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近期建设规划文本-10-14.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016768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川近期建设规划文本-10-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永川近期建设规划文本-10-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永川近期建设规划文本-10-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永川近期建设规划文本-10-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永川近期建设规划文本-10-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川近期建设规划文本-10-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川近期建设规划文本-10-14.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川市近期建设规划永川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为合理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科学指导大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和重庆市规划局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规发20039号),结合永川市规划、建设的实际,编制永川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第二条 本规划基本任务 明确近期实施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

2、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建设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意见。第三条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1、以“建设强大新永川,营造渝西中心城”为战略目标,明确近期建设项目选址及建设时序,加速城市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2、强调系统观念,认真研究区域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3、树立经营城市的观念,发挥城市最大效益。4、城市建设突出城市特色与文化品质,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5、加快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第四条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整个永川市行政区域。重点是主城区范围。第五条 规划年限 本规划年限为2003年-2007年。第六条

3、规划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4、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5、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6、重庆市规划局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7、永川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8、永川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9、永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文件汇编。10、永川市2002-2020年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1、永川市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12、永川市委、市政府关于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表第七条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包括1、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

4、模2、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的具体安排,以及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第二章 近期建设规划目标及发展规模第八条 永川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实施情况评价1993年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明确,布局结构合理,重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特别是对解决城市给水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该规划有力地指导了近10年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但由于该规划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及时空条件的制约,没有考虑到一些外部因素的改变,特别是重庆直辖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城市定位等因素对城市性质、规模、空间格局的影响。第九条 城市近期规划建设目标1、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到2007年,全市经济社

5、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30亿元,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入3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000元,年均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年均增长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保持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化率达到5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2、近期规划建设目标围绕“建设强大新永川,营造渝西中心城”的战略目标,全力实施基础固市、工业强市、流通旺市、城市升级、城市经营五大工程,按照完善主城区,向双竹、大安组团拓展的城市发展战略,以新区开发为主,并结合旧城改

6、造,进一步调整城市布局,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进生态环境与绿化景观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并以交通、市政等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拉开城市骨架,到2007年把永川市建设成为大城市的骨架初具规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拓展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空间。第十条 根据永川城市总体规划人口预测,规划到2005年永川主城区城市人口30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29平方公里。到2007年永川主城区城市人口33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 第三章 近期建设重点第十一条 建设重点2003-2007年是顺利实施“十五”计划、成功开启“十一五”计划关键的五年。同时也是打下建

7、设大城市坚实基础的五年。按照“建设强大新永川,营造渝西中心城”战略目标,统筹规划,分布实施,整体推进。以加快基础设施为前提,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围绕打造“半小时永川”,重点建设完善以主城区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完善交通网络,改造重要县道,方便沿线镇乡、企业事业单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加快市级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做大做强经济,为建成大城市提供产业支撑。加快发展以商贸流通、旅游为特色的三产经济。加快区域性商品市场、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大旅游业培育力度,提高旅游收入水平。改造和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围绕建设大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目标,集中精

8、力建设新区,有序推进旧城改造,高效益经营和管理城市,努力实现城市上档升级。 第十二条 建设时序实施“一体两翼和东扩南拓”战略,即以主城区为主体,以双竹、大安为两翼,城市重点向东、南方向扩张。根据永川市的发展战略和用地的可能性,近期主城区规划用地主要向东、向南发展,同时考虑适当向西北拓展。东部新区以行政、文教科技、金融、信息为主,北部地区以职业教育和高档住宅为主。同步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2003-2004年重点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环北路、官井路、南大街、东外街道路工程;永荣公路改造工程、五朱公路改造工程;加速实施5.8平方公里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和市政广场建设;加快

9、孙家口水库建设,完成中华艺山庄二期工程建设。2005年继续推进新区建设,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政、环卫设施;推动一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建成一批能源项目;逐步开展实施为把永川市打造成为渝西文化中心的相关建设项目。稳步开展旧城改造。2006-2007年,进一步深化新区建设,为永川市创造一个充满生态理念和现代都市气息的城市新中心。建成一批区域重要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工程。 第四章 近期建设用地供应第十三条 土地供应总原则根据近期建设重点和城市发展方向,重点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的供应。有效引导城市发展方向,结合房地产开发,控制引导市场开发用地总量。在确保以上用地

