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01200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课有效性初探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课的有效性?道德与法治?是为小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展开确立根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跟着课程改革的不停深入,我们对道德与法治课也有了新的认识,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着重视在活动中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所以应该增强有效性教课研究,提高教课的效率,提高教课的有效性。一、从生活中发掘素材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课和其余学科比起来,更拥有必定的灵巧性和自由度。教师能够依据学习的主题,选用不一样的教教事例和教课形式来展开教课。所以,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熟习的认识,此中包含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喜好、生活环境等,才能够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课

2、,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课的有效性。如在教课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一课?别伤着自己?的第一课时,书中设计以走迷宫棋的形式来指引学生思虑,我们能够创建一个情境,小明的爸爸妈妈去上班了,小明就邀请小军和小丽一同到家中玩,他们玩了一会儿,小明就拿起剪刀想要做手工,这时候问小明这样做对吗?由于图中小明用的剪刀是安全剪刀,这样不简单损害自己和他人,学生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所以很简单理解这样的行为是对的。第二幅图上小丽的手脏了,他把手洗洁净,没实用毛巾擦干手,手仍是湿的,就想看电视,于是就用湿手插电视上的插头,这样做能够吗?学生都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简单触电等等。由于这是学生的真切生活,他们察看了、感觉了,

3、整节课就不用老师多说,同学们经过创建的情境,在讲堂中互相分享在家庭生活中如何行为是安全的,如何行为是危险的说得井井有条,最后还将有关图片画在书上。二、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教课环节。开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课效率是不高的,原由是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学习感觉。教师只专注自己的教课思路,没有考虑到学生感觉。改变教课视角,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课思路,让讲堂教课更为切合学生的心理特色以及学习规律。比如在教课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4 课?保护我们的家园?这节课的教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责随意识,能从身旁的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知道详细的保护环境的行为,并愿意在生活中试试保护环境,我们能够采

4、集了一些对于学生损坏环境的图片,将这些图片展现在大家的眼前,而后指引小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察看,从他们的思想角度去看这些图片。各处都能看见白色塑料袋,果皮等,你感觉怎么样?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能够经过这些图画来看出优美的环境是需要他人来保护的。最后老师在引入本节课的教课,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从身旁的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知道详细的保护环境的行为,并愿意在生活中试试保护环境,养成习惯。三、创造学习氛围,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在新局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从头成立起新的教课模式,不停地改革教课思想,由此研究出更有效的教课对策。要采纳有效的举措去对整个教课的环境和教课的过程进行优化,提高教课的整体质

5、量,促使学生多方面的进步。在讲堂上认识学生的学习动向,使用多种方式创造轻松和欢乐的讲堂教课氛围。面对教课的内容,面对教课的环境以及教课的目标,需要教师建立起崭新的教课理念。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场面。由此提高道德与法治讲堂的教课质量,促使学生的全面展开。如教课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 4 课?上学路上?教课时,为了提高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踊跃性,我们能够让学生展开小组议论。议论题以下: 1过马路的时候碰到红灯好多人等不及绿灯就过马路了,这样做对不对?为何?2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他一边走路一边拍篮球,这样做对不对?为何?议论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踊跃性特别高,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到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课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表达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培育全体学生踊跃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价值取向。为了促使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在教课过程中选择切近小学生实质生活经验、切合小学生身心展开特色、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踊跃性的教课方法。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要不停的研究合适小学生的教课模式,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课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