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014698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在省市二级XX县区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欠发达地区立足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大产业开发力度,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20X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第一产业17.5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4.02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3013亿元,增长1.9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1.2、54.65和34.23,调整为20X年的10.85、54.7和34.45,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0.2个百分点。同时20年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8,高于“九五”期间平均贡献率38.1,第三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

2、用明显加大,我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已逐渐改变,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从三次产业的发展来看。一产通过全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基本形成了以传统优质杂粮,特色干鲜果、高山蔬菜、绿色畜禽为主导的八大龙头、八大基地。202X年,全县农业经济总收入达25.615亿元,比去年23.902亿元增长1.3,农业总产值17.946亿元,比上年.578亿元增长2.2。农民人均收入030元,比上年3794元增长6.2,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相继涌出了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四季柚之乡,

3、蘑菇之乡,席草之乡。 二产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突出抓好扶优扶强、产业升级等重点,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X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为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亿元。纵观工业经济全年运行情况,表现为增长速度前高后低,全年保持适度增长,并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企业竞争力强、经营稳定、管理规范等优势突出,202X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势较强,增幅比整体工业高出近1.5个百分点,其占全县工业比重也由上年的2.4提高到23。二是强镇区域经济特色明显,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带动下,强镇区域特色经济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明显。在规模以上企业中,五大强镇工

4、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达99.3。三是主导行业优势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县塑编、印刷、纺织、机械仪表、食品五大主导行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1、64、38、17.3和133,五大主导行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达到8.8。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全社会外贸供货值11.2亿元,自营出口450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和89.79。 第三产业通过创新体系,强化服务、改善环境,信息、中介、房地产和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2X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比上年增长3.6,市场销售稳中趋旺。特别是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2年是近几年我县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

5、人数达57.6万人次,同比增长37.1,全年旅游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44,同时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主要经验 概括我县产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我们关键把握了以下五点: 一是开拓智力更新观念换思路。我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县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规划,在22X年提出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造特色、争先发展、调产见效、全面进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生态农业、特色工业、园林城市、信用政府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绿色的目标,加快以塑编、印刷、纺织、机械仪表、食品行业为主的结构调整步伐,逐步确立和壮大自己的特色产业,通过创造特色,在全省显优势,在全国争

6、位置。 二是强化动力深化改革转机制。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近几年来我县已经规划建设11个县级以上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2万亩,已启动32亩,已实施项目18项,完成投资8.6亿元。进一步扶持了我县印刷、塑编等产业的壮大发展。同时,加大了人才机制的创新力度。通过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引进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560多名,其中高级管理人才13多人。 三是借助外力扩大开放搞引进。22X年全县实现全社会外贸出口供货值10.亿元,自营出口400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达4500万美元,同比增长8.79,金田集团公司和宇宙集团公司出口突破10万美元大关,成为我县出口新的亮点;审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总投资69万美元

7、,合同利用外资23.5万美元。同时设立均外机构3家,带动出口30万美元,国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形势看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第2页 是形成合力山海协作聚优势。为促进我县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县大力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谋求双赢”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牵线搭桥、信息咨询、排忧解难等工作,广泛组织发动经济主体,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协作。重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去年全县欠发达地区共引进项目100多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五是培植主力民营企业唱主角。我县

8、先后出台了扶持民营经济壮大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党政机关干部领办、创办、帮助民营企业发展,政府通过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兴办好的项目,吸引民间资金积极投入,并依法放开经营范围,给予民营企业优惠待遇,促使民营企业加入到结构调整这个主战场,在结构调整中不断做大做强。 三、存在问题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相对贫困面大量广。22X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4030元,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44元低22个百分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全省的一半;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我县有31个乡镇7万人口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贫困面较大,今年我县有25个乡镇被列入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占全县36个乡镇比例的70,

