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表壳技术基础2.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038819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表壳技术基础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14表壳技术基础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14表壳技术基础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14表壳技术基础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14表壳技术基础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表壳技术基础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表壳技术基础2.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 表殼加工工序尺寸檢查方法:一般的尺寸檢查方法已經在本教材的測量工具的篇章中做過詳細說明,在此不再一一說明。本篇章著重介紹在測量尺寸過程中的几個專業朮語的含義:(在本教材中常用的計量單位為:mm和c換算公式:1mm100c,mm的中文叫毫米,c的中文叫絲)1、 平行度:(俗稱不平,鑽床俗稱打飛機)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面是否平行,如表殼中的面平和底平測量方法為:固定其中一個平面在水平台上,用高度表測量另一個平面上的3個以上的點的高度,其高度之間的差距在0.03mm內為合格品2、 同心度:(俗稱偏心)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行圓的圓心是否同軸,即是否在同一個中垂線上,如表殼中的玻璃位、內映位、絲

2、孔位、膠圈位(如以下草圖,a為玻璃位b為內映位c為絲孔位d為膠圈位) a b A面 C面 B點 c D點 d 測量方法為:如需測量出a圓和b圓是否同心,方法為用卡尺測量出同一方向的D點到A面的距離和B點到C面的距離,兩者的距離差距在0.03mm以內,為合格品3、不圓度:(俗稱鵝蛋)指同一圓的形狀為橢圓形測量方法為:用卡尺測量出圓的不同方向的距離,距離差距在0.03mm以內,為合格品4.3、表殼外觀檢查名詞朮語及基本要求: 外觀檢查的基本要求:1、 檢查時只能用裸眼,不能使用顯微鏡和放大鏡2、 在燈光下視距約30cm檢查3、 整個檢查過程在45秒完成表殼外觀檢查名詞朮語: 1、 花崩:一般出現在

3、表殼邊沿,因碰撞、飛刀等外界因素導致崩缺一小塊,俗稱“花崩”2、 划痕:一般出現在表殼表面,因磨擦等外界因素導致傷痕,俗稱“划痕”3、 凹痕:一般出現在表殼表面,因外力碰撞因素導致一小凹坑,俗稱“凹痕”4、 雜質:一般出現在表殼材質內部,有其他雜物俗稱“雜質”5、 披鋒:一般出現在表殼邊沿,在加工過程中殘留下的材料,俗稱“披鋒”6、 色漬:一般出現在表殼表面,有其他如水漬般的色塊,俗稱“色漬”外觀檢查標准由本廠品質部門和客戶達成共識后出台出貨外觀檢查標准書,形成品質文件,供相關部門使用。 5表殼加工設備、輔料、加工工序操作方法、工夾治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5.1 切削工序:5.1.1 沖床:

4、常用加工動作:落料、拉深、成形、打匙眼常用工夾治具:模具、板手、六角匙、量具:卡尺、底座百分表、匙眼偏心表常用輔料名稱:潤滑油作業程序1. 領取工藝圖紙及待加工板料,整理工作場地,將常用工具和量具放在易見、易於操作之處。2. 熟悉工藝圖紙要求,檢查模具是否完好。3. 檢查設備運轉是否運行正常,注意潤滑機器,檢查安全裝置是否正確。4. 裝好上、下工模沖試工件。5. 交首檢QC5PCS認可後開始生産。6. 下班擦洗保養機器及收拾工具、量具,關機、關燈,整理場地。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1. 操作前檢查模具編號是否符合工藝圖紙,檢查模具是否完好。2. 落料前板料上要加潤滑油,留意落料後周邊披鋒不能大,檢查

5、落料尺寸是否符合要求。3. 拉深要用油潤滑落料件,注意周邊不能拉毛,留意周邊高度不能相差太多,拉深件錐度不能太大。4. 成形之前清洗油污雜物,經常保持模具清潔無雜物,留意成形件中孔同外圓、牙位不同心,應在0.10以下。5. 打匙眼時要留意匙眼深度一致,如果發現崩刀,應該及時換刀片,打匙眼、打卜方時,特別留意匙眼或卜方同中心要同心。6. 操作過程中,如果發現工件或設備有異常之處,應該及時停機檢查。5.1.2 鑼床: 常用加工動作:鑼大細身、鑼斜細身、鑼耳咀常用工夾治具:板手、銼刀、撐咀、鑼棍、六角匙、平口鉗量具:卡尺、底座百分表、角度尺常用輔料名稱:鑼刀、白鋼刀、切削油作業程序一1. 准備工具,

6、試機正常運轉。2. 入:裝鑼棍(圖一、二)3. 鑼:鑼大細身4. 磨:磨鑼棍5. Q:由QC檢查每一條鑼棍6. 拆:拆下殼、排盤7. 下班前擦洗保養機器及收拾工具、量具,關燈、關機,整理場地。作業程序二1. 准備工具,開機正常運轉。2. 清掃撐咀3. 上殼、撐咀緊4. 鑼細身5. 下殼6. 下班前擦洗保養機器及收拾工具、量具,關燈、關機,整理場地。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1. 入裝鑼棍,看是否頂耳面。2. 坎耳殼每條棍要測試是否平。3. 鑼刀外型要好,注意設備運作是否正常,加油保養。4. 試鑼一支,對照工藝尺寸,留意不能有大細耳、長短耳,耳闊尺寸要准,否則影響配帶。5. 用投影圖,要求殼外形與投影圖

