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034075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分光仪) 实验名称:分光仪的调节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姓名 学号 班级 评分第 组 桌 号 实验时间 2 0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仪的结构,掌握分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 测量三棱镜的顶角;3. 测定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分光仪,汞灯,平行平面反射镜,三棱镜。 三、实验原理1. 用自准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利用望远镜自身产生平行光,固定平台,转动望远镜,先使棱镜AB面反射的十字像与叉丝重合(即望远镜光轴与三棱镜AB面垂直),记下刻度盘两边的方位角读数、。然后再转动望远镜使AC面反射的十字像与叉丝重合(即望远镜光轴与AC面

2、垂直),记下读数和(注意与不能颠倒),两次读数相减即得A的补角f 。故A=180f,即 A = 180(f1 + f2) = 112. 用平行光法(又叫反射法、分裂光束法)测量三棱镜顶角 平行光管射出的光束照射在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上。将望远镜转到一侧(如左边)的反射方向上观察,把望远镜叉丝对准狭缝像,此时读出两个窗口的方位角读数与;再将望远镜转到另一侧,把叉丝对准狭缝像后读出和,则三棱镜的顶角为: 3. 测定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光线以入射角i1投射到三棱镜的AB面上,以i2角从AC出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称为偏向角。的大小随入射角i1而改变。当i1= i2时,偏向角取极小值d ,称为最小

3、偏向角。它与三棱镜的顶角A和折射率n之间有如下的关系: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先后次序决不能颠倒 只要测出三棱镜的顶角A和最小偏向角d ,就可按上式求出三棱镜材料(玻璃)的折射率。四、实验内容 1分光仪的调节 调节时,首先应该进行目测粗调,使望远镜、平行光管大致垂直于仪器主轴,使载物平台下的三个调节螺丝支撑平台高度基本一致。 在粗调的基础上进行细调,调节时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使望远镜对无穷远聚焦 。 调节望远镜的物镜(注意此时不能再调节目镜),使十字像清晰,并且要求像与叉丝二者间没有视差(轻轻晃动眼睛,看到的十字像与叉丝无相对位移即无视差,否则说明有视差)。这时望远镜已聚焦于无穷远,即能够接

4、收平行光。 (2)调整望远镜光轴与仪器主轴垂直。 在望远镜中已经看到从平面镜的一个平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像,现在把平台(连同平面镜)转过180,从它的另一个平面找反射回来的十字像。如果两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像都与叉丝重合,则说明望远镜与仪器主轴垂直,这也是判断“垂直”的标准。这里所说的“重合”,是指十字像与叉丝的横线等高,即微微转动平台时,十字像恰好能沿着叉丝的横线走。(3)调整平行光管,使其光轴与仪器主轴垂直并且能够发出平行光。 A调整平行光管光轴与仪器主轴垂直。 调节平行光管下面的螺丝达到要求。 B使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 改变狭缝与平行光管透镜间的距离(拉进拉出狭缝体),使望远镜中看到清晰的狭缝像

5、,并且没有视差,这时平行光管即已能够发出平行光。 2 测量三棱镜的顶角不能再调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聚焦和高低 (1)调节三棱镜:要求三棱镜的待测顶角A的两个侧面都与仪器主轴平行。 把三棱镜放在平台上,为了便于调节,应将棱镜三边分别垂直于平台下三个螺丝的连线。调节使反射回来的十字像与叉丝横线重合。 (2)用自准法测三棱镜顶角:按实验原理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三棱镜的顶角应放接近平台中心位置的地方,否则会给找狭缝像带来困难(3)用平行光法测三棱镜顶角:按实验原理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3测定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1)三棱镜在平台上不要拿下来,接着往下做。 (2)转动载物平台,使三棱镜顶角A两个侧面(光线入射

6、面和光线出射面)中的光线出射面大致垂直于平行光管。 (3)先用眼睛观察,找到折射光线狭缝像。然后分别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轻轻转动载物平台(即改变入射角),注意观察狭缝像移动方向。找到最小偏向角的位置。1. 找绿色谱线(546.07nm)所对应的最小偏向角2. 细心!找到的应确实是那个“临界”位置,即不管平台往哪个方向做一些转动,谱线都往回走 (4)找到最小偏向角的位置,使望远镜的十字叉丝与折射光线的狭缝像重合,记下两窗口的读数和。 (5)转动平台,交换入射、出射面重复以上步骤(从另一个方向找最小偏向位置),重复步骤(2)、(3)、(4)记下两窗口的读数和。 (6)重复上述步骤,共测量三组数

