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98353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自然理论家对人类的贡献;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牵引机车,这是工业实践家对人类的贡献;鲁迅深谙国人弱点,刻画了撼人心魄的阿Q,这是文学艺术家对人类的贡献;尼采颠覆基督道德,开创了人类思想纪元,这是“超人”哲学家对人类的贡献;马恩继承前人学说,实现了社会发展的跨越,这是社会研究家对人类的贡献仔细想想,他们之所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哪一位最初离得开想象呢?而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尤其是以语言文字教导学生认识、了解并走进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语文教师,离开想象岂不寸步难行?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使语文教学走向成功

2、的捷径之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科每个条块的教学均离不开想象。想象更能促使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在人类所使用的各种文字中,汉字的魅力有魅力之一,就是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小时候我那做过私塾先生的爷爷给我解读的一个字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要生存必须有土地(),有了土地才能繁衍人口(),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兵器(或),有了兵器才能戍守边境(國),这样才形成了国家。儿时的我就这样通过一个字对国家有了朴素的认识。通过一个“国”字,我想象到大地、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以及持枪戍守边境的解放军叔叔。是想象激发了我对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如果说现在我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3、的话,应是得益于爷爷培养我识记文字及吟诵古诗文,从而培养了我的想象力。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后,对汉字的解读也是我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小土为尘,上小下大为尖,人靠在树(木)下休息,身体是人的本钱,市场设到门里才喧闹,徒步过水是涉,国法必须去掉水分。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强调表达能力的重要,就告诉他们人只有多说(云)才能达到会;教育好说大话的同学时告诉他“吹,乃口欠遮拦也”;劝说班干部讲民主,告诉他大家说的(言)都(皆)一致了和谐班级才能形成。为让学生明确“焕发”的“焕”与“涣散”的“涣”的本质区别,就向他们讲解焕发的意思是光彩四射,如火一般积极向上,而涣散的意

4、思是散漫、松懈,像水一样放任自流;“寒暄”本意是冷暖的意思,“暄”即“暖”,与日有关;“喧笑”意思是高声说笑,与口有关;“宣泄”的“宣”是“公开说出来”,宣泄即宣传发泄的意思。这样在想象中识记文字,不仅调动了同学们的想象力,更能让同学们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感受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感悟汉字的形成本身就能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多姿、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学生怎能不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呢?文字,能激起同学们通过文字所传递的信息对文字背后的情理或具象加以想象,进而达到了识记文字的目的。而给同学们具象,让他们发挥想象力描述出具象的感染力,同样能锻炼和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去年秋季学校组织学生游香山,一树红叶深深地吸引了我,确切地说是感动了我。我召集同学们用相机或手机把它拍摄下来。回校后,我把同学们汇集到我电脑上的枫叶图片进行筛选(稍有审美价值的就保留,不仅仅为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更为引领激发他们课堂上的参与欲望),上了一节“看图说话”课。课堂上,我让同学们选出一幅自己喜欢的,充分调动各自的想象力,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把自己对枫叶感受表达出来,由学生或老师点评。甲:枫叶红得像火一样! (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枫叶的色彩及其烈度)乙:香山被火海覆盖了! (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香山红叶色彩的浓烈及覆盖面之大)丙:香山啊,你怀抱里的其它树都羞涩地躲到哪儿去了,怎么只剩

6、下枫树了呢? (运用比衬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香山红叶的抢眼)丁:枫叶啊,你多么像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红棉袄! (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枫叶的喜爱之情)戊:枫叶啊,你穿上大红袄要嫁给谁呢?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不仅写出了枫叶的色彩,更写出了枫叶红得妩媚、羞涩和楚楚动人)己:枫叶啊,你的光彩让我倾倒!能屈尊下嫁于我吗! (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红叶强烈的喜爱之情)庚:瞧啊!山梁上红,山坳里红,山前红,山后红,好红的西山哦!西天也被染红了呢! (运用渲染的手法,描写出西山无处不红且红得浓烈、红得让人惊叹)想象的能量是巨大的!它挖掘了同学们语言表达的潜力,尽管以上有些表达是老师帮助完成的,但却增强

7、了同学们写出、写好作文的信心。后来,这篇作文(游记)同学们的完成质量远远超过以往。这让我对普通学校(我校是门头沟三所高中校的三类校)学生智力水平的固有认识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识记文字和语言表达离不开想象,阅读教学更离不开想象。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作品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更能带领同学们走进诗人营造的境,感受诗人抒发的情。进入高三,诗歌阅读的训练量加大,对于我们普通学校的这些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确实是困难的,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倦情绪在所难免。有的同学甚至说诗歌“翻译不出来”。我想,同学们对诗歌的阅读之所以停留在“翻译”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只禁锢于文字表面,难于走进诗人营造的情与境之中。美

8、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认为,诗歌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这尤其突显出想象的重要了。教学2007年西城一模诗歌阅读鉴赏篇目宋词苏幕遮就很有代表性。鉴赏此诗时,我首先启发学生找诗眼,即“故乡遥,何日去”,初步感知诗人所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而上阙所写的景却感觉不到悲凉之情,思乡之苦,这是为什么呢?带着疑问,我进一步启发同学们想象诗歌中意象(物象的情感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多个意象的组合而营造的艺术氛围(意境),很明显,无论同学们脑海里浮现怎样栩栩如生的鸟雀,描绘怎样惟妙惟肖的风荷,也很难与思乡情感搭边。可见,仅停留于对作者所写之景的想象也很难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又启发同学们“忘我”,闭上眼睛走

9、近诗人,走进情境“侵晓”时刻即起(或整夜未眠,或睡得较少)看“窥檐语”的鸟雀,“初阳”时刻又坐在荷塘边观看“清圆”的荷叶以及因风而举的荷花这样,诗人的孤独寂寞、百无聊赖就不难理解,这样的情境,诗人产生思乡之情也理所当然了。再看本诗鉴赏的第三题: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这首词上阕的“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若想答好本题,不发挥想象是万万不能的。“神理”即“神韵”,神韵何来?如果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晨风的吹拂下,荷叶柔柔地飘动,似舞女的裙,池塘内的荷花一起随风摆来摆去,仿佛舞池内众多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叶上”三句所得“荷花之神理”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10、。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是打开学生诗歌阅读鉴赏兴趣之门的敲门砖了。作文教学中,调动想象力能使同学们在形象中理解枯燥的理论,对于我们普通学校的学生尤其适用。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仅仅告诉同学们中心突出、材料丰富、结构严谨以及语言流畅等一些老套话,同学们的表现往往是充耳不闻、无动于衷的。如果我们运用比喻调动同学们的想象力来理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文章的标题是眼睛,中心是灵魂,结构是身躯,材料是血肉,语言则体现人的交际能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一个人的眼神,应该能大致了解其心理活动。没有眼睛是瞎子。有身躯和血肉而没有灵魂的人是植物人,有灵魂和身躯没有血肉是行尸,有灵魂和血肉没有身躯是走肉,有灵魂没有血肉身躯那是幽灵。身躯有缺陷那是肢体残疾;能说会道的人才能受欢迎。这样,通过想象一一对应,深入浅出,同学们就更易于接受了,写文章时就会注意自己写作方面的缺陷了。我们常常谈论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客观地讲,普通校大部分同学的智商是不低的。这就要求我们找到打开智商之门的钥匙,启动他们运转智商机器的开关。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我有切身的体会。调动同学们的想象力对语文教学来说是有效的,但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老师们潜心揣摩、研究。无论哪种手段,只要能够点燃同学们的兴趣之火,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不求同学们成为本文开头提到的旷世伟人,做一个有用之才应该不是奢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