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避灾与自救.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019180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井下避灾与自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煤矿井下避灾与自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煤矿井下避灾与自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煤矿井下避灾与自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避灾与自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下避灾与自救.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井下避灾与自救1、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事故初起,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工作人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及时汇报(1)灾害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和危害程度向调度室汇报。井下其它区域的人员,在发现异常现象后,及时汇报。(2)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3)在抢救事故期间,随时向调度室汇报灾区状况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情绪及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2)积极抢救根

2、据现场灾情和条件,现场人员及时进行抢险救灾工作,严禁盲目蛮干和惊慌失措、贻误消除灾害的有利时机。利用现场的设备材料在保证自身安全条件下全力抢险,行动要保持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事。灾害严重、条件困难或短时难以消除灾害时,尽最大努力将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防止灾情扩大。救灾要切实注意自身安全,如果灾区条件恶化、危及现场人员安全,有中毒、窒息、爆炸、二次突水、突出等现象,及时撤离,防止事故扩大。3)安全撤离当灾害发展迅猛,无法进行现场抢救,或灾区条件急剧恶化,可能危及现场人员安全,以及接到命令要求撤离时,现场人员要有组织的撤离灾区。撤离灾区时遵守下列行动准则:(1)沉着冷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

3、;同时大家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安全撤出灾区,并在各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行动。(2)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和老工人要发挥带头作用,所有人员要统一行动,听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蛮干。(3)团结互助。所有遇险人员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互相照顾、同心协力到达安全地点。(4)加强安全防护。撤退前,所有遇险人员要使用好必备的防护用品和器具,行动途中不得盲目狂奔乱跑。遇积水区、冒落区等危险地段,应先探明情况、谨慎行进。(5)选择正确的撤退避灾路线。撤退前要根据矿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确定撤退的路线,尽量选安全条件好、距离短的避灾路线。 (6)妥善避难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

4、,遇险人员应在灾区内进行自救和互救,妥善避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救护人员的救援。在矿井巷道与交叉路口及安全出口有醒目的标志,并指定人员检查是否完好。井下人员必须熟知避灾路线。2、矿工自救、互救的行动原则1)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四原则:(1)灭: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2)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可佩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3)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 员的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

5、灾区。(4)躲: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2)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3、主要事故的自救互救1)火灾时的自救互救(1)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是保证取得自救与互救成功的关键。火灾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火灾初发时灾害程度、波及范围及危害作用都较小,是消灭事故和进行自救互救的最宝贵的有利时机。火灾一旦发展扩大,甚至发生风流逆转或爆

6、炸等意外突变,再进行自救互救就晚了。气体中毒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容易使人轻视麻痹。轻微中毒尚可控制自己的行动,但分析判断能力及行动能力已经下降,严重中毒者虽然自己心里明白但已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此时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才有脱离危险的希望。因此,一旦贻误了自救互救的时机,有了中毒反应或出现烟雾再自救及互救就困难了,只要延误几秒钟、几分钟、多吸几口气就可能会决定人的生死存亡。(2)自救与互救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每个职工必须掌握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当井下发生意外火灾时,每个人要进行避灾,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在有效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开展互救和共同避灾。要达到自救互救的目的,必须具备和掌握一定

7、的安全生产和矿井火灾的有关知识;熟悉并掌握灾害预防和事故处理计划;熟悉矿井的通风状况、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熟练地使用自救器,自救与互救的技术与方法等。2)发生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互救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遇险人员应采取以下避灾自救措施:(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时,要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躲灾。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应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如靠近木垛时,也可撤至木垛处避灾。(3)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的伤害时砸伤,掩埋或隔堵。冒顶基本稳定

8、后,遇险人员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不要敲打对自己又威胁的支架,物料和岩块)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以便撤退出的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4)遇险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事故发生后,遇险人员要听从灾区中班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的指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被煤矸,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的扩大。未受伤和受轻伤人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设法营救被掩埋人员,并尽可能脱离险区或转移到较安全地点等待救援。对于被营救出的受伤人员,应立即在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5)被隔堵人员耍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

9、作。人员被冒顶隔堵后,应在遇险地点利用各种条件有组织地开展自救,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掘进的后部巷道垮落距离长,而且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时,被隔堵在掘进迎头人员应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是:(1)遇险人员要正视已发生的灾害,切忌惊慌失措,坚信领导和同志们一定会积极进行抢救。应迅速组织起来,听从灾区中班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团结协作,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以及相隔堵区内的氧气消耗,有计划地使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较长时间避灾的准备。(2)如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立即用电话汇报灾情、遇险人员数和计划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否则,应采用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并每隔一定时间敲击一次,不间

10、断地发出信号。以便营救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3)维护加固冒落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架,并经常派人检查以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4)打开压风管给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稀释被隔堵空间的瓦斯含量。但要注意保暖。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后,即使冒落面积较大,矿工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可开展营救工作,至少可以为矿山救护队的抢救作好准备。其方法是:(1)为防止抢救时人员触电,应暂停向冒落区附近的机电设备供电。冒落范围大时,回采工作面运输机等机电设备应全部停止供电。(2)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遇险人员又靠近煤壁位置时,可沿煤壁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洞,架设梯形棚子(靠冒落区

11、的一帮必须用木板背好,防止漏矸石),边支护边掏洞,直到把遇险人员救出。(3)如果工作面上、下出口同时冒落,或工作面中部冒落范围很大,把人堵在中间,采用构小洞和撞楔法处理时间长、不安全时,可采用沿煤层重开开切眼的方法处理和救人。在掘进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冒顶,或掘进巷道后部冒落,人员被隔堵后,虽然营救工作比较复杂,但为了赢得抢救时间,为矿山救护队的抢救做好准备,采掘一线人员应积极组织抢救。其方法是:(1)暂停冒顶区附近机电设备的供电。(2)利用压风管、水管以及打钻孔等方法,向被隔堵人员所在地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3)根据被堵遇险人员所在的位置,确定采用恢复垮落巷道或打绕道等方法,到达遇险人员避

12、灾地点进行抢救。这项工作即使是在救护队到达后,也是由采掘工人来完成。一般采用的恢复垮落巷道方法有:“井”字木垛法“井”字木垛和小棚结合法、搭凉棚法、撞楔法等。3)井下透水事故时的自救、互救灾区人员采取下列措施做好自身安全防护:(1)在突水凶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如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牢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2)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职工应立即佩用好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分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以避免中

13、毒窒息事故的发生。(3)井下发生突水事故后,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不佩用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灾区。4)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自救、互救(1)当发生事故时,首先发现的人利用附近电话汇报公司调度室,说明灾害地点、性质、范围及波及面;(2)同时,发现人利用各种办法通知灾区回风侧人员应立即戴上自救器,由基层干部带领,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地点待命或撤出矿井;(3)如估计在自救器的有效期间内撤不出灾区时,应利用现场一切可用材料建筑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救护队员来抢救;(4)为了避免冲击波的伤害,发生事故时要背向冲击波方向,用湿毛巾保护面部和口鼻,躺在水沟一侧。公司调度室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通知有关领导和矿山救护队组织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