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并联电容器组技术规范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987311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并联电容器组技术规范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0kV并联电容器组技术规范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0kV并联电容器组技术规范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0kV并联电容器组技术规范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0kV并联电容器组技术规范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kV并联电容器组技术规范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并联电容器组技术规范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kV并联电容器组成套装置技术规范书工程项目: 广西电网公司 年 月目 录1 总则2 使用条件3 技术参数和要求4 试验5 供货范围6 供方在投标时应提供的资料7 技术资料和图纸交付进度8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9 技术服务与设计联络1 总则1.1本规范书适用于10kV并联电容器组成套装置,它提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

2、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本规范书的条款,除了用“宜”字表述的条款外,一律不接受低于本技术规范条款的差异。不允许直接修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款而作为供方对本技术规范书的应答。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和供方在投标时提出的“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5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遵循的主要标准如下: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3、) GB 1984-2003 高压交流断路器GB 2706-1999 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GB/T 11024.1-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 性能、试验和定额 安全要求 安装和运行导则GB/T 11024.2-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2部分:耐久性试验GB/T 11024.4-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4部分: 内部熔丝GB/T 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 50060-1992 3110

4、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1511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 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T 6916-1997 湿热带电力电容器GB/T 16927.2GB/T 16927.6-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402-2007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 5014-1992 33050

5、0kV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T 653-1998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JB 5346-1998 串联电抗器ZBK48003-1987 并联电容器电气试验规范GB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ISO 12944-1998 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Q/GXD 126.01-2006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广西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上述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6、,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本技术规范出版时,所列标准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供需双方应探讨使用上述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标准之间有矛盾时,按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1.6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1.7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三台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提供的产品应有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对于新产品,必须经过挂网试运行,并通过产品鉴定。2 使用条件2.1户外使用2.2并联电容器

7、组成套装置接入系统概况系统额定电压: 10 kV;系统最高电压: 12 kV;系统额定频率: 50 Hz;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接地。2.3周围空气温度历年1h平均最高温度: 55 24h平均最高温度: 45 年平均最高温度: 35 最低温度: 10 最大日温差: 25 K平均温度: 22 日照强度: 0.1 W/cm2(风速0.5m/s)2.4 海拔高度: 不超过1000m2.5 最大风速: 35 m/s(离地面高10m处持续10min的平均最大风速)2.6环境湿度 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7 地震烈度: 8 度水平加速度: 0.25 g垂直加速度: 0.1

8、25 g2.8 覆冰厚度: 5 mm。3 技术参数和要求 3.1并联电容器组成套装置基本技术参数和性能 并联电容器 .1系统标称电压:10kV.2额定电压Un :11/3kV(除特别注明外).3额定频率:50Hz.4额定容量:见供货范围。电容器单元容量不小于200kvar。.5相数:三相。.6 电容器组采用单星形接线,中性点不接地。.7型式:为屋外框架组合式,见供货范围。电容器组的保护配置应与电气主接线一致,即双星形接线配置不平衡电压或不平衡电流保护;单星形接线配置开口三角电压保护。保护形式见供货范围。串联电抗器3.1.2.1型式:自冷,干式(半铁芯、磁屏蔽或铁芯,不采用完全空芯)或全密封油浸

9、式,户外或户内型,见供货范围。容性无功补偿装置户内安装时,配置三相一体铁芯型浇注式电抗器;户外安装时,配置全密封油浸式三相一体铁芯型电抗器或半铁芯型、磁屏蔽型浇注式电抗器。3.1.2.2系统标称电压:10kV3.1.2.3额定频率:50Hz3.1.2.4额定电抗率、额定容量:见供货范围。3.1.2.5对于单相电抗器组成的三相电抗器组,每相电抗值不超过三相平均值的2%。3.1.2.6 K4.5%的电抗器的电抗值的容许偏差为0+5%;K1%的电抗器的电抗值的容许偏差为0+10% 。3.1.2.7对于铁芯电抗器,在1.8倍额定电流下的电抗值与额定值之差不超过-5% 。放电线圈基本技术参数.1型式:固

