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87].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99238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8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8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8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8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8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8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87].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康平县第二中学 苗刚【教材简析】这是一首“干谒”诗,所谓“干谒”诗,即向达官贵人呈献的以求引荐录用的诗歌。诗人借望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了自己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笔力千钧,千古传诵,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尝试用“唱诗”的新方法进行诗歌的背诵训练。2.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歌的方法,学会收集诗歌的有关资料。3.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教育。【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

2、歌的方法;2、对学生进行“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教育。【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歌的方法。【教学设想】1、自主学习:赏析写景抒情诗歌的基本方法:朗读(初步感知诗情)收集(诗歌的有关资料)品味(诗歌的语言)想象(身临诗中之境)联想(体会诗人之情)2、多媒体辅助教学3、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诗言志,歌咏情”,诗歌以凝练的笔墨,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给我们以美的熏陶。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只要谈起祖国的诗歌,总会有一种止不住的豪情涌上心头。今天呀,老师邀请同学们去遨游我国古代诗歌的海洋。首先请

3、大家欣赏、回顾我们在小学四年级学过的古诗寻隐者不遇。(2)多媒体播放古诗寻隐者不遇的配乐朗诵。(3)师:请你们谈一谈什么是“隐者”?(4)生自由谈对“隐者”的认识。(5)师: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赏析一位古代隐者的诗歌。(6)请欣赏:多媒体播放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配乐朗诵和歌唱。清新自然的导语,色彩和谐的背景画面,曲调优美的音乐,使美的空气弥漫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启动了学生美的情感体验,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尝试用“唱诗”的新方法背诵诗歌;2、学会用赏析写景抒情诗歌的基本方法自主学习诗歌;3、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而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三、丰富语言宝库,进行

4、积累。(1)(指导背诵)师:生活如诗,诗的行行段段赋予我们激情和联想,我们爱诗没商量,我们怕诗也没商量,因为我们最怕背那些拗口的诗句,现在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种简单易学,又有创新的背诗方法唱诗。方法就是给诗歌配上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旋律唱出来。多媒体播放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配乐歌唱背景音乐:长亭送别。(2)学生活动,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准确?(3)自由练习唱、背诗歌。(4)检查背诵。活动:小组接力背诵全班齐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悠扬婉转的音乐声中欣赏优美的唱诗,学生全身心沉浸在美的情感体验中,激发了学生背

5、诵的兴趣。四、自主学习:(1)学法指导:多媒体出示(学生齐读)赏析写景抒情诗歌的基本方法:朗读(初步感知诗情)收集(诗歌的有关资料)品味(诗歌的语言)想象(身临诗中之境)联想(体会诗人之情)(2)帮你充充电:多媒体出示(学习收集诗歌的有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代表作过故人庄,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关于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

6、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这种诗又称“干禄”诗。以上资料摘自(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六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查找工具书的习惯,明确工具书在生活中的用处,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3)根据方法学生赏析诗歌:第一步、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初步感知诗情):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诗歌的前言介绍,对照课文的注释疏通诗意,将捕捉的重点信息和不懂的地方分别作好记号。第三步、小组合作学习,质疑问难,小组进

7、行交流,解决疑问,感受小集体的力量。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五、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多媒体出示(学生默读)1)请你品味:(诗歌的语言)抢答:*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笔力千钧、千古传诵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它描写的对象的是洞庭湖。写出景物水气蒸腾、广阔浩大、波涛汹涌的特点。*诗人婉转地向张丞相表白心愿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的心愿是:渴望能为朝廷效力,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说一说:你对诗中的哪些句子或词语最为欣赏,为什么?*朗诵背诵默写名句。2)请你想象和

8、联想:*听“唱诗”闭目想象诗中之境,体会诗人的情怀。*讨论:望着滚滚的洞庭湖水,一生怀才不遇的诗人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明确:洞庭湖波澜起伏、动荡广阔,激发了诗人的信心和豪情,诗人会想:我自己空有满腹经纶,空有满腔抱负,而进身无路,求官无门,多么地希望张丞相能助我一臂之力,给我一个机会,好让我报效朝廷,报效国家)引导想象,加深印象;营造氛围,烘托情感。六、拓展延伸: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勇敢地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教育。1)讨论:孟浩然是不是真正的“隐者”?2)师:东莞市提出了“三现代”的奋斗目标,第一个就是做现代人。古人孟浩然推荐自己是含蓄而委婉的,作为

9、现代人的我们推荐自己更应该大胆而勇敢,像古人“毛遂”那样自荐,勇敢地亮出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勇敢地说:我能行!。今天,老师还兼有一个神秘的重任要在我们班物色一位学生会的干部。选谁呢?看着你们,觉得谁都这么可爱、能干、聪明。老师实在是很为难,为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我提议,现在进行口头竞选。请大家以“我选我,我能行”作为开头,勇敢地亮出你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示你自己的才华,夸一夸自己,哪怕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3)学生活动,教师相机鼓励。以“我选我,我能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情入境。一次触及心灵的体验也许会开启一扇早已封

10、闭的心灵之门,教师必须善于学会倾听,并恰当地点拨。七、作业:(任选一题)(一)请你留住年轻岁月的声音:(1)配上背景音乐,朗诵孟浩然的其他诗作,并录音。(2)配上熟悉的旋律,唱一唱孟浩然的其他诗作,并录音。(二)请你收集资料;(1)收集孟浩然的其他诗作。(2)收集描写洞庭湖的作品。搜集诗歌,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八、小结。(1)多媒体播放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配乐朗诵和歌唱。(2)师:同学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除了要欣赏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还要把古人的精神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孟浩然“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里已不再那么合适。我们需要的是“毛遂自荐”的精神。

11、同学们,请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吧,要相信,只有随时随地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勇敢地展示你的才华,你才能抓住机遇,高奏成功的凯歌。最后,真诚地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赢得每一次的成功!谢谢!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读书走向实践。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注意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九、练习(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9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12、。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4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_和_的特点。41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42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_,言外之意是_。4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_ 答案:39C 40雄浑壮阔气势博大41想出仕,渴望得到引荐。(意思相同即可)42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自己一臂之力43这一联用夸张的手法状写了洞庭湖雄伟壮观的景象。“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