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社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990729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社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谈社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谈社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社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社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谈社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冬去春来,乍寒乍暖,气候多变,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性病变,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比如鼻炎,感冒,气管支气管炎,流感等疾病。上呼吸道的解剖范围:鼻腔,鼻窦,咽,喉和中耳以及气管隆突以上的大气管。上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独立疾病的诊断,而是一组疾病。一. 普通感冒感冒为冬春季节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是感受风邪所导致的外感疾病。(西医认为7080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引起。)一般地分为普通感冒(习惯又称伤风)与流行性感冒两类,普通感冒的病因及症状常无特异性表现,而流感则症状

2、表现较为严重,且有很强的流行性,传染性。同时,往往会诱发成其它病变,故应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主要表现:发热,恶寒,头痛,全身不适或酸疼感,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病程一般为37天。中医认为感冒主要系感受风邪为主,但在不同的季节,所感邪气不同,故有“风寒”,“风热”之别,又有“夹暑,夹湿,夹燥”之分。治疗(略):主要从“风寒,风热”之别,进行辨证论治治疗。防治概要/或要点:1. 在衣着,饮食,起居方向,要加以注意,尤其中老年人,但力所能及的运动和户外活动仍不可少。注意四时气候变化。2. 感冒的病因很多,由于四时六淫,各气不同,其治亦异,故患病后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不宜随便用药,以免延

3、误病情。3. 中老年人感冒,虽属邪实,但正气虚者常有之。故临床治疗多用扶正祛邪法。以扶正不恋邪,祛邪不伤正为基本原则。故辛温解表麻桂慎用,风热感冒苦寒之品如黄连,栀子也应尽量减量或少用之。4. 中老年人年老体弱,身体的免疫力低,感冒容易反复发作,致使体质渐衰,百病丛生,故预防复发成为重要课题。可采用芪,参,虫草等制剂来预防,但应根据病人的体质是属寒或属热参考应用。5. 药膳预防感冒:平时偏气虚者,可选用参芪精,人参莲肉汤,黄芪气锅鸡等补气药膳,偏肾阳虚者,选用补肾阳药膳。6. 其它:如玉屏风冲剂,西药匹多莫德片,斯奇康针剂等,也可应用于预防,以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7. 疫苗预防(普通感冒尚无好

4、的预防疫苗,主要针对流感预防)。 饮食调治: 1.生姜红糖汤:生姜6片,红糖适量,煎汤服食,适于感冒初起。 2.葱白粥:连须葱白五根,生姜5片,糯米60克。共同煮粥。适于风寒感冒,有发汗解表作用。 3.姜糖苏叶饮:紫苏叶36克,生姜3克,红糖15克,沸水300500ml,加盖浸泡35分钟后,趁热饮用。适于风寒感冒证。 4.桑菊薄竹饮:桑叶10克,竹叶1530克,菊花10克,薄荷6克,白茅根10克,放茶壶内开水浸泡,代茶饮。适于风热感冒证。 5.葛根粥:葛根30克,粳米60克,先煮葛根取汁,去渣,以药汁下米煮粥,热服。适于外感风热,项背强痛,口渴等症。 二流感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5、的急性发热性疾病。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极易引起暴发流行(如近几年的禽流感,H1N1病毒,H5N1病毒等)。临床表现特点为起病急,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及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婴儿,老年人及体弱者易并发肺炎或其它疾病。流感是人类所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治疗:1.疗效较好的药物有:奥司他韦(达菲),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也具有一定的预防流感作用。2.中医药辨证治疗。 预防:1.疫苗预防。(注射流感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疗效较好,发病前使用,可降低发病率。)2.中药预防:如贯众,板蓝根,藿香,葛根等药煎服。 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为一独立疾病。与慢性支气管炎不存在内在联系,亦非病程上的区分。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来。 临床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较急。 治疗: 1.对症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等。祛痰,镇咳,定喘。 2.抗菌药物治疗(适当地和合理地选用抗生素)。 3.中医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