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汇编-—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98112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汇编-—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制度汇编-—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制度汇编-—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制度汇编-—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制度汇编-—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汇编-—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汇编-—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 学 号: xx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文题目: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英文题目: The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of RMB Exchange Regime and Its Effect at The Present Stage所在院系: 金融学院 专业班级: 金融工程 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年 月 作者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

2、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毕业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本人签名: 日期: 目 录摘要1一、引言2二、文献综述3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4(一)改革开放前人民币汇率发展历程4(二)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发展历程5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效果分析6(一)人民币汇率呈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新特征6(二)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原因探究7(三)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面临的风险11五、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建议11参考文献14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摘要: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再度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聚焦的热点问题

3、之一。本文第一部分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在现阶段产生的效果导致人民币汇率呈现出“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新特征,然后探究了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并存;第三部分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一些建议:首先,应当适当放松对进口的限制以降低储蓄率;第二,继续推动内需的同时防止经济过热;第三,以“走出去” 战略,消化巨额外汇储备。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升值;贬值;改革 Abstract: Since1994,China adopteda floating exchange rateregime ,the RMB exchang

4、e rate has once again become a hot topic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field. Thefirst part of this paperreviews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the RMBexchange rate system;the second partanalyzesthe effect of the RMBexchange rate regimeat this stageresulting in the new features that isforeignappreciation,in

5、ternal depreciation ,then explores the reasons ofthe formation of this characteristics .And point out that the source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mbalances; the third part give some advice ofthe RMBexchange ratereform: first, we shouldappropriately release

6、the restrictionson importsto reduce thesavings rate;second,to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domestic demand,we should also prevent theoverheating of our economy;third,use the go outStrategy to digestionthe huge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f our country.Keywords: RMB ; exchange regime; appreciation ; depreci

7、ation ; reform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金融工程 一、引言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再度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焦点所在的问题之一。2003年我国加入了WTO组织以来,宏观经济呈现出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激增的局面,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人民币存在巨大升值压力。有关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否应该适当改革的问题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关注,这也反映出了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内外均衡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而复杂的历程,主要包括改革开放前的起步

8、阶段、可调整固定汇率钉住制及盯住一篮子货币和改革开放后的汇率双轨制及两种不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发展又呈现出一个新特征。一方面,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兑换主要外币的汇率不断降低(间接标价法),即对外升值。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人民币在国内却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高通货膨胀,也就是对内贬值。对于我国来说,32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长足发展,而人民币作为中国这一经济腾飞中的大国的基础货币,其汇率问题也得到了充分的关注。我们要慎重对待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这对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保障人民优质小康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

9、历程以及对其在现阶段带来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建议。二、文献综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活动的最终表现货币的价值势必被各国、各经济体所关注,而连接各国货币价值的纽带即汇率。汇率通俗地讲就是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即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汇率的变动不仅牵涉到货币的买卖,还涉及居民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政府决策;它不仅作用在实体经济上,还直接影响到虚拟经济中。由于汇率具有浮动的特性,其在国际贸易中一直扮演着调节杠杆的角色,成为各个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最重要的金融手段之一。人民币汇率是我国货币对外币的比价,是其对外价值的体现。相当长

10、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汇率由政府授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调整和管理。1948年12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自此,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阶段,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在各个阶段对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对此,中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我国学者杜庆霞1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换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1952年) ,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变化剧烈阶段。第二阶段( 1953年1月-1972 年1月) ,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阶段。第三阶段( 1973年2月-1980 年) ,人民币汇率改用钉住“一篮子”货币阶段。第四阶段( 1

11、981-1984 年) ,人民币实行双重汇率阶段。第五阶段( 1985-1993年12月) ,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隐性的双重汇率阶段。第六阶段( 1994年1月1日-至今)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阶段。学者张乾一和宋波2通过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的分析,发现: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看似矛盾,但其实质上是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并存导致的必然结果,使人民币在国际上实际汇率向均衡汇率的趋势回归,而在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应采取宏观措施- 理顺资产价格、加强对境外投机资金入境的监管、严防境外投机资金,防范人民币被动升值下的购买力减弱及国内资产价格泡沫膨胀问

12、题。学者刘瑶3通过对人民币变迁历史的研究,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思路: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实质上是固定和浮动汇率制度两大制度的中间制度,政策当局的管制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太小,无法真正的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所以不能一步到位地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因此,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应沿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爬行钉住制浮动汇率制” 这条道路稳步发展,随着逐步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加大,人民币汇率制度最终过渡到浮动汇率制度。 国外学者I.Alon & R.Drtina(2006)认为人民币面临促使其升值的市场力量,比如高且持续增长的与美国贸易盈余、不断增长的低收益的美元外汇储备、高经济增长率、来自美国的资本流入

13、等。他们认为中国未来的汇率难以预测。而R.Mckinnon(2006)则认为由于快速金融转轨使得国内金融控制难以实施,固定汇率可以使得中国不仅成功抑制了通货膨胀,而且也成功地稳定了经济增长。他不主张人民币升值,认为应该使中国的固定汇率更加可信,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利用工资提高去缓慢释放,也就是古典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因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来源于中国贸易盈余,因此可以以缓慢地提高工资(低于人民币升值幅度)来冲抵。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一)改革开放前人民币汇率发展历程这一时期,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2年),这一阶段的汇率制度可以称为单一浮动汇率制。此时新中国

14、才刚成立,我国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可,国内外局势并不稳定,对外贸易还未正式起步。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为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调整频繁,稳定性弱。第二阶段(1953-1972年),这一阶段的汇率制度为单一固定汇率制。这个阶段国际汇率制度正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上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他国家的货币实行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这种制度使人民币汇率表现出刚性的特点,人民币汇率制度不受市场供求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失去了重要的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第三阶段(1973-1979年),人民币汇率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单一浮动汇率制。伴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我国把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

15、对稳定设定为汇率制度的目标,并且要求汇率制度要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钉住一篮子货币”是人民币汇率稳定与效率权衡的结果。(二)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的汇率制度发展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3年)为汇率双轨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进入了经济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了使外贸企业的出口积极性提高,我国的汇率体制由单一汇率制改革为双重汇率制。我国的汇率制度从官方汇率制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并存(19811984年)过渡到官方汇率制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官方汇率制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弊病逐渐显露,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