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博弈: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的一堂公开课25981.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02301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美博弈: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的一堂公开课2598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美博弈: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的一堂公开课2598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美博弈: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的一堂公开课2598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美博弈: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的一堂公开课2598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美博弈: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的一堂公开课2598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美博弈: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的一堂公开课2598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美博弈: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的一堂公开课2598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美博弈:中国企业法人治理的一堂公开课25981? 国美博弈就象一堂关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开课,值得中国的企业家们好好学习和借鉴一番。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中,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诚信和信托责任也将再度受到拷问? 三度登上大陆首富宝座的黄光裕要在监狱里隔空罢免陈晓。陈晓代表国美电器2.22 0.91%起诉黄光裕,实施 “去黄化”反击。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明争暗斗,要在2010年9月前后揭开谜底。是资本的权力大,还是“县官不如现管”的管理层能胜出?国美博弈的结局,是今后谁来主宰国美。? 国美是公众公司不是家族企业? 博弈(Game)是人们遵循一定规则的活动,参加活动的人的目的是让自己赢。自己在和对手竞赛

2、或游戏的时候怎样才能赢?既要考虑自己的策略,也要考虑对手的选择。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市场经济中的博弈,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客观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各自决策和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和风险最小化的过程。可见,博弈就是人们为了谋取利益而竞争的活动。? 正在发生的国美博弈,在博弈类型上应当是动态博弈、非合作博弈和完全信息博弈。? 动态博弈相对于静态博弈而言,是指在博弈中,两个参与人有决策和行动的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2009年6月,陈晓领衔管理层将贝恩资本引入国美。贝恩以可转股债形式投入18.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5.

3、9亿元),实施债转股后贝恩可持有9.75%国美股份。? 2010年5月12日,黄光裕在股东大会上发动突袭,否决了贝恩资本派驻在国美的三名董事。当晚国美董事会立即投票,迅速通过贝恩三人维持非执行董事职务的决议。2010年8月4日,黄光裕以其控股公司Shinning Crown Holdings Inc.名义,向国美董事会发出信件,要求举行临时股东大会,撤销前股东大会给予董事会的20%增发授权,撤销陈晓的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职务。第二日,董事会公告决议,在香港法院对公司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提出正式起诉,就黄光裕于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因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进行

4、索赔。? 2010年8月6日,国美电器董事会及最高管理层发出致全体员工一封信,对管理层的决策和行为作出解释。2010年8月18日,黄光裕方面以国美电器大股东的名义,发出了一封名为为了我们国美更好的明天的公开信,剖析了陈晓在担任董事会主席后,通过三步棋,逐步实现去“黄”化,“陈晓乘人之危,阴谋窃取国美人共同的历史成果和未来的事业发展平台,企图变国美电器为美国电器”,指出陈晓的目的是“联手国外资本,妄图使国美电器这个来之不易的民族品牌沦为外资品牌”。? 根据参与者能否形成约束性的协议,以便集体行动,博弈可分为合作性博弈和非合作性博弈。非合作性博弈是指参与者在行动选择时无法达成约束性的协议。人们分工

5、与交换的经济活动就是合作性的博弈,而“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就是非合作性的博弈。囚徒困境是非零和博弈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法律意义上的“囚徒”黄光裕,和被道德审判的“囚徒”陈晓,两个“囚徒”为了利已互相背叛,在两人陷入囚徒困境的同时,也让国美电器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这是在国美电器演绎的“中国式囚徒困境”。? 完全信息博弈指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决策和行动有完全的了解,是所有参与者的公共知识和信息的博弈,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有人说,国美电器是黄光裕的家族企业。这种说法只停留在过去,自从国美电器上市以后,国美电器就成了公众公司,国美电器

6、所有的重大事项都要对社会和证券市场公告。根据国美电器2009年年报,目前黄光裕家族控股的Shinning Crown持有国美电器33.98%股权,约三分之二的股份不由黄光裕掌控。自从黄光裕2008年11月成为“囚徒”至今,黄光裕家族没有一个人进入国美电器董事会,怎么能算得上家族企业?恰恰相反,黄光裕家族在国美电器公共知识和信息获取上处于劣势,管理层引入贝恩资本的事,黄光裕家族是在既成事实后才知道的。? 国美博弈不是人事斗争而是战略之争? 2006年夏天,家电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国美收购市场占有率第三的永乐后,陈晓出任“新国美”的总裁,成为国美管理团队的二号人物。黄光裕当时表示:“原来我不了解陈晓的

7、时候,在印象中,陈晓是一个很坏的老小孩,在商业竞争中曾经给我很大的压力。通过数月合并谈判的接触,我认为陈晓的眼界很高,胸怀很宽广,能够把双方合并提高到一个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升到行业的民族利益前景的高度。另外,陈晓做事非常细心。”黄光裕还公开评价,再也找不到比陈晓更合适的总裁人选。? 正是黄光裕对陈晓的高度认可,黄光裕出事的2008年11月,陈晓临危受命,出任国美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2009年1月16日,陈晓正式出任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并兼任总裁。? 到了2010年8月,黄光裕要撤销陈晓的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职务,并不是黄光裕和陈晓突然之间都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也不是把陈晓的职务撤了黄光裕