9、全县人均收入低于26元的低收入人口还有0多万人,要完成这些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难度较大。 二是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我县目前财政较困难,乡镇财政赤字达2亿元以上,一些大的项目建设常常由于资金问题无法启动,导致产业开发相对滞后,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特色优势,县里在招商引资上政策还不是十分到位,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强。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投资环境须进一步改善。目前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还较低,特别是交通条件较差,城市配套功能不完善,政府与企业合力打造的一个良性的投资环境还未真正形成。 四是产业发展不均衡,区域差距明显。从产业内部结构分析,第二产业尤其工业结构则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现象,作为经济增

10、长的主导产业我县工业经济主要依靠印刷、塑编等传统轻工业,而其他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业、机械装备等制造业等比重较低。而且区域间发展差距明显,全县31个欠发达乡镇工业产值仅占全县0.7。 五是中高级人才队伍短缺,技术创新相对滞后。目前全县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高级人才和熟练技工外流,中高级人才比例偏低,成为我县产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较大的制约因素。 六是政府部门引带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押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全县规划建设用地有限,产业布局急需加强规划,我县发达乡镇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欠发达乡镇用于连片开发的集中工业用地也越来越少,城市

11、规划与工业规划尚需进一步衔接。 四、下一进发展思路 在下一步发展中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加速城市化进程,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发展效益农业和提升第三产业,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优化投资软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增强全县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县到202X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亿元,年均第三产业74亿元,年均递增1448;工业总产值486亿元,年均递增15;财政总收入16.33亿元,年均递增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年均递增135;社会消费品零

12、售额623亿元,年均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522元,年均递增4.。 为完成上述预期目标,今后我县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六大优势,强化四个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把握六大优势: 一是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素质较高,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某些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二是资源优势。县内有16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众多的沙滩、岛屿,广阔的海涂尚可开发,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港口资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很有特色,省级风景名胜区滨海玉苍山、渔寮、炎亭沙滩等具有较高的休闲观光、渡假考察价值。三是区位优势。是浙江开放的南大门,依托腹地广,占据浙南闽北四县、市边际物流、

13、人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之地利。104国道、龙金大道、环海公路等公路纵横交错,温福铁路、高速公路、东海大道建成后,陆路交通更加便捷,经济腹地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内外联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四是机制优势。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较发达,在经济发展许多方面,率先进行取向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非国有经济发展路子,形成了经济发展独特的“温州模式”之一。全县市场体系较完善,并拥有水产品、副食品、礼口等市场0多个,辐射面达闽东北、浙南十几个县市。民营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党的十六大,为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空间,也为我县经济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广泛的机遇。五是产业基地优势。

14、全县拥有印刷、塑编两个国家级生产基地,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目前温州正在全力打造“国际轻工城”,产业结构发生较大调整,的区位及滩涂、土地资源优势,完全可以成为温州“国际轻工城”的后方生产基地之一。六是人经济优势。原有十几万供销大军在全国各地,目前又有一大批人才、资金在外地创业,有着丰富的创业、销售、管理等经验和雄厚资本。 强化四个重点: 一是强化“特色”。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是商战中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要把握好“特色”这4个字。要腾出土地资源和政策空间,下决心建设一批综合性的特色产业,要坚持与区域经济既有的特色优势相结合,把传统产业做强做大。二要强化“先进”

15、。要进一步壮大产业经济,始终要先行一步、领先一着。通过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力争在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提升行业和产品的整体竞争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要注重利用和发挥信息化的力量,通过信息化加快形成先进生产力。使我县产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主要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绩效在国内领先,骨干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成为省内同行的排头兵。三要强化“绿色”。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实现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经济增长和生态建设并重,全力打造一个“绿色”。四要强化“效益”。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整合资源优势,着眼于产业的融合,服务的配套,充分参与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做好四项工作: (一)扩大开放,借助外力促发展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前提在于扩大开放,核心在于借力发展。尤其是在战略启动阶段,在立足自身努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争取外援支持、依靠外力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