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医资料11 脉洪大是否仍可用桂枝汤.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97831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59年中医资料11 脉洪大是否仍可用桂枝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959年中医资料11 脉洪大是否仍可用桂枝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959年中医资料11 脉洪大是否仍可用桂枝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959年中医资料11 脉洪大是否仍可用桂枝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959年中医资料11 脉洪大是否仍可用桂枝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59年中医资料11 脉洪大是否仍可用桂枝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59年中医资料11 脉洪大是否仍可用桂枝汤.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脉洪大是否仍可用桂枝汤?张挚甫看了1958年12月号中医杂志内朱式夷同志的一篇“目前中医临床诊疗上的几个实际问题”,引起我高度的同情和钦佩。他从仲景113方中统计药味在五味以下的占全部剂型数的67%,在七味以下的占90%,说明药味以少为主。因此,他主

2、张(1)比精简,比确实;(2)当用的必用,可用可不用的必删,疗效不确切的,不用。这完全与我提倡经方的私衷不谋而合。我认为仲景经方最符合精简确实的原则,药味很少,疗效很大,而且规矩谨严,例如桂枝汤只有五味药,却可治疗许多病。但从伤寒论原文来看,用桂枝汤也是有许多禁忌的,如云:“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这里说得很明确,使人容易理解,不会弄错。惟原文又云:“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瘧,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朱同志在文中说:“这说明确定为桂枝汤证,服后虽然出现烦或大汗出,脉洪大的变化,并不乱改剂型,变症明显

3、,仍以桂枝汤为核心加减,”这样说法使我非常怀疑,而且惴惴不安,烦或大汗出,脉洪大,很明显已变为白虎加人参汤证,难道还可再用桂枝汤吗?证之于后一条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朱同志如也认为变症明显,仍以桂枝汤为核心加减,如何讲得通呢?通观伤寒论全文,除了这一条外,再没有提及脉洪大可用桂枝汤的话,脉洪大、脉大、脉实,都是阳明经病,应当用白虎或承气,倒是仲景的定法。我仔细回忆几年来用桂枝汤的经过,碰着汗大出,脉洪大的病人,的确没有用过桂枝汤。曹颖甫先生的伤寒发微,曾把这条原文迳改为:“服桂枝汤,大汗出,脉不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瘧,日再发者,汗出必解

4、,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并注云:“此条与后一条为比例,后条脉见洪大,故宜白虎,本条脉不洪大,故仍宜桂枝,传写者脱去不字耳。”我是很佩服曹先生的注解的,像他这样一解释,似乎无可反驳地令人相信脉不洪大才宜桂枝汤,脉洪大就决不可用桂枝汤了,这是不是曹先生的偏见,务请同志们共同讨论,以便作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发表在1959年12期第69页上) 答“脉洪大是否仍可用桂枝汤?”山西太钢医院研究室朱式夷张挚甫同志对拙文“目前中医临床诊疗上的几个实际问题”中,提到伤寒论原文一节:“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瘧,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有关我的认识方面,作出不同的看法,认

5、为:(1)烦或大汗出,脉洪大,很明显已变为白虎加人参汤证,难道还可再用桂枝汤吗?(2)证之后一条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朱同志如也认为变症明显,仍以桂枝汤为核心加减,如何讲得通呢?(3)通观全文,除了这一条外,再没有提及脉洪大可用桂枝汤的话,脉洪大、脉大、脉实、都是阳明经病,应当用白虎或承气,倒是仲景的定法。(4)并表示同意曹颖甫先生在他的伤寒发微一书中提出该节应改为:“服桂枝汤,大汗出,脉不洪大者”的看法。认定是传写之误,失一“不”字。“脉洪大就决不可用桂枝汤了!”并用自已的经验证明自已的论点。首先,在我说明之前,应该向张同志表示谢意,提出这一节

6、的学术讨论,我是很欢迎的。只是我学习伤寒论非常肤浅,初入门,体会不多。但愿意将自已不成熟的见解,请教于明哲,希能得到进一步的教益。本来,这一节的认识,先贤于阐发仲圣名著中,见仁见智,各有独特的理解。曹先生为其中之一家。清柯琴于来苏集的论点,却与曹相反,并不认为是错简,而依句注释如下:“服桂枝汤,取微似有汗者佳。若大汗出病必不除矣。然服桂枝汤后大汗,仍可用之更汗,非若麻黄之不可复用也。即大汗出后,脉洪大,大烦渴,是阳邪内 陷,不是汗多亡阳。此大汗未止,内不烦渴,是病犹在表,桂枝症未罢,当仍与之,乘其势而更汗之,汗自,邪不留矣。”这一论点,恰与张同志的异议,针锋相对,从拙文原述内容,显然是赞成柯氏

