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之一光学实验.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978406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型之一光学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题型之一光学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题型之一光学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题型之一光学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题型之一光学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型之一光学实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华中学初三物理20天复习题型复习(三) 实验题中考实验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基本实验的知识、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现在的中考实验题更加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力图避免学生“背实验”和在黑板上做实验的倾向,出现了许多好的设计实验题.纵观各地的设计实验题,大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跳出教材中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束缚,不再是从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挖掘、编制考题;二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步骤;三是试题具有开放性,设计方案的不唯一性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灵活运用知识、发挥能力的空间;四是考题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验能力,是对某一类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全方

2、位的考查.题型之一光学实验光学实验探究比较多,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及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要注意探究的过程、步骤以及各自所得出的结论,要特别注意实验方法以及如何分析成像的条件得到成像规律.光学探究题是当前新课标的热点题,也是各地中考的常考题之一.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同一平面内.(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

3、,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某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如图甲).(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利用和处理这张

4、“白纸”上的信息得出了实验的结论是:_;_.(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中哪一种更好?_.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引入了“归纳法”,“等效替代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应该有所了解,并学会使用.3.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

5、在_.(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_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_倒立、放大的实像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透镜.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实验前的调节工作.1. (2013福州)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 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2) 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

6、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 _.实验次数入射角新 课 标 xk b1. c om反射角130302404036060(3) 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2. (2014南京)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1) 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确定_的位置?如何比较

7、_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 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_,重复_实验.(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_.3.(2014梅州)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1) 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的关系.(2) 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3)如果玻璃

8、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4. (2014苏州)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新*课*标*第*一*网(1) 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些.(2) 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 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

9、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_.5. (2014无锡)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 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1) 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

10、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_(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_.(2) 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 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放大、倒立的实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缩小、正立的实像(3)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_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_.x k b 1 . c o m(4) 利用液体透镜还可以探究哪些问题?_(写出一个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