10、体绝缘浇注式,带二次线圈,户外型。.2额定一次电压U1n:11/3kV。(除特别注明外).3额定频率:50Hz.4额定二次电压:100V或100/3V。.5额定输出及准确级: 100VA,1 级 .6配套电容器的额定容量:见供货范围。框架式装置的母线之间连接处及主电路中各连接处的温升应不超过50K。各电器设备的温升应不超过各自的规定。 耐受短路电流能力 .1主回路中的电器设备、连接线及机械结构应能耐受短路电流和电容器内部极间短路放电电流的作用而不产生热的和机械的损伤及明显的变形。 .2装置的额定短路耐受电流值按不小于31.5kA考虑。所有暴露在大气中的金属部件应有可靠的防锈层或采用不锈钢材料制

11、成。钢材表面除锈等级达到或优于Sa2.5、St2,防腐耐久性达到H级(15年以上。至少达到M级中等水平,即10年以上)。直径12mm以下的螺栓、螺钉等应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直径12mm及以上的螺栓应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或采用热镀锌。产品的设计和材料的选用应保证使用寿命不小于15年(除避雷器和电子元器件不小于10年外)。产品从交接验收合格之日起,如运行单位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运输、保管、安装和使用,当产品五年之内出现质量问题时,要求生产厂家免费更换新品或维修。3.2并联电容器型式:框架式(或称组合式)电容器组。绝缘水平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35/42kV(户外产品在型式试验时,应在淋雨下进行,

12、斜线下的试验电压值为干燥状态下进行。)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25/50s):75kV。抗污秽能力:外绝缘爬电比距应不小于35mm/kV(按12kV计算)电容偏差电容偏差应不超过其额定值的05%,三相电容器组的任何两线路端子之间,其电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应不超过1.02。电容器组各串联段的最大电容与最小电容之比, 应不超过1.02。过负荷能力.1稳态过电流 电容器组成套装置应能在不超过1.11.30In的稳态过电流下连续运行。该电流系由1.1Un、电容值偏差及高次谐波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可能达到1.05Cn,因而最大过电流可能达到1.365 In)。 .2稳态过电压装置的连

13、续运行电压为1.05Un,且能在下表所规定的稳态过电压下运行相应的时间.能为电容器所耐受而不受到显著损伤的过电压值取决于持续时间、总的次数和电容器的温度.下表中高于1.15Un的过电压是在电容器的寿命期间发生总共不超过200次为前提确定的。过电压值允许持续时间备注1.10Un长期长期过电压的最高值不超过1.10Un1.15Un30min/24h系统电压调整与波动1.20Un5min轻载荷时电压升高1.30Un1min操作过电压和过电流用不重击穿开关投切电容器组时,可能发生第一个周波其峰值不大于2.22倍的施加电压(有效值),持续时间不大于1/2周的过渡电压,其相应过渡过电流峰值可达到100In

14、,在这种情况下,电容器应能满足每年操作1000次。单台电容器及其保护用的熔断器(如果有)所能承受的涌流应分别满足相应标准GB3983.2-1989及DL 442-1991的要求。 装置应能将投入电容器组时产生的涌流限制在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0倍以下。最大允许容量电容器应能满足在计入稳定过电压、稳态过电流和电容偏差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总输出容量Q不超过1.35Qn时正常运行。温升:电容器上层油面温升应不超过15K。金属外露件 电容器的金属外露件应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并符合电工产品防腐标准及相应技术文件的要求。3.2.10密封件 电容器单元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其密封件应具有在所规定温度类别下限值到上限值的抗老化能力。3.2.11外绝缘的电气距离:电容器外绝缘的电气距离应不小于0.23m。3.2.12套管:电容器单元引出端子的套管能承受的水平拉力应不小于980N。3.2.13线路端子的导电杆 线路端子的导电杆应有可靠的防转(扭)动措施,并配置铜铝过渡接头。线路端子的导电杆能承受的力矩应符合下表的数值。表:电容器线路端子的导电杆应承受的力矩值连接螺纹公称尺寸(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