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02301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一、 学习目标(2014年考点)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难点: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重点: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二、自主学习(知识整合)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内涵:文化是相对于 、 而言的人类全部 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 、 、 等具有 性质的部分,又包括 、 、 和 等 的部分。(2)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

2、是文化活动。(3)特点:文化是 的现象,是 的产物。纯粹“ ”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 ,特别是 、 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 活动, 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作为一种 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公表现在 中,而且表现在 的历史中。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 、 和 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 ,政治是经济的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 、 所决定;文化 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的、

3、 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的、 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会的发展。(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C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 。|B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 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注1:承认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又要看到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或附属品。注2:文化的反

4、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注意:并非所有文化都能促进社会发展。)注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齐抓。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意义:文化越来越成为 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的重要因素。(2)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启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任务,激发全民族 ,提高国家 ,为经济建

5、设提供正确的 、不竭的 和强大的 。三、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 学习目标(2014年考点)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重点: 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难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二、自主学习(知识整合)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途径: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 。文化影响人们的 活动、 活动和 方式。注1:文化对人的影响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因此,在发展社会中必须加强文化环境、文化场馆的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2:在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时一定

6、不要忘记“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注3:文化对人影响具有双重性,不能说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有益的促进。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 的、 的。在所处的文化氛围和所从事的文化活动中发生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 、 文化熏陶的过程。而不是 、 接受的。(2) 。文化对人的 方式、 方式、 方式的各个方面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 、 、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注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并不是说“只要处于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7、因为文化影响即使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要应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自觉抵制各种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注2: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但不能理解为“永恒不变”。注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各种文化活动;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的文化,接受科学的、先进的、健康文化的熏陶;积极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文化对塑造

8、人生的作用(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 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精神力量(激发起人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

9、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重要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 、 素质和 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注:综合运用本单元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软实力与当代国际竞争、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等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四、综合探究1、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

10、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10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10分)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

11、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材料一:关注养老困境同学们了解到,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养老院费用相对较高,多数老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但大多数子女因忙于工作使老人的不到妥善照顾,所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养老事业,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企业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养老服务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6分)1、(1)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

12、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的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了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美食承载着亲情乡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华美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2、答案: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 点,传统养老观念制约了养老消费需求的扩大。居民消费受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制约,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制约了养老消费需求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