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2.2平等待人名师导航 粤教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98875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上册 2.2平等待人名师导航 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 2.2平等待人名师导航 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 2.2平等待人名师导航 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上册 2.2平等待人名师导航 粤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上册 2.2平等待人名师导航 粤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平等待人名师导航 自主梳理 1.尊重平等的人格(1)每个人的都是平等的,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2)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3)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思想和现象依然存在,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才显示出美好的。2.消除歧视,做到平等待人(1)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2)要有客观的的态度。(3)要摒除观念。我们可以通过与同学们一起搜集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现象,采用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国家为了保护和促进公民的平等所作出的努力,帮助自己认识平等待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我们应学会观察周围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同学,思考“为什么同学们都愿意与他合作?”“他是怎样处理人与人之

2、间的关系的?”等问题。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出这些同学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他们是否能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在此基础上再去比较自己和这些同学的差距,就能够明白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也为自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疑难突破 1.为什么要平等待人剖析:在合作中应该做到平等待人。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尽管每个人在家境、身体、智力、能力和现实表现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忽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

3、义务。正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才有人类对平等的不懈追求,才凸显出平等的可贵。这种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只有把对方看成和自己同等的人,平等相处,尊重对方的人格、利益,自觉承担应有的责任,才会赢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同,才能与之结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平等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是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和向往。理解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人生来平等,虽然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但人格上是平等的。(2)平等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也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的价值观。(3)现在社会上依然存在不平等现象,更显出追求平等的可贵之处。(4)只有做到平等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获得良好的合作关系。问题探

4、究 问题 小刘是北京一家电器厂的工人。1972年8月3日晚,她骑自行车上街。因为刚学会骑车,听见后面汽车喇叭响,心一慌,急忙跳下车,正好停在快车道上。司机赶紧刹车,但还是把小刘撞倒了,衬衫破了,后背蹭破点儿皮。这时,汽车的车窗打开,一个人关切地向外看。小刘一见:呀!这不是周总理吗?司机急忙下车问她:“同志,碰着没有?”小刘红着脸说:“没事儿,没事儿。”周总理不放心,赶紧叫身边的工作人员下车办三件事:马上用另一辆车送小刘上医院;不要告诉她车里坐的是谁,以免她心里不安;给她买件新衣服。国家总理和普通工人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探究: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地位

5、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典题精讲 例1“人不可貌相。”历史和现实中的许多伟人其貌不扬,但他们深受世人的敬仰。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长相丑陋,但有一颗善良的心,同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相反,有的人“金玉其外”却“败絮其中”,并不被人们所认可。在与人合作交往中之所以不能“以貌取人”,是因为()A.一个人的相貌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的B.相貌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品行和才能C.“以貌取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平等意识的表现D.每个人都不应以自己的相貌而自卑思路解析:人的相貌并不代表他的品行和才能,不同的人在相貌上的差异也并不影响其在人格上的平等,故而不能以貌取人。答案:BC黑

6、色陷阱:在做选择题时,有些选项看起来是正确的,但并不符合题意,这种选项也是不能入选的。像例1中的D项,虽然表述的意思并不错误,但与题目的要求无关,故不能选。变式训练 根据例1材料回答:在与人合作交往中之所以犯“以貌取人”的错误,你认为主要有哪些原因?答案:(1)缺乏平等意识,没有认识到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2)缺乏对人的尊重,没有认识到不同的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应受到尊重。(3)只从表面看问题,没有认识到相貌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品行和才能。例2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生理的缺陷,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境不利,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对于身有残疾的同学,大多数同学能够奉献爱心,

7、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但也有个别的同学歧视、嘲笑他们。(1)你怎样看待个别同学的行为?(2)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弱势群体?(3)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思路解析:本题通过在残疾人面前同学们的不同表现,特别是个别同学的不良表现,启发我们思考应如何对待弱势群体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如何做到平等待人的问题。针对所提问题,结合怎样做到平等待人的道理,认真作答即可。关键不在于我们如何写,而在于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做。答案:(1)个别同学的行为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应该受到批评。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个别同学歧视残疾人的行为是没有爱心、缺乏平等意识、不尊

8、重他人的表现。(2)现实生活中,在某种情况下,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孤儿、下岗职工等都属于弱势群体。(3)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绿色通道:认真阅读所给材料,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结合所学道理逐次作答。变式训练 例2材料中这些个别同学的行为()A.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B.应该受到批评C.是没有爱心、缺乏平等意识的表现D.是小孩子的好奇心在作怪,不应受到谴责答案:ABC例3著名作家萧干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后,收到了一位成都读者的来信。信中说:“你本是我非常敬重的作家,最近,我发觉你在我心中的地位动摇了。因为

9、你在这篇文章中用的残废一词刺痛了我。我是个残疾人,但我并不是个废人,我还开着书店,并且在卖着你写的书。我有残疾是事实,可我是否就废了呢?”萧干先生读信后十分愧疚,立即给人民日报写了短文,向公众承认他把“残废”这个词用错了,提醒大家将来不要再用错这个词。这件事情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思路解析:此题目选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以著名作家也会犯的错误警示我们,要时刻牢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答案:人与人之间是生而平等的,这种平等集中体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残疾人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也有做人的尊严,残疾人和正常人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绿色通道:解答这种题目,要注意通过阅读材料弄明白其中的寓意,然后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去谈此事使自己获得了哪些启示,包括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从中得到的收获等。生活真像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变式训练 根据例3材料回答:(1)这位残疾人的说法有道理吗?(2)这件事说明了什么?答案:(1)这位残疾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有获得别人尊重的权利。(2)这件事说明人们有要求别人平等相待、获得别人尊重的期望;也说明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以平等的观念待人,处处不忘尊重别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