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燕-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02237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艳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朱艳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朱艳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朱艳燕-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艳燕-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镜子(大班科学)京河路幼儿园 朱艳燕 212000教材简解:大班的孩子对各种事物及科学现象充满了兴趣与探索的欲望,对幼儿园里摆放的几面哈哈镜特别的喜欢,每次都要照来照去。针对孩子们的兴趣及对镜子成像的已有经验,结合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我设计了这节关于镜子的科学活动。目标预设:1了解放大镜与哈哈镜及平面镜的作用。2鼓励幼儿尝试用两面平面镜进行不同角度摆放,探索成像的规律。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索的兴趣。准备:活动PPT、镜子人手两面、美羊羊卡片人手一张。重点:了解多种镜子的作用,能积极的参与讨论与探索尝试活动。难点:大胆尝试用镜子摆放的不同角度发现成像的规律。设计理念:结合教师是孩子的“引

2、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这一理念,运用孩子们喜爱的美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情节,让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的了解放大镜与哈哈镜的作用,通过用平面镜不同角度的摆放大胆的尝试,探索镜子成像的规律。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引导讨论幼儿操作引导讨论结束活动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通过照镜子游戏引出活动。1.师:小朋友你们照过镜子吗?师:你在照镜子时会在镜子里看到谁?(会看到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师:现在我们就在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你们来做镜子,我来做照镜子的人。好吗?2.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情景。(出示美羊羊房子PPT)师:你们有没有见过用镜子造的房子啊?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参观一座。瞧,这做房子的门、窗、都是用镜子

3、做成的。谁这么特别,会用镜子来造房子呢?(猜,出示美羊羊图片)对啦是美羊羊,美羊羊用了非常特殊的镜子来造房子,可是有他的道理的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通过情景引导幼儿讨论。(放大镜与哈哈镜)1(出示美羊羊放大的图案)师:灰太狼最近总想把喜羊羊,这天灰太狼来到来到美羊羊家,对着镜子做的窗户往里一看,呀。怎么回事?美羊羊怎么变的这么大,吓的灰太狼赶紧逃跑。引导幼儿讨论:师:美羊羊看上去为什么会变的这么大?(想想哦,刚才我们说到,美羊羊家的窗户是硬一种特殊的镜子做的,美羊羊看上去变的这么大会不会跟镜子有关呢?)师:什么镜子会让人变大呢?(放大镜)师:你在哪见过或用过放大镜吗?(喜羊羊就是用了放大镜

4、做窗户,这样再小的羊也会变大了,可是灰太郎很聪明,过几天就会识破,喜羊羊还得想办法。)2(出示美羊羊扭曲的图案)师:狼不服气,过了几天,狼又来了。这回他往镜子做的门里一看。啊!羊叫了起来,怎么回事,怎么房子里有怪物。你们看到灰太狼看了了什么?(出示美羊羊变形的图案)引导幼儿讨论:师:现在的美羊羊看上去怎样?(细长、弯弯、扁扁)、师:谁能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现在的美羊羊?(引导幼儿说出变形)师:什么镜子会让人变形?(哈哈镜)师:你照过哈哈镜吗?你照哈哈镜时是怎样变形的?教师小结:羊真聪明,用放大镜做窗,哈哈镜做墙。三、鼓励幼儿进行操作1.鼓励幼儿用两面平面镜进行不同角度摆放,探索成像规律。引导幼

5、儿讨论:怎样用两面平面镜来对付灰太狼?(出示狼得意表情图片)师:灰太狼也很聪明,他识破了美羊羊的计谋。很快又来了。这回可急坏了美羊羊。因为放大镜和哈哈镜都用过了。这招已经不管用了。师:现在美羊羊已经只剩下两面平面镜了,怎样用两块平面镜来帮助自己,吓走灰太狼呢?(刚才美羊羊用放大镜把自己变的很大,灰太狼很怕,用哈哈镜把自己变的扭扭曲曲,灰太狼很怕)师:如果能用两个平面镜把自己变的很多呢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满屋子的美羊羊一定能吓走灰太狼)2.鼓励幼儿初次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羊想请我们帮忙,你们想到方法了吗,来试试吧。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用两个平面镜把美羊羊变多的?(1)平放两面

6、镜子能看到两只羊(幼儿互相检验、教师记录)(2)有角度的摆放,能看到四只羊(幼儿互相检验、教师记录)(3)再次尝试有角度的摆放。师:这么多方法,哪种方法看到的最多?用这个开小门的方法看到的最多。用这个方法还能看到更多吗?来试试。教师总结:看到的羊的个数比较多少跟镜子小门关的松紧有关,门关的越紧看到的羊越多。(出示许多羊PPT)羊就用了这个办法,镜子小门关的紧一点,变出的羊就许多许多。(狼吓坏了,出了一身汗,这么多羊打不过)四、引导幼儿讨论分辨虚实,通过镜子的角度成像出来所看到了,并非真实的。五、通过对万花筒的观察,进一步鼓励孩子探索发现镜子从不同角度的成像问题。六、结束活动。教学反思:本节活动

7、主题是镜子,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有关镜子成像的原理,而是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形象作为情景、以孩子们对放大镜及哈哈镜的原有知识经验作为载体,层层深入,引导孩子探索、发现有关平面镜的成像问题。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整个活动都能在我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与探索,整个活动的目标达成度比较高。成功之处:1.层次清晰,情景式引导,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2.操作过程指导清晰,由易至难,层层深入,顺利达成目标。存在问题:1.设置情景时忽略了哈哈镜的成像问题。(设计此情景时考虑到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找到更好的方法,当时只是想运用这样的原理,其实不够严谨)2.指导幼儿操作时忽略了两面平面镜平行摆放后的成像(重叠)的问题,虽没有孩子提出,但作为孩子的引导者应该给予适当的讲解或简单介绍。通过此次教学活动的磨练,我对科学活动的组织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在今后的科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会更加严谨的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