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三月考试地理试卷.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016955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三月考试地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三月考试地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三月考试地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三月考试地理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三月考试地理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三月考试地理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三月考试地理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三月考试地理试卷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第22届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在俄罗斯联邦南部城市索契举行。索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读索契位置图完成12题。12月份在索契举办冬奥会滑雪项目的优势有 ( )A交通便捷 B矿产资源丰富C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 D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2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C正值南极科考的黄金时期D索契当地日出时间越来越晚读右图,完成34题。3. 甲岛的形成成因是()A板块碰撞抬升 B珊瑚遗体沉积C河流带来的泥沙

2、沉积 D火山爆发的火山灰沉积4. 1月,乙地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单位:)图,读图完成56题。5.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南向北增大 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C由西向东增大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6. 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 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 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C. 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D. 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大于内陆下图为亚洲两区域略图。读图完成78题。7. 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 暖流A. BC D8. 甲、乙

3、两地所在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相同,但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 热量 B降水C 市场 D政策下图中P城为所在国的首都,2012年11月22日,以主题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新能源”赢得了2017年世博会举办权,读图完成910题。9. 关于上图区域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水域面积广大,气候温暖湿润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C地势东高西低,平原面积广大 D水源丰富,水稻种植业为主10. 下列不是上图中P城赢得2017年世博会举办权的主要优势是()A亚欧大陆腹心位置优越 B太阳能、风能等丰富,新能源开发条件优越C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便利 D人口众多,科技发达,对外服务水平比较高下图为南极洲

4、及我国三个南极科考站的位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1题。11当我省(安徽)各地日出时刻(地方时)处于一年中最晚时,我国三个南极科考站()A都出现了极昼现象 B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是昆仑站C昆仑站的昼长大于中山站 D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为中山站图2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13马更些河A以雨水补给为主 B有明显的凌汛 C结冰期短 D含沙量大我国各地雨季起讫时间虽然有所不同,但却有其内部规律,特别是东部地区各地雨期长短,主要是由于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下图是2003年5

5、月1日8月31日部分地区平均逐日降水量(mm)直方图。(注:淮河流域年降水量约为600800 mm)据此完成1415题。14上图中降水资料反映了我国()A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B北方雨季比南方开始晚C南方降水变率比北方大 D北方旱,南方涝15根据资料分析,2003年淮河流域()A降水丰富,农业丰收 B降水比正常年份偏少C洪涝灾害严重,经济损失大 D淮河水污染严重 (2014年浙江金华十校联考)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1617题。16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A80 mmB190 mm C310 mm D430 mm17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 B气流抬升

6、作用明显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 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读西北地区不同季节日照时数图,回答18-19题。18a、b、c、d对应的季节分别是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B秋季、夏季、春季、冬季C秋季、夏季、冬季、春季D春季、秋季、夏季、冬季19不同季节日照时数均呈“两边少中间多”的格局,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陆位置B昼长C地形D云量霜期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其余时段为无霜期。表中距平值为该年代与50年平均值的差距。读我国某地20世纪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2021题。项目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初霜日均值(日/月)2/104/1026/921/925/9距平(天)+5+7-1-6-

7、2终霜日均值(日/月)3/521/515/522/520/5距平(天)-14+4-2+5+320.据表推断该地的霜期、无霜期的变化特点是A. 50年代,霜期结束的最晚 B. 70至90年代霜期变短C. 80年代,无霜期均值最短 D. 70年代无霜期变化最大21.该地有可能是我国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2224题。22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A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河的汛期短于河的汛期23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图为我国

8、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读图回答24-2524某旅游者想拍摄一张甲村的全景照,正确的拍摄地点和理由是()AA地 海拔较高,适宜远眺 BB地 距离较近,身临其境CC地 视线通透,俯视全村 DD地 地形平坦,视野开阔25. 旅游者在数码照片上发现时间为北京时间13时14分,而同时发现当地太阳高度最大,当地经度为()A 101 30 B 102 C 128 D12830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26(13分)读我国某区域及一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河渭江汉(1) 说出0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3分)(2) 渭河平原是我国重要平原,简析其形成的自然

9、原因。(2分)(3) 比较R1、R2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4)简析古代城市“汉中”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4分)27. (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应俄罗斯总统普京和非洲三国(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布)总统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3月22日清晨乘专机离京赴莫斯科,展开为期九天的俄、非之行。俄罗斯和南非都是“金砖五国”成员,矿产资源丰富,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材料二图甲为“俄罗斯略图和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材料三南非北部是著名的重工业基地。首都比勒陀利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是全国最大的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中心;理查德港是世界著名的煤炭输出港,

10、近年来出口亚洲的煤炭明显多于欧洲。图乙为“南非主要矿产资源与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1)中俄就能源合作达成协议,俄罗斯每年为中国至少提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3100万吨原油。分析此合作项目对中俄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比勒陀利亚发展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理查德港对亚洲和欧洲煤炭出口量变化的原因(4分)。28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分别是我国的第三和第四大沙漠。近年来,巴丹吉林沙漠面积不断扩大,两沙漠已有多处连在一起。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的甘肃民勤县境内石羊河末端的

11、红崖山水库,总库容9800万立方米,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但红崖山水库最近出现全面干涸。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迅速,在河西走廊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1)该区域蕴藏的主要新能源除风能外还有_红崖山水库的水源主要来自_补给(4分)。(2)试分析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多个盐湖的自然原因(4分)。(3)分析河西走廊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及该区域K地降水量月份分配。材料二下表为R河径流量季节分配表。季节冬季12月次年2月春季3月6月夏季7月8月秋季9月11月占全年径流量的比重6%51%22%21% (1)根据材

12、料一,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5分)(2)图甲中R河西岸沼泽广布,试分析其成因。(5分) (3)R河是流经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长河,但其航运价值很低。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该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分析其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6分)高二地理3月月考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BDCBA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BBCABADC题号2122232425答案CACCA26答案:26(1)东西走向(1分);纬度(1分)和地形(秦岭)(1分)(2)地处地壳的断层带,地壳下沉,气候条件复杂(1分);渭河带来大量泥沙堆积形成(3)流速:R1河段流速较小(或R2河段流速较大)(1分);原因:R1河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R2河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1分) 流量:R2流量较大(或R1流量较小)(1分);原因:在R1、R2间有支流汇入(或R1位于上游,R2位于下游)(1分)(4)交通枢纽。(1分)通过古栈道向北沟通渭河平原及城市(如西安)(1分),向南联系四川盆地及城市(如成都和重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