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还是默读.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99838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还是默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朗读,还是默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朗读,还是默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朗读,还是默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朗读,还是默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还是默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朗读,还是默读?前不久,笔者在观摩某校初中八年级英语同课异构赛课活动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一篇课文牛津英语8a unit 3(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预习完单词后,八(3)班的教师布置同学阅读时,教室里立刻书声琅琅,人声鼎沸;而下一节课的八(6)班却是鸦雀无声。这一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在教师没有说明“读”的具体方式时,为什么3班朗读而6班却默读?两个班的不同表现,反映了两位英语教师不同的教学思路。学生和教师的长期合作,对教师的话语形成了自动化反应。3班同学脑中的“读”就是朗读,而6班同学则认为“读”就是默读。那么,朗读和默读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初中英语课

2、堂上,学生何时朗读,何时默读呢?我们教师又该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和默读呢?让我们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找出答案。一、朗读和默读是阅读的两种基本形式,不论是朗读还是默读都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词汇知识和相应的背景知识。两种阅读都是位版本内容与读者大脑储备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认知过程。二、两者的差异更为显著,表现为:1、表现方式不同朗读,即大声读,每个音节和单词都发出声。朗读时读书者声带、嘴唇和舌头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默读则不然,但有些专家提出默读发出声音(sub vocal reading),人们在大脑里朗读每个单词,初学者甚至包括一些成年人,都有这个习惯。在读比较复杂的文字时,大脑中的朗读有

3、助于集中注意力促进理解。2、眼球移动的特点不同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人们借助新的照相设备和技术,发现阅读时人的眼球不是匀速移动的:朗读时注视停留的时间长,而默读时注视停留时间短。朗读时,读书者必须说出每个单词,视线停留在每一个单词字母上,而默读时读者的视线是跳跃式的,这就造成了朗读比默读需要更长的时间,从而影响读者的阅读速度。而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读者的阅读速度,更应当关注默读。3、目的不同(1)朗读与默读相比,欣赏的成分更大,尤其对于年幼者,他们比年龄大的读者更需要及时的反馈,想听到自己的声音,希望自己也能像成年人一样朗读。当他们的朗读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

4、的赞扬和肯定时,自我满足感油然而生,自信心也随之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提高,这种体验也有利于欣赏健康人格的发展。(2)朗读时读者和听众共同分享信息,默读则是读者的个体行为。(3)朗读是一种外显行为,为教师提供了诊断和评价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了解学生停顿、节奏、语调、重音语速等方面的技术数据以及错误发音、替代、省略和回读的情况,发现他们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种优势是默读所不具备的。默读不需要逐字阅读,默读更关注文章的含义。如果读者没有从他们所阅读的材料中获得意义,那么即使他们的发音准确无误,也不能称之为阅读。相当一段时间内,朗读被当做阅读的主要方式,正确的语音和声

5、调是朗读的首要目标。如今的英语学习中,阅读由重视朗读而转向默读,受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影响,人们对阅读的本质和过程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研究理论认为阅读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递和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不停地堆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它还要求读者具备必要的预测能力、认知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朗读对阅读理解的作用不大,通过朗读读者也可能不会理解阅读内容。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在默读训练中才能得以实现。三、几点建议笔者认为,对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课英语的朗读默读应该并重,随着年级的增高,阅读水平的提高,应逐渐转以默读为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在日常英

6、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默读。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默读,初中英语阅读课的重点应放在默读上。2、当学生在课上朗读时,不要随时纠正出现的错误,更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随时纠错,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他们过度注重单词的发音而忽略阅读的其他意义。学生一旦形成阅读即单词解码的概念,将会阻碍其阅读水平的提高。3、朗读课文中重要的段落或句子,启发学生思考这些段落或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4、分析文章中作者的总结或进行推理时,让学生找出支持结论的论据,然后分组大声朗读、讨论,证明论据的合理性和充分性。5、由主动朗读者朗读课文中的精彩优美的句子或对话。6、大声朗读课文中含义表达模糊,较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帮助学生理解。7、朗读所有的诗歌。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最适合朗读的素材。8、朗读新单词,锻炼准确发音。9、课文内容适合表演的,请学生准备并表演,有利于理解课文加深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