7、据。 (7)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角度是二倍的最小偏向角,所以计算最小偏向角的公式应该是d = (-)+(-) (2)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自准法15028195028255029(过零点)7502815027195029255028(过零点)75029平行光法25805178050(过零点)1805119805125805078051(过零点)180511980511. 测量三棱镜顶角记录数据表格 数据处理:A1=1800-1/2(3600-255029)+15028+(195028-75028)=60000 同理,A2=60000自准法计算为:1/2(A1+ A2)=60000 = (推导公式与结

8、果)结果表示为:A=600001平行光法计算为:1/2(A1+ A2)=60000 (推导公式与结果)结果表示为:A= 600001 2. 测量三棱镜折射率记录数据表格测量次数最小偏向位置1最小偏向位置2111044191042268046880472110431910432680488804531104519104126804788046平均值1104419104226804788046 以顶角A=6010代入计算折射率n,并算出测量的不确定度。dmin = (-)+(-)51028 = (推导公式与结果)折射率 = un= (推导公式与结果)折射率结果表示为: n=(1.5260.003)

9、 六、预习题(1) 在调节望远镜时,你如何判断十字叉丝和十字像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即如何判断有无视差)? 答:轻轻晃动头,使眼睛看到的十字像与叉丝无相对视差(2)调节望远镜光轴与仪器主轴的垂直关系时,两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像都偏上(或都偏下); B一面偏上、一面偏下,分别应如何调节?如果一面偏上3a,另一面则偏下a,这时应如何调节,怎样迅速使两面反射的像都与叉丝重合?答:都偏上(或下),说明望远镜与仪器主轴不垂直,而载物台与仪器主轴垂直。若像上下对称,说明望远镜正常而载物台倾斜。通过渐进逼近方法调节,即:先调望远镜使偏上的3a下降a,然后调载物台使上下对称的2a回到正确位置。 (3)载物平台下边有三

10、个调节螺丝用来调节其倾斜度,为了在实验中便于调节,对于平面镜和三棱镜应分别如何放置(画图说明)?(4)在测角时某个游标读数第一次为34356,第二次为3328,游标经过圆盘零点和不经过圆盘零点时所转过的角度分别是多少? 过零点时,不过零点时,(5)在测量最小偏向角时,能否不转动平台,而是让三棱镜相对平台转动来获得,为什么?不能!原因:三棱镜在载物台上的位置要调节到光学面法线与仪器主轴垂直,然后才能进行测量。而让三棱镜相对平台转动会破坏这个条件(6)在实验中如何确定最小偏向角的位置?先用眼睛观察,找到折射光线狭缝像。然后分别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轻轻转动载物平台(即改变入射角),注意观察狭缝像

11、移动方向。找到最小偏向角的位置。(7)若找到了一种单色光的最小偏向角位置,此时其它单色光是否也同时处于最小偏向位置?为什么?此时,其它单色光不处在最小偏向角位置。原因折射光线与光波波长有关,不同波长最小偏向角会不同。 九、课后作业题(1)若角游标刻度盘中心O跟游标中心O不重合(如图,但画时夸大了),则游标转过角时,从刻度盘读出的角度123,但总等于1和2的平均值,即 试证明之。利用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自己证明,此处从略!(2)用平行光法测量三棱镜顶角时,为什么应把顶角置于载物平台中心附近?试作图说明之。原因:望远镜的中心轴与载物台的中心轴同为一轴,望远镜活动范围限制在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且只能接

12、收平行光。因此,望远镜只能接收由中心o点发出的径向光线。其它光线不能接收。如图所示。 (3)如果三棱镜的质料不变,顶角变大(或变小),用同样的光源测量,其折射率及最小偏向角有无变化,如何变化?折射率只与质料及光源有关。当光源不变、质料不变,其折射率不变。顶角变大(或变小),最小偏向角随之变大(或变小)。 (4)如果三棱镜的顶角不变,质料变化,用同样的光源测量,其折射率及最小偏向角有无变化,如何变化?折射率只与质料及光源有关。当光源不变、质料变化,其折射率改变。当折射率变大(或变小),最小偏向角随之变大(或变小)。本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点说明:1、 测量角度的不确定度计算,由于测量次数较少,不再考虑A类不确定度贡献,只考虑B类分量。2、 当计算的不确定度小于仪器误差限时,以仪器误差限表示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小。3、 在计算折射率n的不确定度时,要将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角度表示化为弧度表示后,再代入传递公式中去计算。石家庄铁道学院大学物理实验室 第 2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