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单元总结与验收.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98446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单元总结与验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单元总结与验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单元总结与验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单元总结与验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单元总结与验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单元总结与验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单元总结与验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单元总结与验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75分) 1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 ) A防范美国凭其经济实力支配欧洲 B牵制法国,不使其称霸欧洲 C阻止苏联的势力向西发展D对德国实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2美国总统提出“十四点原则”的实际目的是( ) A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稳定局面 B借机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C遏制德国势力东山再起D防止苏联势力向欧洲蔓延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D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4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其实质是

2、( ) A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B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C促进国际和平、合作与安全的组织D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组织 5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德国在山东特权转给日本 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 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共管 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处理德国殖民地 A B CD 6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支持中国要求的意图是( ) A削弱日本在华势力 B维护中国主权 C受五四运动压力D扶植亲美英势力 7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这是由于会议( ) A暂时缓解了列强间的矛盾 B削弱了英国的海军优势地位又抑制了日本在东亚的势力 C使美国在中国取得独霸地位D使美国实现了领导世界的野心 8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

3、规定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 ) A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权 D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9对英国推行的“势力均衡”政策的最恰当的解释是( ) A英国与欧洲各国力量保持均衡 B英国与欧洲大陆强国保持均势 C欧洲大陆强国之间力量保持均衡D欧洲大陆各国力量保持均势 10一战后,法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 ) A同英国结盟 B奉行大陆均衡政策 C维护凡尔赛和约和削弱德国D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11一战后,美国曾在哪些

4、重大国际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 ) 欧洲经济恢复 限制海军军备 欧洲安全保障 远东地区新秩序的建立 A BC D 12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其特征不包括( ) A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向深入 B西方各国间的矛盾暂时缓和 C苏联与西方转入和平竞争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更加巩固 13道威斯计划产生的直接结果是( ) A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B解决了战后的赔款问题 C促进了德国的经济恢复D化解了鲁尔危机 14洛迦诺公约主要协调了( ) A英国与法国关系 B美国与英法关系 C美国与日本关系D法国与德国关系 15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国推行金元外交政策的影响( ) A同日本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B

5、使美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C对欧洲的经济复兴起了支配作用 D对战后赔款问题也起了支配作用美国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外交政策,据此回答16题18题。 16一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的实质是( ) A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继续 B金元外交政策的推行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 D独立侵华政策的开始 17有关美对欧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世纪早期不干涉欧洲事务 B一战期间前期中立,后期参战 C一战后推行金元外交,积极插手欧洲事务D二战后与西欧结盟,推行“冷战”政策 18决定美国外交发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执政党不同 B军事实力不同 C资产阶级力量不同D经济实力和国家利益不同 19日本广

6、田弘毅内阁确立的基本国策纲要对外宣传要“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同时向南方发展的国策”,其含义是( ) 欲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欲发动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 欲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表明要夺取东南亚的市场 A B CD 20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二战的彩排”。这主要是因为( ) A西班牙战争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B西班牙成为二战中举足轻重的国家 C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各主要国家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冲突 211939年6月30日,美国国会讨论修改中立法时发生激烈的辩论,众议院以二百票对一百八十八票通过了对交战国维持军火禁运的议案

7、。其说明当时的美国( ) A“孤立主义”仍占优势 B国会支持法西斯 C人民厌恶战争D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缓和 221938年慕尼黑会议前夕,墨索里尼承认“如果国联当初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么我会不得不在一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一言论最能说明( ) A石油是意大利的侵略能否得逞的关键 B英法纵容了意大利的侵略行为 C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军事冒险D国联对意大利实行了有效的制裁 2320世纪30年代国联所作所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国联是一个软弱的国际机构 B国联虽无法制止侵略,却是伸张正义的讲坛 C它成了法西斯国家操纵的工具D它成了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24下列事件与意大利吞并埃塞俄

8、比亚发生于同一年的是( ) A德国宣布退出国联 B德国开过莱茵非军事区 C希特勒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D共产国际召开“七大”调整政策 25二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 ) 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 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 C都将苏联作为首要对手D三国都退出了国联 26欧洲的军事和外交均衡开始被彻底打破的标志是( ) A德国开始大量扩建军队 B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C德国吞并了奥地利D德国占领苏台德区 27日本“二二六”兵变的发动者与镇压者的主要意图是( ) A反对天皇专制 B主张武装夺权 C主张军事独裁D建立责任内阁 28在世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9、 A受到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29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情说明( ) 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 A BC D 301936年西班牙人民阵线的形成( ) 反映了西班牙共产党地位的加强 是西班牙所有自由民主力量的联合 其与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有关 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A B CD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2分,共36分) 3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战

10、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 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

11、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种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回答: (1)依据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的主张和英国有什么分歧?说明原因和理由。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1933年就任总统,他的外交政策重点放在对欧洲国家关系上,这是美国垄断资本的经济利益所在。到1935年欧洲有美国的直接投资约40亿美元。就是当法西斯国家已经构成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时,美国考虑的是如何维护它在欧洲的利益,控制欧洲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左右欧洲的政局。关国统治集团认为,有两大洋天险,经济实力十分强大,任何外来危险都不会威胁美国的安全,不卷入欧洲或国际纠纷,实行中立政策,既可免于国内分裂而造成的社会动荡,又可维护美国在欧洲直接投资利益,还会使法西斯、英法、苏联三股力量互相牵制。 引自山东人民出版社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