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介绍与说明.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018402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介绍与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介绍与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介绍与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介绍与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介绍与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介绍与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介绍与说明.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的介绍与说明一、小学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内涵1数学思想。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从某些具体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本质认识, 对所使用的方法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 是研究数学理论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的升华与结晶。它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2数学方法。所谓数学方法是指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程序和手段。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手段, 它是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 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

2、手段, 因此, 两者往往结合在一起, 习惯上把它们称为数学思想方法。3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对小学数学知识有本质的认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掌握小学数学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它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 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 懂得数学的价值, 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能把知识的学习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机地统一起来, 且它本身也蕴涵了情感素养的熏染, 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充分强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学生通过学习, 能够获得适

3、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 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 是数学教育中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数学思想方法是人类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和积累起来的。它作为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也是学生智能发展和数学素养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通过义务

4、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 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及重要性都得到了正式的确认。二、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 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 而对有些数学思想方法不宜要求过高。我们认为, 在小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 集合思想、符号思想、对应(一一对应、单值对应)思想(主要体现在: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

5、想、变换的思想等)、化归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类比思想、优化思想、概率思想(随机思想)、建模思想(模型化思想)等。其理由是:( 1) 这些数学思想几乎包摄了全部小学数学内容;( 2) 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 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有机地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可以为进一步学数学打下较好的基础。1集合思想。集合思想创建者是德国数学家G?康托尔于1874年提出的,我国在1978年以后编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渗透了集合思想。(1)集合概念渗透。(2)集合关系的渗透。包括等价关系和包含关系。(3)集合运算的渗透。包括并集思想、交集思想、差集思想、空集思想(加法

6、) (公约数) (减法) (0的认识)2对应思想。是指人的思想对两个集合元素之间联系的把握。许多具体的数学思想来源于对应思想。对应思想主要体现在: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变换的思想。(1)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主要体现在:a.利用图形的“一一配对”来理解数学概念。b.利用“数”与“形”的对应,让学生理解数与式的概念。c.用“数轴”渗透数集与直线上的点集对应的思想。d.通过数形对应,分析应用题。(2)函数思想。a.函数概念的渗透。小学数学教材从低年段开始,如一个加数不变时,“和”随“另一个加数”变化而变化,也是找出其对应关系。正、反比例这部分内容更是集中渗透了函数概念。教师处理这部分教材

7、时,应通过画图、列表等直观形式,画龙画晴地强调量的“变化”,突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b.函数表示法的渗透。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实际上就是用解析法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关系式。如圆面积公式S=r2,圆面积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3)变换思想。在小学数学思考题中通过运算中的恒等变换,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渗透了变换思想。3.符号化思想。符号化思想。最早发明符号的数学家是韦达。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用符号化的语言( 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 来描述数学的内容, 这就是符号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各种量的

8、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进行的推导和演算, 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 以符号的浓缩形式来表达大量的信息, 把复杂的语言文字叙述用简洁明了的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便于记忆, 便于运用, 正如华罗庚所说的“数学的特点是抽象, 正因为如此, 用符号表示就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与优越性”。这种用符号来体现的数学语言是世界性语言, 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综合反映。数学的符号化思想随着数学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而符号化思想的发展又成为数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由记数符号化开始,它逐步形成结构和谐的系统,它分为三个层次构成:(1)基本符号的约定。如表示图形符号,等,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符号a,x等。又如在教学人教版课

9、标教材第五册搭配一课时, 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在学生初步能够表示多种搭配方案后, 出示生活中的例子: 衣服搭配、早餐搭配、奖品搭配(本质上用符号来表示是相同的), 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图,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搭配方案表示出来。学生反馈时, 如果是用文字等表示, 一看就知道学生表示哪幅图; 当一位学生用符号或数字来表示时, 教师提问: 你猜这位同学表示的是哪幅图?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也使学生了解了用符号表示的优点, 原来用符号可以表示这三幅图, 不仅如此, 还可以表示更多其他的搭配。(2)组合符合的约定。由若干基本符号的组合就构成组合符号。如“32”、“n”!,如果组合符号再与“”、“

