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3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033488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3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3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3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3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3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3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3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第一节 水稻生理特点及叶龄诊断技术简介一、水稻的产量形成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这四个产量因素是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形成的。1穗数的形成 单位面积上穗数是由株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的。株数决定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但其基础是在秧田期;穴数足且健壮的秧苗才能保证返青快、分蘖早、分蘖足。在壮秧、适宜密度的基础上,单位面积穗数取决于单株有效分蘖数。2粒数的形成 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是长穗期(后四片叶)。培育壮秆大穗,防治小穗败育和保持后4片叶功能正常是长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3成粒率和粒重的形成 后4片叶是水稻的成粒率和粒重是由谷粒大小和成熟度的主要

2、营养来源。二、水稻三化一管配套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特点: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短、后期降温快、低温冷害多。生产中采取集中大棚、秋作高床、调酸消毒、盐选浸种、破胸精播、严格温度、水肥调控、除草防病、标准操作的育秧技术,培育出根系发达、带蘖率高的健壮秧苗。推广高性能插秧机作业,盆式盘育苗,苗床精播机播种,降播量提匀度;本田重点推测土配方肥,叶龄管理,航化防病防倒伏,机械直收或分段收获,水层管理推广节水控灌,具体是旱育秧田规范化、旱育壮秧模式化、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全程机械化。三、本田叶龄诊断技术分蘖期的叶龄诊断:机插中苗返青即出生4叶;5叶期最晚出叶日期为6月10日,叶长16厘米左右,

3、5叶龄田间茎数达计划茎数的30%左右。6叶期最晚出叶期为6月15日、叶长21厘米左右。生育转换期的叶龄诊断:是以幼穗分化为中心前后一个叶龄期,即以倒4叶为中心,前后1个叶龄期,约在出穗前的2040天,11叶品种为7、8、9叶期,12叶品种为8、9、10叶期。7叶期诊断:最晚出叶日期为6月20日,叶长26厘米左右,叶色比6叶期略淡,叶态以弯叶为主,茎数7叶龄达计划茎数的80%。8叶期诊断:最晚出叶日期6月25日、叶长31厘米左右,叶色平稳略降但不可过淡,叶态以弯、挺叶为主,11叶品种7.5叶龄时达到计划茎数,并开始幼穗分化。12片叶品种为8.1-9.0叶龄。9叶期诊断:最晚出叶日期7月2日,叶长

4、36厘米左右,12叶品种8.5叶龄应达到计划茎数并开始幼穗分化。长穗期叶龄诊断:10叶期诊断。最晚出叶日期7月9日、11叶品种叶长31厘米左右,叶色叶鞘色应深于叶片色,叶态挺叶为主,茎数应达到最高分蘖,无效分蘖开始死亡,此期进入拔节期,基部节间开始拔长,株高迅速增长。剑叶期诊断:11叶品种7月15-16日叶龄达11叶,7月25日达到出穗期。倒一叶与倒二叶叶耳间距在正负10厘米期间为减数分裂期,叶耳间距正负5厘米时为小孢子初期,为水稻一生中对低温最敏感时期。第二节 水稻栽培要点一、育苗阶段1、品种的选择:选择当地安全成熟、通过鉴定符合国家粳稻优质稻谷标准及市场需求的、抗逆性强,且经过黑审的品种,

5、目前推广垦鉴稻6号、龙粳26、29、31、垦稻17。 2、旱育壮苗(1)旱育秧田规范化,进一步加强育苗基地建设,确保旱育,坚持做好“两秋三常年”工作,搞好大棚综合利用。扣棚时间3月20日前扣完,提早扣棚,促进置床土壤早期解冻,提升地温。(2)做好置床、配好床土置床处理:整平压实,推广纱网衬底防起苗带土,推广盆式盘育壮苗。置床不宜镇压过实,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水分下渗,紧实度高则孔隙度小,土壤升温慢,不利于根系发育和排水。床土配制:按3份土、1份腐熟有机肥混匀过筛,用硫酸调酸,使床土PH值达到4.55.5。混拌壮秧剂时要根据每盘用土量计算,要混拌均匀。推广盆式盘育苗,可以增加苗盘内土量,利于根系

