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花钟》教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097925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花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花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花钟》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花钟》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花钟》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花钟》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花钟》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阳县启文小学 教师电子备课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班级三( )科目语文课题 13、花钟主备教师张俊艳执教教师备课时间 月1日上课时间月 日 星期( )课时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

2、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课 前准 备1、演示文稿。2、学生课前观察的一天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教学过程设计(第 一 课时)环节时间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个性化修改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21、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板书:花)2、播放课件: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我们一起走进文本。1、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2、学生可以猜测。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15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2、交流自己读的过程。3、请学生读

3、1、2两段。4、余下一段同桌读。5、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6、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7、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出示填空:我知道 8、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1、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2、帮助伙伴纠正错误、3、讨论、交流4、自由读课题5、交流6、填空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13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8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作

4、业布置21、课件出示练习题。2、抄写19个词语。板书设计 本课生字词语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设计(第 二 课时)环节时间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个案修改一、听写词语巩固反馈。5(1)学生听写词语。(2)同桌相互检查学生写词语二、研读课文探究解惑20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3、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4、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5、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6、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

5、。7、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并交流。8、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9、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10、说说其他植物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关系。1、 请学生朗读2、说体会,谈感想3、说理由4、交流自己的收5、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6、画句子。7、讨论交流。8、学生朗读课件出示的句子。9、小组交流10、全班交流。三、学习检测10你明白了花儿开放的时间为什么不同?学生总结归纳四、课堂小结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我们还明白了植物学家修建“

6、花钟”的其妙做法。五、作业布置 2 1、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植物学家绝妙的做法。2、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他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千阳县启文小学 教师电子备课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班级三( )科目作文课题 写一篇观察日记主备教师李莉君执教教师备课时间 10月 15 日上课时间月 日 星期( )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写一篇观察日记,主要侧重于观察,写出自己观察中的新发现。2、过程与方法: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好后,看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小组交流、反复修改,要写具体、写清楚。3、情感、态度、

7、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感受生活的新奇、美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重点的观察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的现象。课 前准 备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教学难点将观察过程中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教学过程设计(第 一、二 课时)环节时间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个性化修改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51、同学们,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有趣的东西,而我们身边很多的科学发明,也是从观察中有所收获的,可见,观察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2.这次习作,就是请同学们在上节课交流的基础上用我们手中的笔把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内容写下来。二、习作指导301.明确本

8、次习作要求: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观察中要有新的发现。新的发现就是以前没有明白或注意到的事,在这次观察中明白了或注意到了。注意日记的格式。2.确定写作素材。3.指导确定题目:可根据观察的对象命题。如:我发现了_的秘密。以观察的侧重点为题,如:看小鸡出壳。4. 指导观察,理清写作顺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观察了什么;怎样观察的,观察的经过;有什么新的发现。5.内容具体。要抓住观察的经过进行叙述,写清自己的新发现。1. 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如:观察仙人掌、含羞草,鸡吃沙子,猫眼睛的变化等等)确定个人的写作素材。2、根据老师指导:确定写作题目和写作顺序。三、范文

9、引路5读范文:看小鸡出壳、仙人掌的秘密。学生听,赏析。四、自主习作30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主写作五、交流修改誊抄作文10 1.出示评价标准: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观察的经过。是否有新的发现。2.巡视指导学生交流、修改。1.组内交流评议.2.修改习作。3.誊抄作文。板书设计观察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日记 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内容具体教学过程设计(第 三、四 课时)环节时间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个案修改一、重申要求二、作文评讲三、例文赏析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千阳县启文小学 教师电子备课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班级三( )科目语文课题 语文园地四主备教师李莉君执教教师备课时间

10、10月16日上课时间月 日 星期( )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会认“肩”“臂”等7个字,会背儿歌。2.会用自己的话将观察到的事物说出来。3 .通过观察,了解音近字、形近字的特点。4. 积累农谚歌谣,认读关于人体部位的词语。2、过程与方法:1 .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音同、音近或形近的字。2 .在巩固复习中,了解汉字的特点。3.朗读、背诵农谚歌谣,认读关于人体部位的词语。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个语文园地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中国汉字的特点,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在观察中得到乐趣。让学生了解科学发明和发现都与细心的观察分不开。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课 前

11、准 备生字卡片、人体器官挂图教学难点将观察到的内容有条理的说出来教学过程设计(第 1 课时)环节时间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个性化修改一、口语交际15教师宣布观察发布会的有关规则。(1)一比选手发布的观察发现过程有没有说清楚。(2)二比选手发布时的语言、仪态是否自然大方。(3)三比选手回答其他组的提问是否从容应对。1、分组准备。四人一小组,各小组围坐在一起。2、学生在组内先发布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组内其他学生针对发布的情况提出疑惑要求解答。3、推选代表,向全班发布观察中的的发现。4、评选最佳发布员。二、我的发现81、出示四组词语2、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1、学生认读,读给同

12、伴听,互相检查。2、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近字的特点。3、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近字卡片。三、读读背背8教师出示:1、教师提出读的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利。2、说说读了这首儿歌知道了什么?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2、分小组练习背诵。3、学生说自己的收获。四、读读认认51、出示“读读认认”中的六个词语。”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3、展示人体器官挂图。1、 学生认读。2、 学生开火车认读。3、 一位学生读词,另一位学生指出图上相应的器官。五、宽带网4 1、组织竞讲故事活动。2、开展推荐读物活动。1、学生在组内竞讲,选出优胜者,在班内讲。2、优胜者介绍经验。3、学生推荐并互相借阅。板书设计评议标准一比选手发布的观察发现过程有没有说清楚。二比选手发布时的语言、仪态是否自然大方。三比选手回答其他组的提问是否从容应对。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