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十四五”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00695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昌县“十四五”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会昌县“十四五”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会昌县“十四五”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会昌县“十四五”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会昌县“十四五”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昌县“十四五”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昌县“十四五”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docx(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昌县“十四五”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审议稿二O二0年八月会昌县“十四五”城乡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审议稿“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六大攻坚战”工作部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经济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城乡建设卓有成效,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至“十三五”期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4.2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12.76万人,城镇化率突破51%;县城道路里程达166.96公里,道路面积达234.8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突破819.47公顷,公园面积达185.45公顷,燃气普及率97%;完成全县108所村级

2、公有产权卫生室并竣工投入使用,新增校园用地面积697亩,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达221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排水管道达213.48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2.5万吨/日,年污水处理量超过800万立方米,道路清扫保洁面积371.08万平方米,道路机扫化率达到85%。随着和君小镇、小密乡村振兴发展试验区、西北街戏剧小镇、风景独好园、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林岗公园、湘江公园、滨江公园、南外街公园、老旧小区改造、人民医院整体搬迁、第五中学、全民健身体育馆、大步田全民健身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城区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洞头乡示范镇、筠门岭镇示范镇等项目的实施,城区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迅速提升。以县城为中

3、心、重点镇为骨干、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地为基础的体系正在加速形成;路网、管网、电网、信息网络等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环卫等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紧抓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历史机遇,围绕县委、县政府“产业强县、教育兴县、旅游旺县、城建靓县、民生固县”的战略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大力提升城镇公共设施和服务

4、能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建筑行业企业跨越发展。全面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强化城市管理,推动中心城区壮大、区域协调、城乡融合,推动城乡功能、环境、形象、品位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新时代“风景独好”会昌梦新篇章。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围绕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培育城市精神,提高居民素质,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镇,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坚持城乡统筹,促进乡村振兴。以加快推进

5、示范乡镇、特色小镇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良性互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生态立城,促进绿色发展。坚持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型城乡建设发展道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坚持生态文明、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转变城乡发展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文化传承,促进内涵式发展。加强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稳妥实施旧城改造,保留城市肌理和

6、空间尺度,保存延续历史文化记忆,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努力建设有文化传承,延续文化脉络,有历史记忆、地域风貌、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美丽会昌。坚持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城乡建设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努力形成有利于产业和人口集聚,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推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三、主要目标城乡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市风貌特色彰显。城市新区风貌特色明显,老旧城区的城市功能、空间环境显著改善,建筑文化品质不断提高,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得到有

7、效保护。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一主两翼”的城乡建设格局初步形成。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设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加大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改造力度,着力弥补薄弱环节。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83%,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县城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17.8万人。城市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生态空间保护力度加大,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

8、率达到96.3%。城市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城市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执法体制基本理顺,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保障机制初步完善。城市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创新,推动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模式。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美化,城市应急和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持续增强。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持续提升,显著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力度,完善村内道路

9、建设,因地制宜实施村内道路硬化。推进城镇自来水、排污管网、燃气向农村延伸,到2025年,城市和乡镇管道天然气覆盖面分别达到95%、50%以上。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实施,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城镇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住房供需基本平衡,供应结构更加合理,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居住品质明显提升,住宅建设模式转型升级。城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水平大幅度提升。到2025年,教育、体育、文化、医疗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

10、育、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共同发展,公办与民办教育互相促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有效建成,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人民群众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建筑节能标准逐步提升,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行业科技支撑作用增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8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50%以上。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行业实力不断增强。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构建有利于形成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长效机制,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加大工程总承包推行力度,提升建筑业技术能力,培育建筑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采用“

11、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型建筑承包服务方式和企业。力争至2025年三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达到20家以上,二级以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3家以上。实现年均建筑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本地企业建筑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四、城乡建设重点和主要任务(一)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1.完善市政基础设施(1)市政道路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分步推进阳光路、文青路、湘南四路、南外街改造、湘滨西路、惠诚路、湘青中路、黄金路、教育大道、水东大道东延、湘南一路、水西出口路、红旗大道东延、同济大道东延、教育大道北段、林岗三路、同济大道西延、湘江大道、城区道路“白改黑”建设、206国道东移、环城南路至月亮湾新区连接线等主次干道

12、建设,总里程21.756公里,投资约11亿元。按照“窄马路、密路网” 方式,完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三行系统”,优化公交站点布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2)桥梁破解过江瓶颈问题,新建会昌大桥(水西桥)、同济大桥、打石岗大桥、杨梅岗两座桥共5座桥,总长约2300米,拓宽改建湘青桥,长约200米,总投资约4.2亿元。(3)公共停车场布局建设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鼓励建设立体停车库,至2025年,城区新建公共停车场36个,总投资2.1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增加停车位7000个,缓解医院、学校、商场和办公区等人流密集区“停车难”问题。(4)三江六岸加速完成湘江、绵江、贡江沿岸景观提升,建成

13、会昌山国家文化公园、西北街戏剧小镇、风景独好园、岚山滨江公园、水西湿地公园等项目,与已建成的湘江公园、滨江公园、林岗公园、湘江湿地公园、南外街公园相串联,实现“三江六岸”各节点的全面畅通,打造多样化的滨江景观,为全县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休闲活动场所。2.开发建设火车站站前片区根据我县城市总体规划,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火车站站前区域开发建设,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完善好火车站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场所和设施,合理布局服务业、旅游业、商贸物流等各类产业,拉大城市框架,做到“开发一片、成熟一片、成功一片”。(1)火车站站前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实施清平乐大道、育贤路、汉仙大道

14、、育贤东路、安居路、同济大道东延、水东大道东段、清平东路、科创路、高新路、昌东大道、物流路等12条道路建设,总里程约11.85公里,项目投资约3.95亿元。(2)火车站站前片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学校、长途汽车站、公交枢纽站、公共停车场、广场、公园等设施约666.6亩,项目总投资3.37亿元。(3)土地出让开发对火车站周边土地分类开发利用,分步建设,用于居住用地1044亩,商业服务设施用地378.75亩,物流仓储用地76.05亩。3.优化城乡交通设施推进县城与赣州市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增强对外交通保障能力。(1)高速公路建设方面 “十四五”期间,为融入赣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增设经会昌至白鹅的济广、

15、厦蓉高速会昌联络线,规划里程43公里,预计投资43亿元;新建厦蓉高速公路会昌白鹅互通工程,匝道主线长1.12 km、连接线长2.72km,预计投资3.8亿元。(2)国省道升级改造提升城区通行能力,改建G206会昌珠高寨至九州段公路约7.9公里,将原有城区内的G206国道由二级公路升级为一级公路,提供便捷快速的过境通道,预计投资5.8亿元;为彻底改变G206 国道周田至筠门岭段交通拥堵的现状,解决国道紧邻江西九二氟盐化工基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改建G206国道周田至筠门岭段公路11.3公里,由二级公路升级为一级公路,预计投资4.2亿元;提升通往赣州市的公路通行能力,建设S217省道会昌至庄口

16、及厦蓉高速会昌北连接线约31公里,二级公路升级为一级公路,预计投资12.9亿元。(3)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新建云石山至会昌山(会昌段)旅游干线公路30公里(二级公路),预计投资8.5亿元;县道升级改造。县道按三级公路标准升级改造64公里,预计投资3.84亿元,实现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达80%以上;乡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项目。按四级公路双车道标准建设乡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120公里,投资估算约2.4亿元;美丽生态文明路建设实施美丽生态文明路建设660公里,投资估算约1.4亿元,对路域环境进行整治;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实施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00公里,投资估算约1亿元;危桥改建、新建桥梁改建危桥21座6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