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上挑点1.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02726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上挑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3课 上挑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课 上挑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3课 上挑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 上挑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上挑点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挑点教学设计【设计者】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瑞锦小学 孟璠【教材】 书法练习指导(实验)(湖南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3课。【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基本笔画学习,教材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上挑点”笔画的形象特点。二是“上挑点”的运笔步骤示意图,正确的书写方式为:向左下顺锋起笔;行至中腰处再边行边提笔;向右上回锋;顿笔铺毫调锋;向右上方挑出,锋从中出,力送尽头。三是范字的赏析与练习,列举了“小”和“江”两个字并分析了这两个字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要领。四是对比与欣赏,通过欧体、柳体、赵体的“小”字与颜体的“小”字的对比赏析,引导学生认识其他楷书大家的书法风格。【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上挑点”的形态特

2、征及书写要领,初步掌握上挑点的运笔方法。2、 学生能借助米字格基本准确地临写出范字“小”和“江”,提高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3、 通过对上挑点及范字的赏析和临习,使学生感悟颜体楷书笔画轻重、疏密、穿插避让的变化之美,体验书写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上挑点的书写要领以及范字的结体特点。 难点:正确掌握上挑点出锋的运笔方法以及在范字临写中如何处理上挑点与其他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教学准备】学生:书写用具(笔、墨、纸、砚、毛毡)、铅笔 教师:书写用具、教具【学习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情引趣 1、以“颜”字为例,欣赏不同书体的不同韵味。篆书圆润流畅,隶书古朴端庄,草书行云流水

3、,楷书挺拔俊秀。2、 找朋友 “颜”字中包含许多“点”画,寻找老朋友,发现新朋友,引出本课学习内容上挑点。 欣赏、观察。 感受书法的变化无穷。 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二、探究式学习1、上挑点练习挑战一:双勾 (1)师示范双勾方法 (2)生铅笔双勾笔画,并观察起笔、行笔、收笔有什么特点。师提示书写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挑战二:单勾(1)师示范单勾方法 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自编运笔歌):顺锋起笔左下行,行至中腰轻轻提,右上回锋转方向,顿笔铺毫调笔锋,锋从中出挑点成。(2)生一边书空一边念运笔歌。(3)生铅笔单勾运笔方向。挑战三:填墨、独立书写“上挑点”(1)师示范单勾

4、方法(2)复习运笔歌(3)空心笔画填墨 生按照书写要求,填实空心笔画; 师提示书写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执笔姿势:指实掌虚腕要平。 书写上挑点,师巡视指导并选择典型实例与生共同分析。2、范字“小”“江”书写练习探索一 分析范字字形、点画特点(1) 小组交流:依次分析两个范字,填写“范字分析表”(2) 师小结,范写探索二 生自主练习,师巡视指导。师提示书写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执笔姿势:指实掌虚腕要平。以正确的书写姿势练习。 观察、了解“上挑点”书写方法。发现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交流。范字临写。采用双勾至独立书写的练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于笔画形态的把握。朗朗上口的

5、儿歌,帮助学生识记上挑点书写要领。使学生直观了解上挑点书写方式。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范字练习做铺垫。 通过交流,准确把握字的点画、结体特点。 通过范字练习,掌握上挑点的写法。反复强调书写姿势、执笔姿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三、展示评价 1、生评价 组内评价:评议组内作品的优点及问题所在,展示组内优秀作品。 班级评价:每组派两名学生代表进行班级评价,评选出本节课的“小小书法家”。2、复习范字书写方法 展示欣赏:“小小书法家”上台补充作品,示范范字书写。视频回顾:师提示书写要领。 小组评比。 上台示范。 复习回顾。 激励学生,调动课堂气氛。 梳理“上挑点”,及范字“小”“江”书写方法。四、拓展提高1、 认识其他含有“上挑点”的字。 2、欣赏颜体、欧体、柳体、赵体书法作品。 3、课后拓展作业:研究不同书家笔下“小”这个字的异同,从而感受不同的书法风格。 欣赏。将学习扩展、延伸。 使学生了解书法包含不同风格。【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