6、发育,利于起盘和减少植伤且根量大。(3)种子处理:选种前晒种两天,提高酶的活性,坚持盐水选种法,100斤水加25斤氯化钠,配成比重为1.13水溶液,选后用清水洗2遍,控水,用护苗种衣剂进行包衣,每2公斤护苗种衣剂包100公斤种子,成膜固化2-3天后浸种,不搅拌,浸种需积温80100,水温保持1112,大约79天。浸好的种子应用芽种生产线破胸、催芽、晾芽待播种。(4)秧田播种:播种时间4月1020日,推广使用苗床精播器播种,根据品种、秧苗类型、移栽方式确定播量,严格控制每盘播芽种2-2.7两指标。(5)秧田管理温度管理:出苗前如果30以上的高温要开口通风,齐苗及时撤地膜,齐苗至1.1叶期温度控制

7、2225,最高温度不超28,1.12.1叶期温度控制在2022,最高温度不超25,3叶至移栽前温度控制在20左右,并逐渐过度到外界温度。水份管理:播种到出苗浇水坚持少吃多餐原则。齐苗到1叶期控制水份,按“三看”即一看床土是否发白;二看早晚心叶是否吐水视水珠大小补水;三看午间心叶是否卷曲;缺水补水。23叶期防立枯病,按“三看”进行浇水。秧田调酸、消毒:结合苗床浇水,在苗床管理期间要用PH=4的酸化水调酸(或硫酸土)调酸2-3次,调酸后要用清水浇一遍水稻育苗期间立枯病、青枯病、恶苗病、绵腐病防治,应在秧苗1.1、2.5叶期每平方米用15%恶霉灵6-8ml或30%育苗灵15-20ml加水3升进行叶面

8、喷施防病。或在水稻1.5-2.5叶期对苗床进行调酸,调酸后及时洗苗。每平方米用30%恶霉灵3-4毫升喷施防治苗期立枯病。水稻立枯病属生理性病害,原因为土温低或土壤湿度大,造成幼苗根系发育不良,根量小吸收能力差,而地上部分由于通风不及时或通风量小,引起徒长,当突然增加放风量时,根系吸收的量满足不了地上蒸腾所需,造成水份生理失调。因此防治立枯病的重点是秧苗见绿通风和温湿度的标准化控制,温度始终不超过25度,严格控制苗床水份,避免过旱或湿育苗。秧田灭草:封闭推荐使用杀草丹,秧苗一叶一心期,稗草1.5-3叶期,每100平方米用10%的千金69毫升均匀喷洒。防治阔叶杂草可混用48%排草丹(苯达松、灭草松

9、)25-30ml/100。喷药棚内温度不得超过25。插前做好“三带”:带肥:每平方米施用二铵150克,带药:每100平方米喷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5克,带生物菌肥每10平方米7ml。淘汰氧化乐果防治潜叶蝇。二、耕作整地技术1、加强老稻田改造,实现旱能灌涝能排(1)条田建设标准化,加速老稻田的改造,实现格田平整规范的高标准条田,单池控制面积510亩。(2)建立轮耕制度,以翻为主,深18-20cm,翻旋结合,创造良好的耕作体系。(3)稻草还田,通过翻地,三年还田一次。示范推广水田打浆灭茬机、水稻高留茬还田整地机。(4)稻田整地,在旱整平的基础上,进行水整地,水整地结束时间5月1日前,搅浆平地机作业

10、要要达到泥浆细软,寸水不露泥,灌水棵棵到,排水处处干,沉降时间要在15天以上,并且在最后一次水耙地前施入基肥(基肥:氮肥占生育期总氮肥量的30%,磷肥100%施用,钾肥占生育期总钾肥量的5060%)。(5)插前封闭:A、老稻田或阔叶草基数大的地块在整好地后立即封闭,移栽前57天,30%莎稗磷900毫升+24%乙氧氟草醚(稻好适:触杀性药害较重,要做到地平且留有足够的时间减轻药害,插秧不能过深,水不能没稻心)600-900毫升。B、三年内稻田,杂草基数少的地块可在插前5-7天用马歇特+草克星或阿罗津或瑞飞特+草克星封闭。稻稗多的地块和苗弱、水层不稳定的地块要使用苯噻酰草胺加大用量封闭灭草,提高封

