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二中优质课.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01981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舒兰二中优质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舒兰二中优质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舒兰二中优质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舒兰二中优质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舒兰二中优质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舒兰二中优质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兰二中优质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舒兰二中优质课教学设计姓名:杨雪学科:地理 舒兰二中优质课教案(首页)授课人 杨雪 1年9班 第2章 第2节 授课时间2019.5.10课 题世界的气候教学 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根据世界气候分布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能够根据相关图示,说明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2、 能力目标: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对图片、地图、等地理信息的提取,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要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区域观念,通过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 重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 难点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思想教学 主线 设计图片导入三维目标设置看图分析气候类型及成因合作探究气温特点及影响因素贯彻德育当堂练习课堂小结 板书 设计 2.2世界的气候一、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二、世界气温分布1. 类型 1.气温分布规律2.成因及特点 2.影响气温的因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步骤(含时间分配)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说明设计意图1分钟2分钟1分钟8分钟15分钟过度1分钟2分钟2分钟测验10分钟3分钟导学案反馈导入设置三维目标过度图片展示板书过度合

3、作探究板书提问:引导探究讲解过度提问总结归纳习题检测总结、提示学生做必要记录课堂小结存在问题:1.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掌握较好。2.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不全面,原理不清。展示世界不同景观图片,地球由于这些不同景观而变得色彩斑斓,思考不同景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2世界的气候1、知识目标:能够根据世界气候分布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能够根据相关图示,说明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2、能力目标: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对图片、地图、等地理信息的提取,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要善于运用已学知识

4、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区域观念,通过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世界气候类型,根据图片分析气候类型总结特点、成因并找出其分布地区。一、世界的气候类型1.世界气候类型2.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我们描述的所有气候类型的特点都是从两方面去分析的,气温和降水,可以说气温和降水就像是气候的父母一样,共同决定了气候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气温对气候的影响。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探究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的因素?二、 气温的分布规律气温的分布规律根据气温的分布规律引导出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位置等温线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因纬度不同而

5、产生变化)举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极地气候之间的区别。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区海洋的陆地气温变化举例:吐鲁番盆地夏季高温,临海地区温度相对较低3.地势高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举例:对比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4.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举例: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我们分析的都是自然原因对气温的影响,人类对气温变化有没有影响?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牺牲了环境,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大量废热,使城市出现“热岛效应”,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危害?我们能做些什么?海平面上升;农业;工业;生物多样性;人体健康自然界的变

6、化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生态效益,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进行习题检测,并当堂讲解。对教学难点着重强调。听有关气候成因的歌曲,加深对影响气温因素的理解,并思考影响降水的因素。描述景观 明确本节课重点知识和该掌握的内容看图分析小组讨论、并归纳、概括要点,得出结论根据讨论结果完善导学案根据生活实际回答问题讨论思考完成本节试 题总结了解学情,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有侧重的重点讲解培养学生语言描述概括能力使学生目标明确地学习本课,贯彻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图像分析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巩固所学知识趣味形式让学生加深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