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某船闸除险加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043460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某船闸除险加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南通市某船闸除险加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南通市某船闸除险加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南通市某船闸除险加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南通市某船闸除险加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市某船闸除险加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某船闸除险加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市区XX船闸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总 述11.1工程概况11.2研究依据2第二章自然条件32.1流域概况32.2水文气象32.3地质52.4历史灾情和成灾原因5第三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93.1河道水系情况93.2XX船闸目前存在的问题103.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1第四章工程任务和规模134.1排涝范围134.2排涝标准134.3设计排涝潮型164.4闸孔尺寸的确定164.5工程的综合利用17第五章工程设计195.1工程设计标准及建筑物等级195.2设计水位组合195.3闸址195.4主要结构方案19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管理216.1施工条件216.2 施工组织216.3

2、施工管理216.4 施工计划226.5工程管理22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247.1环境状况247.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47.3环评结论25第八章经济评价268.1投资概算268.2工程效益26 南通市XX设计院 27第一章 总 述1.1工程概况XX河为南通市城区XX片主要的入江河道,而XX船闸为该河的出江控制口门。由于历史的原因,该河道弯弯曲曲,河道两侧不少工矿企业的建筑物密布,已无拓宽和裁弯取直的可能。原河道主要用于航运,现由于下游XX大桥建成后,割断了河道的通航,XX船闸以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该船闸为单级船闸,上闸首底板标高为1.0m(吴淞基面,下同),闸顶标高6.00m,上闸首底板长15.0m

3、,宽14.4m;闸室底板标高为0.5m,长100.0m。顶标高6.00m;下闸首底板标高为-1.50m,闸顶标高7.50m,上闸首底板长15.0m,宽14.4m。闸门采用平板闸门,启闭设备采用液压启闭机。船闸上下游及闸室均采用干砌块石护底,下游设人行便桥一座。为了改善XX片排涝状况,解决市区部分涝水出路,于1992年将该船闸改为排涝、通航两用闸,在上闸首大钢门上开1.252.55m2两孔小门排涝,排涝流量为16.4m2/s,同时在下闸首消力池增设20m30m0.6m软体排。该船闸自1967年建成以来,至今以运行三十几年,在防洪、通航、排涝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运行时间增长,闸体工程已

4、严重老化,闸首防渗、抗滑稳定已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闸墩碳化深度较深,强度低于设计要求,公路桥现已封闭停止使用。其间虽经92年加固改造,但受诸多条件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该闸存在的隐患;根据水利厅苏水计1997210号关于我省长江远期防洪(潮)设计水位及沿线建筑物设计标准的通知的防洪标准进行核算,该船闸在防洪高度、防渗、抗滑等方面均不能满足江堤达标要求;同时考虑到航道废除,无通航要求,故考虑在原闸位拆除重建一座节制闸,来满足该片防洪、排涝要求。拟建XX闸为1孔净9m,闸室长15m,底板标高1.00m,胸墙顶高程8.73m,采用平板钢闸门,上下游消力池各长15m,公路桥桥面标高6.50m,宽

5、8m,汽-20挂-100。1.2研究依据(1) 江苏省江海堤防达标建设修订设计标准的通知苏水管(1997)80号(2) 关于我省长江远期防洪(潮)设计水位及沿线建筑物设计标准的通知苏水计(1997)210号(3) (关于印发江海堤防达标建设大中型建筑物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和下达前期工作任务的通知)苏水计(1997)181号(4) 南通市城区河道整治规划报告,南通市水利局、南通市水利学会,2000年8月(5) 南通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1992年12月,南通市港闸区建筑设计室(6) 南通市区水利志1995年(7) XX船闸设计图纸(8) XX船闸92年加固设计图纸以及南通市水利局、X

6、X船闸闸管所提供的一些现状资料。第二章 自然条件2.1流域概况XX西闸所在地区地处副热带北缘,受高空西风环流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两种大气环流影响和控制,具有较好的降水条件,初夏秋末冷暖气流在长江和淮河流域交锋形成梅雨和秋天连续阴雨,还有夏末初秋台风带来的台风雨。XX西闸担负市区部分面积的排涝任务,其范围内属江淮平原,地表起伏甚微,皆属堆积平原,形成历史不久,土壤主要为潮土类和盐土类,地面高程一般在4.5m5.5m之间,内部河沟成网,河道畅通,内河配套设施完善。2.2水文气象2.2.1气温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5.1,最高月平均平均气温28.2,最低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高气温38.5(1995年

7、9月7日),极端最低气温-10.8(1977年1月31日)。2.2.2 降水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调节及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时空分配不均的特点。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3.7mm,最大年降水量1465.2mm,最小年降水量641.3mm(1978年)。因梅雨水和台风的影响,全年约64.6%的降水量集中在59月份。6-7月间梅雨和6-9月间的台风雨常造成本地区的严重涝灾。最大24小时降水量264.0mm(节制闸站),全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1.7天。2.2.3风春夏多东风,冬季多东北风和西北风,历年平均风速3.1m/s,年最大风速26.3m/s(NE,1960年