8、就能坐上那个位置。可见,黄光裕与陈晓之间发生的不是人事斗争,而是另有原因。? 黄光裕与陈晓的较量,其真正的原因在于国美的战略之争。国美大股东Shinning Crown 发给国美的信函称,撤销陈晓国美董事局主席的原因是国美业绩严重下滑,有被竞争对手超过的危险。在陈晓主政的第一年,国美的冠军头衔让给了竞争对手苏宁。黄光裕家族核心人士对外表示:“我们提出罢免陈晓,主要是我们与他有路线之争。他的战略是追求短期效应,粉饰利润,讨好资本市场的做法。”? 黄光裕历来的国美发展战略是首先高速扩张,抢占市场占有率,在形成对竞争对手的绝对压制力后再回头提升效率。而陈晓力主的效率优先战略,着力提升现有门店盈利能力

9、,关闭效益不佳的门店,以牺牲市场占有率为代价。? 更换大老板是黄光裕与陈晓更重大的战略之争。目前黄光裕实际控制国美33.98%股权,刚刚超过33.3%而拥有股东会重大事项决议否决权。贝恩资本债转股和其他外资股加起来约占三分之一,散户合起来占三分之一。国美王国的股权结构,呈三分天下之势,但黄光裕仍是国美的大老板。? 如果再增发20%的新股给支持现任管理层的投资人,国美总股本将扩大到200亿股,而黄光裕控制的股份会被稀释至25.58%,现在的管理层将获得 29.18%股份的支持,超过黄光裕控制的股份,黄光裕就丧失了国美大老板的地位,贝恩资本为首的外资联合体将成为国美的大老板。? 国美电器是黄光裕起

10、家的公司,不久前还在家电销售行业位居第一,是黄光裕自认为在创造就业、交纳税赋和给予消费者实惠等方面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公司,也是能体现个人成就的一个公司,自然不甘心失去国美大老板的地位。? 科学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最后的赢家? 国美博弈中闪现的身影有国美的实际控制人黄光裕、大股东Shinning Crown和贝恩资本、董事会、作为小股东和董事长的陈晓、职业经理人等,他们在企业法人治理中的角色是什么?是否遵守了法律规定?国美是否有科学的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或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需要有相适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使之具有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和义务。这种制度安排就是

11、企业法人治理,其体制和机构就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 1、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体现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和更换成员,对股东会负责,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管理活动作出决策,维护股东的权益。董事长 (Chairman of the Board) 是股东会和董事会的主持人,在董事会里与其他董事一样,只有一票。? 3、监事会,由股东会选举和更换成员,是公司的监督机构,有检查财务的权力,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 4、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对董事会负责,

12、是经营者和执行者。? 科学或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应当遵循法定原则、职责明确原则、协调运转原则和有效制衡原则等。? 在国美博弈过程中,董事会否决了股东会上作出的否决贝恩资本派驻在国美的三名董事的决议,否定之否定,贝恩委派的三个人最终成为国美董事会的非执行董事,说明国美董事会的权力大于股东会。全世界只有大老板炒管理层鱿鱼的份,而国美的董事长和董事会却在酝酿更换大老板。公众能看到国美强势的董事会和董事长,也能看到纷纷表态支持董事会和董事长的管理层,就是听不到国美监事会、监事长和独立董事的任何声音。? 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法又规定,公司股东会、董

13、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可见,国美博弈中的角色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国美虽然贵为香港上市公司,但国美并没有建立和运行科学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诡异的是,国美现行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恰恰是黄光裕留下来的。黄光裕不得不暂时吞下自已种下的苦果。? 如果陈晓能成功更换大老板,从而掌控国美电器,相当于黄光裕白白给陈晓支付了50多亿的永乐收购对价,又将包括国美、永乐、大中、三联在内的大国美交给陈晓不受黄光裕监控地掌管,这符合市场经济的逻辑吗?符合等价交换的法律原则吗?? 成败其实早已有定数。即使黄光裕失去国美电器实际控制人的地位,黄光裕仍有再造国美的雄厚资本。如果黄光裕抛掉上市国美电器的股票换来大把现金,收回上市国美电器使用国美商标的权力,以手中现有的360余家未上市门店为基础,大量新建和收购门店,不就可以再造一个新的能实施黄光裕战略的国美吗?? 企业既有资合的性质,又有人合的特点。企业家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在国美博弈中,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诚信和信托责任再度受到拷问。? 不管国美博弈的最终结局如何,这场豪门盛宴足以成为企业法人治理的里程碑。国美博弈就象一堂关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开课,值得中国的企业家们好好学习和借鉴一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