10、的基础上,搞好土地储备,增强土地供应弹性,清理闲置土地,确定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确保单项、分区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并严格予以监控。建设用地供应坚持促进城市空间、功能、结构调整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体现建设用地向城镇集中,城市用地向功能设施集中,产业用地向工业园区集中的“三集中”原则。以新区供应为主,旧城为辅,优先和重点供应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加大盘活、清理闲置建设用地力度,严控粗放式发展的村镇建设用地规模。 第十四条 土地供应规模 根据近年来建设用地需求分析及“十五”期间建设用地需求量,制定近期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近期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2800

11、公顷,其中主城区1420公顷。永川市主城区近期建设用地表序号项目类别数 量(公顷)合计(公顷)此项2003-2007年间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备注2003-2004年2005年2006-2007年 1道路交通设施用地15.3015.3020.5051.10 2市政公用设施用地5.4010.8010.8027.00 3公益性公共设施158.30221.70253.30633.30 4商务、商贸、旅馆业用地38.3038.3032.80109.40 5工业用地95.6090.50103.60289.70 6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用地10.5013.405.9029.80 7住宅建设与人居环境用地53.3071

12、.0053.20177.50 8绿化、广场用地40.9030.7030.60102.20 合 计417.60491.70510.701420.00 政府储备用地1513.30第十五条 建设用地供应根据城市政府经营土地和宏观管理的要求,按不同的用地性质将城市建设用地按以下8大类别供应:1、 主城区建设供应 (1)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包括公共交通设施、道路设施、公路交通设施、水路交通设施等用地。土地供应与近期道路交通发展规划相结合,使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成为引导城市土地经营的前提。供应用地总量控制为51.10公顷,主要供应城市外环线、城市内环线的完善、旧城道路的改造、新建城区汽车东站等重点项目。(2)市

13、政公用设施,包括给水排水设施、燃气公用设施、电力电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防灾设施等用地。通过对市政设施的用地供应,引导经营性用地的开发与建设,同时促进政府储备用地的开发建设。供应用地总量控制在27.00公顷,重点供应永川市污水处理厂、永川第二水厂、永川垃圾处理厂、开发区管网敷设工程、旧城管网改造工程等项目。 (3)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包括针对教育、体育、卫生、文化和民政部门组织建设的非营利性公共设施。供应指导思想与原则:将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公益性公共设施的投资和经营性用地的供应结合起来,完善城市土地经营制度。通过建设公共绿地和文化广场,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从而推动政府储备用地向市场的招

14、标拍卖。旧城区主要结合规划有选择地建设城市文化广场。供应用地总量控制在633.30公顷,重点供应渝西职业教育园区、渝西职教中心、渝西文化中心、渝西医疗卫生暨生殖健康中心、渝西新闻中心等项目。 (4)商务、商贸、旅馆业(酒店)用地。结合城市中心区内的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城市规划和市场需要,以招标拍卖方式分期、分批供应土地。供应用地总量控制在109.40公顷,重点永川物流中心、三大购物广场、三大批发市场、星级酒店等项目。 (5)工业发展用地。由政府引导,根据市场需要,逐步由社会和市场来运营,稳步推进工业强市工程。配合工业用地调整规划,置换部分旧城工业用地。供应用地总量控制在289.70公顷,重点供应

15、开发区工业园区。 (6)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用地,包括由政府计划立项、财政拨款的政府机关行政办公用地和事业单位办公用地。明确用地供应的原则和要求,限制用地单位变相将改类用地进行营利性转让或出租,改类用地由政府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供应用地总量控制在29.80公顷,主要为行政中心搬迁项目。 (7)住宅建设与人居环境。根据市场情况和城市规划要求,控制新征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总量,增加居住类配套设施用地的供应,采取适当规模开发。旧城应以置换部分工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危旧房改造为主。环境治理以建设小游园、小绿地为主,改善居住区以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环境设施建设为主。供应用地总量控制在177.50公顷,主要供应京港小区、红河小区等项目。(8)公共绿地及广场用地。主要包括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