8、7月7日),瞬时最大风速30.4m/s(SW,1975年7月14日)。常风向E、ESE频率为10%,次风向NE,ENE频率为8%,各风向频率见下表:表2-1:各种风向频率表风 向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频 率(%)67881010556433444781949-1997年本地区受台风影响共110次,平均每年2.24次。台风风力一般6-8级,最大12级;1987年7号台风经过南通市附近,瞬时风速20.0m/s。2.2.4冰雪长江水域终年不冻,陆域最大冻土厚20cm,年平均降雪6天,多集中于1-2月间,最大积雪厚度17cm。2.2.5雾与日照多年平

9、均雾日天数为30.9天,年最多雾日数60天,最少雾日数5天,大雾平均为5.7天,年平均日照数为2223.3小时,日照面分率50%。2.2.6内河水位丰水期(6-9月)正常水位3.6m,最高限制水位4.4m,允许预降最低水位2.6m(排涝前),枯水期正常运行水位3.1m。2.2.7地下水位市区地下水位基本与当地河网正常水位接近。2.2.8潮位长江水位受海洋潮汐及径流丰、枯的影响,潮型为不规则半日潮。据天生港验潮站多年观测,潮位特征如下表:表2-2:天生港验潮站潮位特征潮 位 名 称潮 位 (m)备 注潮 位 名 称潮 位 (m)备 注最高潮位7.081997.8.1910年一遇低潮位0.66最低

10、潮位0.421959.2.2920年一遇低潮位0.56平均高潮位3.8650年一遇低潮位0.44平均低潮位1.97100年一遇低潮位0.36最大潮差4.01100年一遇高潮位7.18最下潮差0.00200年一遇高潮位7.44平均潮差1.93300年一遇高潮位7.59最大水位差6.662.2.9潮汐长江南通河段的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潮,由于潮波受径流和河形阻力作用十分明显,前波陡直,后坡平缓,涨潮历时短,落潮历时长。涨潮历时为2小时10分-6小时40分,平均历时3小时32分,落潮历时7小时10分-10小时30分,平均8小时52分。涨潮周期为12小时24分。2.2.10地震烈度本区按中国地震烈度表(1

11、990年)划定基本烈度为度。据江苏省地震年表统计,15051949年南通地区共发生地震16次,一般强度在5级以下;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洋面曾发生过6.2级地震,建筑物摆动明显。2.3地质(见下页)2.4历史灾情和成灾原因2.4.1历史灾情(1) 洪涝灾害每年汛期,南通市须下泄长江上中游200万km2的洪水,大水年份,三面高水压境,一面海潮顶托,内外水连通。每年八月份平均高潮5.45m。据历史记载,自宋至清952年间,长江水灾共发生169次,南通水灾共发生80次(宋代资料不全;水灾次数偏少),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水灾。建国后,南通市区共发生3次特大洪水。1954年洪水,当年四月进入汛期,4

12、-5两月形成底水丰满之势,6-7月间全流域发生大规模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各站在警戒水位以上持续时间69-135天,8月达到最高峰,直到12月中旬才退净,南通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九)长江水位达到6.13m。1974年洪水,由于受天文因素和十三号台风的影响,长江从镇江以东,各站最高潮位均超过历史最高记录,突破了1015年以来的潮位记录,南通8月20日(农历七月初三)凌晨,长江水位竟达到6.38m,同时造成涌高1.0m,为近百年来少见,在洪水的袭击下江堤出现使几处滑坡,漏洞和塌陷,天生港和XX发生污水倒灌,致使千亩农田受淹。1997年洪水,8月18日,十一号台风袭击南通市,沿江风力9-11级,持续3

13、6小时,时值农历七月十八大汛潮,风雨潮三碰头,沿江水位均创历史最高,市区二十八丈,八十六丈等地江堤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表 2-3:地质勘察报告南 通 市 区 任 港 闸 工 程 地 质 勘 察 报 告勘测编号:2000-117附 录:01完成工作量工程名称:南通市XX闸一、标贯孔:个二、取土兼标贯孔:2个三、标准贯入:20次结构类型:勘察日期:2000.10.2627总 深:米总 深:43.60米原状土样:19筒层 数:提交日期:2000.11.01最大深度:米最大深度:22.30米扰动土样:袋 一、概况为调整南通市区内河水系,拟在原XX船闸处改建XX闸。原XX船闸净宽约7.5m,闸室底板顶面标高为-1.30m左右(吴淞高程、下同);拟建XX闸室净宽约10.0m。勘察期间由于原XX船闸尚未拆除,给本次勘察带来较大困难,孔位有所偏移。本次勘察共布设两个取土兼标准贯入试验孔,孔深分别为21.30m、22.30m。本次勘察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及报告编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J50287-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组织实施。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为4.50m左右。 二、岩土描述层次成因年代土 层 名 称土 性 描 述层 底标 高层厚状态密度湿度标准贯入试验基底摩擦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