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4).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99920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4).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4)本课主要考核点是: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把握诗词的根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早年的壮志豪情和前线的斗争生活作衬托,抒发壮志未遂、时间虚掷的愤慨,企盼有诸葛亮那样的人物出来兴师北伐,完成统一大业。诗的前四句为借景抒情。回忆年轻时把一切事情看得那样简洁,以为靠着豪情壮志和坚决如山的气慨,就能轻而易举地收复失地。言外之意是:世事简单难测,自己的愿望很难实现。结尾“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借典故抒情,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对南宋投降派的斥责,二是希望有诸葛亮这样的人物

2、出来,兴师北伐,到达九州一统的目的。本诗运用了比照和典故两种表现手法。(1)今昔比照,古今观照。全诗通过今昔比照,现实与历史的观照,突出了主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2)善用典故。用诸葛亮作出师表的典故,斥责投降派的丧权辱国,又表达了自己盼望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山河的愿望。请看下面的考题:1、认真阅读课文,简答以下问题:(1)所书的“愤”有哪些方面?(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写的是什么?其语言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中原未能收复,年老力衰,壮志未酬,投降派当道,没有恢复北方的英雄。(2)高度概括了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受。只用几个名词排列,句式别致、静中有动,透露出战斗的气氛。此题旨在

3、考察对本诗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的把握状况。2、(2022年4月自考试题)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受的名句是()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参考答案:这一题考诗词背诵以及对诗句的理解。只有B项符合题干要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根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这首词运用情景交融、叠用典故的手法,抒写了报国无路、壮志难伸、年华虚度的悲愤,表现出关怀国事、渴望收复中原的爱国精神。因

4、此,在理解本诗时应留意对以下内容的把握。1、抒情方法这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主要表现在上片,用多种景物的组合,传达出简单的感情。2、表现手法(1)善用典故。下片连用张翰见西风起而辞官、刘备鄙视许汜、桓温感伤岁月消逝三个典故,表达词人丰富简单的思想感情:有家难归,有志难伸;不求私利,意气风发,以国事为重;岁月蹉跎,时间易失,年华虚度,悲伤之至。(2)综合运用了比方、比较、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句中,“玉簪螺髻”是比方,以远山为本体:“献愁供恨”是比较,以山拟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句中,“落日”、“断鸿”则有象征意味,黄昏落日,令人联想到南宋国力衰微;离群的孤雁

5、,则使联想到自己和宋朝百姓背井离乡的遭受。请看下面的题目:1、认真阅读课文,简答以下问题:(l)“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2)“把吴钩看了,栏于拍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比较、比方、象征(2)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激愤,无人理解的悲愤。此题旨在考察对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所运用的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的把握状况。2、(2022年4月自考题目)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的是()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B、尽西风、季鹰归未C、忧愁风雨,树如同此D、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此题目考察考生对诗词原文的背诵以及理解。3、(2022年10月自考题目)以下词句,运用典故的有()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C、体说鲸鱼堪绘,尽西风、季鹰归未D、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E、惋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如同此参考答案:此题是考察对课文的熟识。在诗中的下片连用张翰见西风起而辞官、刘备鄙视许汜、桓温感伤岁月消逝三个典故,表达词人丰富简单的思想感情:有家难归,有志难伸;不求私利,意气风发,以国事为重;岁月蹉跎,时间易失,年华虚度,悲伤之至。所以正确答案为C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