11、闭效果,减轻药害。C、推荐用稻思达可湿性粉或农思它防治野慈菇、雨久花、泽泻(注意农思它密度大于水,一定要泥浆沉淀前混水状态下施药以保证药效)。三、水稻的施肥二九一农场水稻测土配方肥配方,是通过对“3414”田间试验及取土化验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得出的底肥配方:2011年商品配方肥N、P、K45%含氮17.5% 磷16.2% 钾11.5%。每公顷350公斤。水稻施肥,不仅要以水稻需肥规律为依据,还要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土壤供肥能力、肥料性质及利用率等因素,随着品种的更新和栽培方式的进步而调整。项目垧纯量公斤氮:磷:钾N53 P48 K341.1:1:0.7商品肥N、P、K45%17.5 16.2

12、11.51水稻必须的营养元素 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锰、铁、锌、铜、钼、硼,还有特种元素硅。在水稻所吸收的矿质营养元素中,吸收量多而土壤供给量又常常不足的主要是氮、磷、钾三要素。水稻养分吸收量,据产量水平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每生产100kg稻谷吸收的氮(N)、磷(P2O5)、钾(K2O)的数量分别为1.82.5kg、0.91.3kg、2.13.3kg,其氮磷钾之比大体是2:1:2.5。2水稻对养分的吸收规律对氮素的吸收规律 水稻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重要因素。水稻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第二

13、周。二是幼穗形成期,插秧后7-8周,此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常引起颖花退化,不利于高产。对磷素的吸收规律 水稻对磷素的吸收量,约为吸氮量的一半。以幼苗期和分蘖期吸收的最多,插秧后3周前后为吸收高峰。对钾素的吸收规律 对钾的吸收量较高,吸收高峰是在分蘖盛期到拔节期。此时如果缺钾,颖花数会显著减少。3养分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氮 在各种营养元素中氮素对水稻生育和产量影响最大。氮素供应适宜时,水稻生长发育才正常进行,但大量施用氮肥常导致叶片过于繁茂,下层叶光照不足,有利于病虫滋生,引起后期倒伏导致减产。磷 磷能促进体内糖的运输和淀粉合成,加速灌浆结实,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和籽粒结实率。水稻幼苗期和分蘖期磷的供应

14、非常重要,此时缺磷会对以后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钾 钾能提高水稻对恶劣环境条件的抵抗力并减少病虫害发生。硅 水稻是喜硅作物,有“硅酸植物”之称。硅是水稻的必需营养元素。足量的硅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抗性、提高根系活力、改善磷素营养和促进光和作用及其他代谢过程。锌 锌对水稻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锌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缺锌会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缺锌最明显的症状是植株矮小,叶片中脉变白,分蘖受阻,出叶速度慢,严重影响产量。4、建议施肥量:公顷施用尿素240公斤,二铵130公斤,硫酸钾150公斤。N:P:K=2.3:1:1.1为宜。以此配方为主不同条件进行相应调整。四、本田管理1、插秧标准:(1)插秧时间,

15、5月1025日。(2)插秧规格,机插(含测深施肥)93寸,每穴以45苗为宜。推广应用8行插秧机机插73密度,每穴以34苗提高平方米穴数,确保每平方米穴数在28-30穴,降低每穴株数,提高匀度,秋收实行分段收获的地块要采取横向插秧,以便竖向割晒。(3)插秧质量要求,行直、株行距均匀一致,插到边到角、插满插严,机插每条池埂边人工补一行,插秧深度1.52厘米。2、分蘖期管理本田管理的原则:以叶龄跟踪为基础,通过对水稻生育进程及叶片长势长相的判断,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实现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1)分蘖期的田间管理:(井水灌溉必须将综合增温措施落实到位,入池水温不低于15度)插后及时上水(24小时内),浅水护苗返青,返青后寸水促蘖。(2)施好分蘖肥 返青后4叶期施用,肥效反应在盛蘖叶位(6叶,12叶品种),最后一次蘖肥最晚在6叶期(12叶品种,一般在6月1015日),分蘖肥追施尿素量为全生育期尿素总量的30%。(3)插后封闭灭草 A、 插后15-20天,公顷用30%莎稗磷(阿罗津)或50%丙草胺(瑞飞特)0.750.9升+10%吡嘧磺隆(草克星)375-450克毒土或毒砂法施药;或公顷用苯噻苄16002000g。B、阔叶草多的地号二次封闭可在水稻插秧缓苗后用20%醚磺隆150克+瑞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