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980216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的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的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的人》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的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的人》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学生评价)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二

2、、初读体会 1、自读课文,读熟读通顺。 你想给这首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吗? 2、再读: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必须流畅:把每一句都读流利,再读两遍。 3、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 A、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B、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C、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有怎样的联系?三、听录音,朗读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诗歌重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仅仅靠听朗读录音是远远不够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 自由朗读。 3、我们

3、齐读这首诗。 4、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A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命运呢? (1)理解课文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 (2)理解课文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 (3)学习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 师: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4、四、有感情背诵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五、拓展 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