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中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99435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中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中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中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中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中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中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中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中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我会选图11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1所示,正确的图是()A BCD图22如图2所示,是两条入射光线经过方框后的传播方向,则方框内应是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平板玻璃D平面镜3在上课时,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在听课时经常眯着眼,看书、写字时,眼睛又离书本特别近。于是老师认为这些同学() A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图342008年到了,乐乐和爸爸妈妈到北京去看奥运会,刚一进入北京他就看到了五个福娃的宣传画。他赶

2、紧让爸爸取相机给福娃照了一张合影,如图3所示。然后他又想给妮妮照张特写,那么照相机镜头与欢欢的距离应()A大于2倍焦距 B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C小于1倍焦距 D等于2倍焦距图.45李佳同学利用蜡烛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凸透镜掉在地上,结果摔掉了半边。如果她继续使用此凸透镜进行实验,如图4所示。则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A只能得到烛焰上半段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只能生成烛焰下半段的像,像的亮度减弱C仍能生成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减弱D仍能生成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图56图5所示,刘大爷从酒瓶侧面观察酒中浸泡人参的情景。则杯中的人参与他隔着酒瓶看到的人参相比较要()A大一些B小一

3、些C大小相等D无法判断7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调节光屏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不可能是( )A倒立的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图68赵静同学探究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放大的像,如图6所示。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则在光屏上()A没有烛焰的像B有烛焰的像,但不清晰C有烛焰清晰的放大的像D有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二、我会填图79如图7所示,是摄影人员乘坐飞机在高空为奥运村拍摄的鸟瞰图。若拍摄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则胶卷与镜头

4、的距离应(填“大于”或“小于”)80mm,所成的像为(填“倒立”或“正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填“实”或“虚”)像。图9图81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置于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8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蜡烛位于_点时,屏上所呈的像最大;当蜡烛位于_点时,屏上所呈的像最小;当蜡烛位于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但眼睛位于凸透镜的(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填“实”或“虚”)像。11常用体温计的刻度处为三棱镜,其正面为弧形

5、,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细小的水银柱(或红颜色酒精柱),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作用相当于,使我们看到了水银(酒精)柱。12如图9所示,小球被悬挂于水平放置的凸透镜光心正上方的30cm处,已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若小球以2c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下运动,则在开始运动的第s后到第s前这段时间内通过凸透镜可以呈放大的实像。图1013如图10所示,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则这个是(填“远视眼”或“近视眼”),应佩戴(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三、我会做图14如图11所示,已画出两条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图11四、我会探究15某物理学习小组,选

6、择如图12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图12图13(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13的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的关系”。1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焦距未知。图14(l)小红同学发现,在做实验时,烛

7、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14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填“上”、“下”)调节。 (2)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6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的、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测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cm,而小于cm。22小明进行 “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15(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图15(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

8、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图15(甲)A B C D 图15(乙)五、我会阅读18. 进入眼睛的光首先通过瞳孔,然后经晶状体折射会聚在视网膜上。科学研究发现,为了能更好地看清物体,当光线微弱时,瞳孔会适当放大,而在遭遇强光时,会相应缩小,即它能自动控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光线的总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瞳孔大小也会发生变化。如当人类看到非常喜欢的东西时,瞳孔的放大程度会高于正常情况,这时会有太多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上,从而影像到视觉的精确性,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影像含混,无法提供清晰的视觉效果。反之,当人看到厌恶的物体时,瞳孔很可能会缩得很小。研究还发现,瞳

9、孔的大小变化是由不随意肌肉控制的,人本身并不能有意地控制瞳孔的尺寸。(1)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天然的照相机,则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哪一部分()A镜头B光圈C快门D底片瞳孔图16(2)当我们从电影院内出来,会感觉非常刺眼,等过一会儿,又能感觉适应了,在这个过程中瞳孔会逐渐(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3)如图16所示,左图为瞳孔正常时的情景,右图为现在的情景,则根据右图瞳孔的变化,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说出一条即可)(4)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请问这句话有科学道理吗?参考答案一、我会选1.B2.B3.B4.A5.B6.CB7.C8.D二、我会填9大于倒立缩小实10c a d右正立放大虚11

10、放大镜正立的放大的虚像1251013近视凹透镜三、我会做图14如图1所示图1四、探究题15 (1)AC(提示:A、C材料相同,球面弯曲程度不同)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越大,焦距越小(2)材料16(1)上(2)81617(1)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靠近(2)A、C、B、D五、我会阅读18(1)B(提示:光圈控制进入进入镜头光线的多少,和瞳孔作用相同)(2)变小(提示:电影院内光线暗,瞳孔会适当放大,从而使进入眼睛的光较多,以便能看清物体;刚走到室外时,光线强,进入眼睛的光线会变多,人会感到刺眼。这时,瞳孔会适当变小,进入人眼的光线变少,以使进入眼睛的光线总量正好。(3)人处于暗处或人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物体(4)有一定科学道理。这是因为人看到自己喜欢的“物体”时,瞳孔放大程度会高于正常情况,这时会有太多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上,从而影响到视觉的精确性,使人做出不太准确地判断。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