7、一致。6. 磨鑼棍時注意不能將耳側磨成喇叭狀,留意耳外側尺寸、大細耳,復核工藝尺寸。7. 拆鑼棍時要小心,要排盤,不能將殼身撞崩。8. 操作過程中,裝夾、裝刀要緊。注意絲板有沒有卡死現象,定位塊要牢固,上鑼棍時要小心棍頭撞鑼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二1. 檢查撐咀與殼吻合。2. 殼與撐咀要干淨,否則容易花崩。3. 刀紋要幼、細身不能起級。4. 檢查角度尺寸有否吻合。5. 檢查耳內側尺寸及斜細身尺寸,對照工藝。6. 每30PCS需自檢一個。7. 不能用殼敲盤。5.1.3 油機: 常用加工動作:撞孔、面平、元口、粗絲孔、粗底平、准耳腳、精面子口、元口耳底底圈、准耳腳常用工夾治具:撐咀、碼仔、索頭、板

8、手、螺絲批量具:卡尺、底座百分表、角度尺常用輔料名稱: 合金刀、三棱刀、台灣刀、切削油作業程序1. 領取工藝圖紙及待加工殼胚,整理工作場地,將待加工殼胚、常用工具及量具放在易見、易於操作之處。2. 熟悉工藝圖紙要求,檢查夾具、刀具是否完好。3. 機器空運行幾分鐘,看是否完好。4. 裝夾好殼胚,調整刀具及拖板,試車殼胚,達到符合工藝圖紙要求。5. 交首檢5PCS認可,方可生産。6. 下班擦洗保養機器及收拾工具、量具,關機、關燈,整理場地。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1. 索大、細身撞孔時,要處理好力度,免將大身、細身夾花及鵝蛋。2. 裝夾要緊,刀具要裝緊,以免撞崩鋼刀及刮傷外殼。3. 撞中孔時要留意中孔同

9、大、細身同心,豬咀殼復核拔位尺寸,留意中孔同耳闊分中正確(見圖四)。4. 拉麵平時,不允許面平刀鈍阻、行程不穩、機器故障、進刀量太大,否則面平中間易凸起,留意面平不得有黑皮。5. 每車50個左右,要求對照圖紙要求,自己檢查尺寸,發現尺寸可刀紋異常,要求停機檢查。6. 精面子口、元口,注意試配圖口、元口,不能有披鋒。車制品中,耳內、外側披鋒不宜大、硬,用指甲能拗脫為准。7. 耳腳是鑽耳孔的唯一量度基準,因此車准耳腳,一定要按工藝尺寸來做,同時要求耳腳披鋒不能大。8. 留意校機時的次品分開放,不能混入産品中,應交給下道工序校機用。 5.1.4 撇角機: 常用加工動作:撇耳面、撇大身面線、撇耳咀常用

10、工夾治具:撐咀、板手、螺絲批量具:角度尺、卡尺常用輔料名稱: 合金刀、三棱刀作業程序1. 領取工藝圖紙及待加工殼件,整理工作場地,將待加工殼件、常用工具和量具放在易見、易於操作之處。2. 熟悉工藝圖紙要求,檢查夾具、刀具是否完好及安裝好。3. 檢查機器是否運行良好,注意潤滑機器。4. 裝夾好表殼,開機試撇,直到符合工藝尺寸要求。5. 首檢5PCS認可,方可生産。6. 下班擦洗保養機器及收拾工具、量具,關機、關燈,整理場地。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1. 確定“管位”位置。2. 保持光潔度,刀紋不能太粗。3. 經常檢查線條是否變樣,撇耳面要求要平,不平度不能超過0.05MM。4. 檢查裝夾位置及周圍是否

11、在生産時,撐花絲孔或碰傷大身。5. 撇耳咀要經常測量十字線是否正確,注意耳腳是否變形。6. 撇大身面線要均勻,刀紋要幼。7. 檢查刀座與機身是否夾緊,裝夾、裝刀要夾緊,切削速度不能太快。8. 要求對照樣板,檢查形狀是否符合要求。5.1.5 電腦機: 常用加工動作:精絲孔、底膠圈位、准底平、坎底、元口、牙口、精面子口、拮坑子口、斜角常用工夾治具:撐咀、碼仔、索頭、板手、螺絲批量具:塞尺、高度表、角度尺、卡尺常用輔料名稱: 合金刀、三棱刀、切削油作業程序1. 領取工藝圖紙及待加工殼件,整理工作場地,將待加工殼件、工具及量具放在易見、易於操作位置上。2. 熟悉工藝圖紙要求,檢查夾具、刀具是否完好及安裝好。3. 機器空運行幾分鐘,檢查油壓、氣壓是否穩定。4. 裝夾好工件,調整刀具及拖板,試車工件,直到符合工藝圖紙要求。5. 交首檢5PCS認可,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