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02063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资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第六单元有三篇阅读课文(特殊的葬礼、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组成。这一单元是教材编写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心设计的,发挥着接通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功能,用不同的文学样式表达了同一个主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特殊的葬礼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体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练习六中处处留心安排了对噪音的了解,与本单元的环保主题遥相呼应。使这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口语交际学

2、会鼓励强调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与交往能力。习作6要求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也可以留心报刊杂志上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写篇文章,从而落实自主习作,乐于表达的理念,透出浓浓的人文情怀。二、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注重向小学高年级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三淡三重:(1)淡化技能训练、重视感悟积累不可急功近利地对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以免败坏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而是应重视熏陶感染,引导感悟、积累,重视阅读。本单元文章形式多样,记叙文的教学要抓住课文的要点和关键,设计几个主要问题,

3、合作探究,通过生生互动式的读读、画画、比比、议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体会到文中的情。如云雀的心愿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人物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进入情境,较好地把握语言包含的情感。(2)、淡化知识传授、重视语文实践语文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课外语文素养的提高更不是只看考试,课堂的触角一定要伸向课外、伸向生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本单元的主题是环保,课后可根据班级实际组织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办环保主题的手抄报等,引导学生了解本地区的环保情况,力图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环保建议。还可组织学生课后收集有关阿联酋的资料,以沙漠绿洲之旅为主题,结合课后习题5,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的环保意

4、识在实践中增强,让学生的环保行为在课后落实。(3)、淡化教法的新奇、重视学法的指导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新的东西,但也存在片面追求教法创新、追求表面繁荣的误区,我们的教法应该为学生更轻松、有效地学习语文而因地制宜。就这一单元而言,我们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启下的问题。而本单元课后练习有了较为明显的体现。如第2课云雀的心愿:5. 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结合以上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为:1、学会本单元24个生字,8个生字只读不写

5、,熟记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能在具体的句子中准确地读准它的读音。 2、读懂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用有关词语造句。 3、通过朗读、分角色朗读、复述、背诵等方式,把握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4、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和形象的语言,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 5、读写结合,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6、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7、生活即语文,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善于积累。 8、口语交际:学会用恰当的语言鼓励别人。三、单元重、难点:1、学会本单元中的

6、生字新词,学会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能用有关的词语造句。 2、熟记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能在具体的句子中准确地读准它的读音。 3、继续积累成语、古诗及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和形象的语言,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四、单元教学构想: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明确一个主题保护环境,爱护地球。2、紧扣文后练习,突破教学重难点。3、抓实读写训练,突出读写结合。我

7、就第二点谈谈我的观点:1、应充分认识文后练习的教学意义和功能。曾在发表了一篇文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后的练习看起来简单,但却蕴含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以本单元教材为例,课后习题一般有读背积累;书写练习;理解课文内容或联系生活体会文中词语、句子的意思;用加点的词造句;根据情境写一段话。这些练习或点出学习课文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或提示了课文学习的重难点,或对于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或对于老师暗示教学的思路。它与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仔细分析这些习题,它确实在提示着我们该教学什么。江苏教育20xx年第20期也专门就课文后练习进课堂这一主题展开过论述,朱家珑也提出关注和研究课文后练习有

8、意义。因此,本单元的教学我认为可丛课文后练习入手。2、确保保底工程。如沙漠中的绿洲这课,共有5道题,其中第一题朗读课文,第二题用钢笔字描红,第三题读读下面的词语。这三类习题是每篇课文都有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了每篇教学的共性,那就是读好书,写好字,这也是语文学习最为基本的东西,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字词教学都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我们教师应长抓不懈。这些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每位学生都能达成,一般在第一课时内完成。3、用好课后练习,明晰教学思路。如果说本单元的三篇阅读课文后第1、2、3题是每课都有的共性任务的话,那么4、5题则体现了个性,显现了文本和年段特有的要求。因此我们可认真研究课后练习

9、,用好课后练习,明晰教学思路。(我在每课的教学中体现)篇目教学分析:18特殊的葬礼1、文本解读:特殊的葬礼是一篇叙事明理的有关环保的记叙文。作者描写了巴西著名景观塞特凯达斯瀑布由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的过程以及人们失望、震惊、痛心、反思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地球。课文先写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说明水资源浪费和森林被乱砍乱伐给大自然、

10、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课文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一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的演说辞。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三、教学资源运用媒体课件(大瀑布昔日壮观景象)、师生收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相关资料四、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认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理解词句。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探究全文,品读课文28小节,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

11、的语言,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以及人们的感受,了解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一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的演说辞。4、通过大瀑布前后的对比,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心,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思想感情。本文的重点:了解瀑布的今昔变化,知道瀑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了解葬礼的特殊性。(课后练习4)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总统的演说辞。(课后练习5)教学构想:本课教学围绕第五题调整学习板块,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总统的演说辞。第四题的练习穿插进行。1、出示第八自然段,指名读。根据这段课文推测一下,菲格雷特总统可能讲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板书:昔日 如今

12、 呼吁)2、学习第三、五自然段,今昔对比,朗读感悟在第一部分学习的基础上,我抓住概括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的演说的这句话回忆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给巴西和世界人们带来的欢乐和骄傲来生成问题:为什么说瀑布曾经是巴西人民的骄傲、给世界人民带来欢乐呢?引导学生读课文3、5节,去感受瀑布今昔不同景象。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先找一找文中描写瀑布特点的词语,有 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等,再通过观看影像资料感受瀑布那非凡的气势,同时师生共同交流课外收集到的大瀑布的资料,将一些数字与身边事物作比较,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瀑布昔日那雄伟壮观的气势。接着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站在大瀑布前的游客来说说

13、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然后话锋一转,现在的大瀑布又是怎样的呢?,通过看课文插图中的瀑布以及人物的神情,再结合文章语言想象瀑布如今奄奄一息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言来表述。再通过指名朗读,3、5小节男女生对比读等多形式的读,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对比,在眼前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之中,真正达到人文互动的效果,进一步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体会破坏环境给大自然与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感悟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3、再度质疑,探索原因:学完瀑布的今昔对比,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探究为什么塞特凯达斯瀑布会逐渐枯竭?通过学生自己提问,让他们进入问题情境

14、学习第4节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用因为_,还因为_,所以_。练习说话。完成第四题的练习,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激发学生思维和求知欲。这样一方面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让知识与学习经验共长。4、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首尾呼应,读写结合,引导语言转换:由此,教学再回到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说上:他回忆了瀑布曾经给巴西人民带来的骄傲和欢乐后又发出了什么号召呢?至此,学生已能充分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意义。此时,再把最后一项练写试写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说辞呈现出来,对学生来说是易如反掌。(课堂小练笔:写写总统的演说辞。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范例,先让学生了解一般演

15、讲辞的格式,再放手让学生自由去写,此项练习最好能在课内完成,最少得安排10分钟,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告诉学生,如果是运用文中的词语,可用一些自己喜欢的符号代替。)沙漠中的绿洲一、教材分析: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作者以参观访问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课文配有插图,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配合进行写话练习。本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间接叙述与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见,这是培养学生语感,强化学生写作技巧的佳篇。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整体感知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知课文内容,读写结合,能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写一段话。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三、教学资源运用:阿拉伯联会酋长国的资料四、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