10、=”、“”表示关系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相联接,就构成公式符号,如32=6;ab=ba等(3)公式符号的约定。数学语言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数学思维的效率,符号化思想以浓缩的形式表达大量信息,大大简化了数学运算或推理的过程,加快的数学思维的速度。简洁、准确的符号化思想还排除了普通语言的含混性,使数学思维活动能够清晰,准确地进行,这对简化数学运算或推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4)符号化思想是以下方式在小学教学中体现:小学数学教材中常用的数学符号。a.元素符号 b.运算符合 c.关系符号 d.结合符号 e.约定符号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渗透a.变化思想。6-4 ;4( )40b.用字母表示

11、数的思想。如简易方程。c.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代数设想,代数翻译解代数方程。5.化归思想。数学研究中, 解决数学问题, 往往不是直接解决原问题, 而是将问题进行变换, 使其转化为一个或几个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思想方法叫做化归思想方法。利用化归法转化而得到的新问题与原问题相比较, 应该为已解决的或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 化归的方向应该是化隐为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6.类比思想。数学上的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 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它能够解决一些表面上看似复杂困难的问题。就迁移过程来分, 有

12、些类比十分明显、直接, 比较简单, 如由加法交换律a+b=b+a 的学习迁移到乘法交换律ab=ba 的学习; 而有些类比需建立在抽象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比较复杂。7.分类思想。数学中每一个概念都有其特有的本质特征, 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扩展变化的, 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质变到量变的关系。要正确认识这些概念, 就需要具体的概念依据、具体的标准、具体的分析, 这就是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 即指按某种标准, 将研究的数学对象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分析研究。一般我们分类时要求满足互斥、无遗漏、最简便的原则。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可让学生辨析提问: 一根小棒的1/2 与1/2 米哪个更长? 学生就要分类说明: 如果

13、这根小棒比1 米短, 那么1/2 米长; 如果这根小棒正好1 米, 那么一样长; 如果这根小棒比1 米长, 那么1/2 米短。8统计思想。统计的基本思想是:从局部观察资料的统计特征来推断整个系统的状态,或判某某一论断能以多大的概率来保证其正确性,或算出错误判断的概率。统计方法是由“局部到整体”、“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的科学方法。如“简单的统计”、“统计表”、“统计图”。9极限思想。从“数量”上看“无限多”如2的倍数有“无限多”个。从“图形”上看“无限延伸性”如角的两条边可无限延长。从“方法”上看“无限逼近”。如,13=0.33310.模型化思想。“数学模型”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关

14、系, 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 概括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数学结构。模型化思想就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 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 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利用模型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一般分三个步骤:(1) 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 恰当构造数学模型。(2) 在建立的数学模型上进行推理或运算, 求得解答。(3) 把从数学模型中得到的理论解答返回到现实问题中去。以上三个步骤缺一不可, 其中构造数学模型是关键的一步。模型化思想的基本模式为: 因此, 模型化思想实质上是体现出一种化归方法:现实问题 转化 数学问题 翻译现实问题。 运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主要是把现实世界中有待解决或未解决

15、的问题, 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通过转化过程, 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 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求得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如握手的次数(或打电话次数)、打乒乓球的次数问题可以通过建模成组合的问题等。(二)小学数学中常用于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1归纳法。就是用联系、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问题,把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对问题进行变形,促使矛盾转化。例如:完全归纳法(数学归纳法)与不完全归纳法。2假设法。就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矛盾,加在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解题思想方法。如“鸡兔同笼”问题。3逆推法。采用与事情发生过程相反的顺序思考的解题方法做做逆推法。4列举筛选法。解某些数学题时,有时要根据题目的一部分条件,把可能的答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根据另一部分条件检验,筛选出题目的答案。5图解法。解数学题时,可以设法把条件、问题以及它们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韦恩图等图形反映上来,使我们能借助图形进行分析、推理,寻找解题途径,这种方法叫图解法。6类比法。“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有些属性相同,推测它们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在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