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C. 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4)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级递减(5)影响因素:纬度、海拔、天气状况、日照长短、大气透明度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里到外分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层2. 太阳活动(1)概念:太阳大气层经常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2)类型:太阳黑子、耀斑A. 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周期为11年,它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 志B. 耀斑出现色球层,周期为11年,它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补充: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A.黑子活动高峰年一一出现反常气候几率明显增多B.黑子活动低峰年一一候状况相对平稳(2)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耀斑(爆发)电磁波(干扰)电离层(可能导致)无线 电通信中断(3)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的影响A. 带电粒子流产生“磁暴”现象;B. 带电粒子流产生“极光”现象(两极地区)三、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