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葫芦岛龙港区六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033689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葫芦岛龙港区六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学年葫芦岛龙港区六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学年葫芦岛龙港区六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学年葫芦岛龙港区六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学年葫芦岛龙港区六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葫芦岛龙港区六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葫芦岛龙港区六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Ca的值为6D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2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

2、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D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3Ca(ClO)2 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 Ca(ClO)2 中 Cl 的化合价为( )A-1B+1C+5D+7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B取用粉末状固体C闻气体气味D检查气密性5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没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6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A碳酸钠B硫酸钠C碳酸氢钠D氢氧化钠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氧化镁C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烟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作燃料B焦炭可用作冶炼

4、金属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可用作导线9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BCD10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木材的燃烧 B锅炉爆炸C动植物的呼吸 D电灯发光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氧化铁C酱油D水泥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B空气液化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变大C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D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13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2:1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5、过程14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下图中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15实验室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通常会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反应后质量减小B一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C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如果不用催化剂,反应就不能发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_,_。(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反应的方程式(文字或化学式)_。(3)若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

6、气,应选择_装置(填字母)。(4)验证该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5)若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应选择_(填字母)装置,反应的方程式(文字或化学式)_。(6)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何证明氧气已集满瓶?_。(7)加热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都要共同用到药品二氧化锰,那么二氧化锰起_作用,它在反应中作_。(8)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请根据信息回答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可以是_(填序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蔗糖的化学式为,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请回答下列

7、问题:(1)蔗糖中、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2)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3)要配制的蔗糖溶液,需要蔗糖的质量为_。(4)要把(3)配得的溶液稀释为5%,需要添加水的质量为_。18(8分)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哺乳期妇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00mg、有下图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_。(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写出过程)(3)每片药片含钙元素的质量为多少?_(写出过程)(4)假设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除食物摄入外,还需另外补充600mg的钙,则

8、每天需服“钙尔奇”_片。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实验室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1)甲同学认为,从微观角度分析过氧化氢在分解生成氧气的过程中,反应前后分子种类_(填“改变”或“不变”之一),原子数目_(填“改变”或“不变”之一)。(2)乙同学认为,利用如图的方法可以来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发现,天平失去平衡,指针向_(填“左”或“右”)偏转,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该反应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丙同学认为,

9、可以通过加水稀释的方法让溶液变稀。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_?加水的质量是_?(列式计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34=2+8+18+a,a=6,不符合题意;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

10、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另外,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2、C【解析】A、普通水和小分子团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故不符合题意;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有间隙,故不符合题意;C、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故符合题意;D、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不停运动,故不符合题意。3、B【解析】解:Ca(ClO)2中Ca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次氯酸钙中氯

11、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2)+x+(-2)2=0,x=+1。故选B。4、A【解析】试题分析:A、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固体粉末“一斜二送三直立”,图中操作正确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考

12、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C【解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O2CO2+H2O。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其中不含水分子,故错误;B物质乙是氧气,是一种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故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肯定发生改变,故错误。故选:C。6、A【解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13、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详解】A、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故A正确;B、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硫酸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硫元素,故B不正确;C、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碳酸氢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故C不正确;D、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氢氧化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故D不正确。故选A。7、D【解析】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而不是黑色固体,故A错误;B、镁条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B错误;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C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

14、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D正确。故选:D。8、A【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本身不可以燃烧,故氧气不可以用做燃料,此选项错误;B、焦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此选项正确;C、干冰能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此选项正确;D、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此选项正确。故选A。9、B【解析】A、分子、原子均不显电性,选项A错误;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选项B正确;C、由原子的概念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选项C错误;D、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选项D错误。故选B。10、C【解析】A、木材的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锅炉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动植物呼吸是营养物质与氧气反应,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符合题意;D、电灯发光为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点睛】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且速度较慢。11、B【解析】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氧化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酱油中含有水和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