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水滴的旅行2 (2).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01106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水滴的旅行2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3 水滴的旅行2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3 水滴的旅行2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3 水滴的旅行2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3 水滴的旅行2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 水滴的旅行2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水滴的旅行2 (2).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第二课时水 滴 的 旅 行【文本解读】水滴的旅行是一篇寓情趣与科学知识于一体的科普小短文。全文采用拟人的写法,通过旅行家小水滴的自述介绍了大自然中水循环的过程。全文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小水滴在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中的有趣的旅行经历。这篇课文无论是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还是修辞的选择、情感的表达,都有独到之处,使儿童能够情不自禁地阅读并喜欢上它。教学目标: 1 理解文中的词语,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汽、世、界”三个字,能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写好重点笔画,感知汉字的形体美。2 初步认识“把”字句,能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表达形式,用“我会

2、过。我会过我还会去”的句式练习说话,想象水滴新的旅程会是什么样的?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4 通过朗读,了解小水滴的旅行经过,感受旅行的快乐,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了解“我去过我去过我还去过”的语言表达形式,并模仿说话。 2. 初步认识“把”字句,了解小水滴的旅行经过,感受旅行的快乐。教学准备: 水滴形状的生字卡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1. 读水滴儿歌:嘿,小水滴! 小水滴,真调皮,排着队伍坐滑梯。坐滑梯,坐滑梯,摔到地上笑嘻嘻。 嘿嘿嘿,小水滴,嘿嘿嘿,小水滴,变成雪花美滋滋,落进

3、花心酿甜蜜 聚到一起成小溪,一起流入大海里。2.课前谈话。师:孩子们,看,谁来了?(水滴)咱们跟他打个招呼吧!(水滴,你好!)孩子们好,一年级的孩子们真热情呀!设计思路:拉近师生距离,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下来。一、 复习导入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水滴继续学习13课-水滴的旅行。1. 齐读课题。 2. 引读第一自然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滴是一个旅行家,到过地球上许多地方。(师领读后过渡,孩子们,你们想跟着水滴去旅行吗?(生:想)咱们先不着急,水滴还要考考你,这些词你会读吗?谁来读?3. 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读。 第一组:宽广 变成 形成 倒映 第二组: 山峰 大海 草原 公园(第一组

4、:如学生读不好:提示这组词语要关注它的后鼻音,如学生读得很好,及时表扬。)第二组:谁来读,教法同上。引导发现: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词都是水滴去过的地方。 (相机板贴)孩子们,真厉害!水滴决定带着你们去旅行啦!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让我们来先到最高的山峰、宽广的大海、青青的草原去看看吧!设计思路:以水滴考考大家的方法,复习词语,读好字音,学生会觉得比较有趣,同时让学生发现词语的规律,读好后鼻音,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二、精读第二自然段1.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师: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段,一边读一边想:水滴去过不同的地方都有哪些变化和感受?开始吧!(2)指名回答

5、。师:你想跟着水滴去哪里?(一起去最高的山峰旅行吧!)2.出示:我去过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冷风把我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出示插图,欣赏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师:看,这就是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读好:最高的山峰。这么高的山峰,常年积雪,终年不化。瞧!(过渡)读句子:冷风把我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 把 变成 。指导朗读。(多么神奇的旅行呀!)(过渡:还想跟着水滴去哪里旅行?)3.出示:我去过宽广的大海,好多海豚在我周围嬉戏。师:宽广的大海是什么样呢?出示大海的图,你有什么想说的,读宽广的大海,(评价:真宽呀!真广呀!一眼都看不到边)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宽广,水滴来到了大海,变成了什么?(变成了海

6、水,变成了浪花,浪花就是我们这些水滴变成的,水滴可受欢迎了。)读“好多海豚在我周围嬉戏。”理解“嬉戏”,想象水滴跟海豚嬉戏的快乐,练习朗读。 4.出示:我还去过青青的草原,落在骏马的背上,跟它一起奔跑。出示图片,欣赏青青的草原。抓住“落”,感受水滴的变化。指导朗读。想象水滴变成雨点,跟骏马一起奔跑的洒脱,读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 相机板书:雪花 浪花 雨点 5.齐读三句话。 6.读了这一段,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将三句话相联系,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角度讨论交流。 小组交流:练习用“我去过 我去过 我还去过 ”的句式说话,明白如果句式相同,最后一个要用上“还”字来表达。(评价:你发现了水滴

7、形态的变化。你发现了地点的变化,语言形式的变化)小结:水滴的旅真是既神奇又开心!设计思路:抓住关键字,体会水滴的不同形态,读出文字的神奇、趣味,读出语文味。2.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出示:昨晚,一场雨把我带到一个公园里。 指名读课文。 出示: 把 带到一个公园里。(2) 水滴又变成了什么?(水洼)相机板书。(3) 指句读这一段,指导朗读。(4) 水洼是怎么形成的?理解词语: 聚在一起。 (5) 出示图,师:同学们看!读:早晨,太阳出来了,水洼倒映出天空和云朵。出示图片理解“倒映”。 设计思路:本段重点放在“聚在一起”、“倒映”两个词,引导孩子理解,读出水滴的乐,水洼的美!三、 略读课文第

8、四段 1. .师引读。 2. 水滴又要变成?(水汽)板书。 随文识字:“汽”,注意最后一笔的写法。3. 如果你是水滴,你还会去哪儿旅行呢?句式练习:我会去 。 我会去 。 我还会去 。(1) 同桌讨论。(2) 交流。(评价:孩子们真会学习,都会运用文中的句子了。) (3)评价:你们去的地方真有意思!又是一段难忘的旅行!设计思路: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语文的表达形式,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想象力极其丰富,教师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四、 课间休息雨滴们,我们去过了这么多有趣的地方,让我们放松一下吧!)(播放视频,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手指操。)设计理念:低年级孩子们的

9、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课上到这里学生已经有点疲倦了,此时让学生放松一下,活动一下,有利于满足孩子的身体需求,也有助于下一环节生字的学习。五、教学生字“世、界” (过渡:水滴还给大家带了两个生字,“世”“界”)1. 出示生字:“世”“界”,认读。 2.指导书写,范写。 世:关注三竖三竖的写法。 界:汉字演变教学,学习“田”部。3.复习写字歌。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生字,反馈评价。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认为低年级学生应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教学这两个生字时,运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并重点抓住汉字的关键笔画,让学生感受书写的乐趣。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

10、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好书推荐:水滴的旅行薄公英和种子的旅行板书设计:汽 世 界 13 水滴的旅行 雪花 山峰图 水汽 流浪 大海图 雨点 草原图 水洼 公园图教学反思: 本课一篇科普类作品,主要以科学知识的普及为目的,大多运用浅显的描述和解释性语言,直白但不够形象。而以科普童话的形式来普及科学常识,就必须讲究形象的塑造,使小读者能够在直觉的、心领神会的艺术形象中既体味文字之美,又懂得科学常识。 在这篇课文中,我紧扣“旅行”这一主线,引导学生读中想、读中悟 ,体会语言文字的美,重视儿童的自我发现。发现小水滴旅行地点的不断转换,感受小水滴心情的变化,从旅行中的欢快到旅行结束的不舍。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儿童心领神会,欣然而悟。 识字学词是学习的重点之一。识字学词当然要在读中识,读中学。本课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