7、的看法。因此今日来讨论这一节的意义,实际上是个老问题了。只是,温故而知新,展开一个读书讨论,有好处。我提出下面几个意见,不知张同志认为何如?一、脉洪大是不是可以单独地作为阳明病,或者作为白虎加人参汤证?我认为不能作如此看。如果以此为论点,是依脉分经,而不是依证分经了。不错,仲景文中论脉最多,但绝不能认为脉就能唯一地决定经的特点,甚至构成一个“证”候。因为脉不是孤立的,是万种病象中的一种,离开症脉相参,就不能正确地诊断。内经早垂训戒,在征四失论篇中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充分说明专论脉是不能确定任何“证”的。仲

8、圣也没有指出某脉即某经,从六经提纲中看: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即吐蚘,下之利不止。从上述,明显地理解到仲景分经主要是症候群,列出脉象的仅是太阳及少阴二经,而且是脉症并举,决不是:“阳明之为病:脉洪大。或脉实,或脉大。”仲景在阳明篇中说:“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决不能理解作为:“脉大,阳明也。”总之,一脉一症,是不能单独作为某证某经的总括,只能说某种转化的机制。但张同志认为“烦或大汗出,脉洪

9、大很明显已变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并肯定地指出,脉洪大、脉大,脉实、都是阳明经病,说是“仲景的定法”。果真如此,仲景在前后文中提到“烦”字的不少。如:“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又如:“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这两段,不都有“烦”的一症吗?为什么一个是大青龙汤证,一个是少阴病呢?像“脉大”也是一样:他在金匮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第六中说:“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这里的脉大却是虚劳,与阳明病真是相去千里。何况在这一段的前一节,就点出“烦”的出现,仍可与桂枝汤呢?我看不出张同志的话,与仲景的后一节原文,有什么共同处。因为

10、白虎加人参汤证必须有:1.大汗出、2.烦、3.渴、4.脉洪大,四症全现,才能构成,与少阳的小柴胡汤中指出“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不同。仲景的定法,在提纲中已明显指出必须脉症相参。如果像张同志所指,一见烦或脉洪大,即是白虎加人参汤证,一见脉大、脉实、脉洪大,即是阳明病,这倒令人“非常怀疑,而且惴惴不安”了!我们临床上也没有这样作过和诊断过,而必依四诊八纲,脉症相较,以决死生之分。二、当脉洪大出现时,是否就意味着变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就决不是桂枝汤证了?我认为更不能作如此看。这一节与后一节显然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我们作下面的剖解:1.桂枝汤证(变证1 ) :大汗出,脉洪大。2.白虎加人参汤证:大汗出

11、,服洪大,大烦渴不解。这两节,关键在于前证无烦渴,后证有烦渴,其重要性有如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在于有汗与无汗。因此,柯氏指出:“内不烦渴,是病犹在表,桂枝汤症未罢,当仍与之。”不是没有见地的。同样地,这一节与前一节:“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也可剖解如下:1.桂枝汤证(变证1):烦2.白虎加人参汤证:如前。我们精读前后三节,可体现出一个辨证原则,也即是量变到质变的原则。当量变到质变时,必具一定的条件。仲景清楚地列出:桂枝汤证 由桂枝汤证转化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其中有过渡阶段,也就是量变的阶段。仲景之所以提出这一些过渡阶段,正说明他观察病程的精确。在没有大汗出

12、,脉洪大、烦、渴的全面条件具备质变之前,就仲景所预先交代的整个前提(桂枝汤证)下,出现其中的一种或二种,仍然是桂枝汤证的阶段,不过是转化的过渡时期而已。只有在四症俱见,才起了本质的变化成为白虎加人参汤证了。这是辨证唯物的观点。从此,也可看出伤寒论的高度组织性。必须前后对照看,不然就会失去他全文的真谛。三、曹氏所提增改为“脉不洪大”,使人难于信服。因为伤寒论全文中提出这种否定式的脉象,尚难寻找,仲景常是肯定式的提出。我们看不到有“脉不浮、脉不数、脉不迟、脉不微细”等,改成这样否定式的语文结构,是值得商榷的。至于张同志提到他只看到这一节才说脉洪大可服桂枝汤,这应易于理解,仲景文字精简,前后不重复的文字,何止这一点。我们只能根据原文的实质来讨论它的意义。笔者初学伤寒,仲景原文义理难透,不当之处,敬祈指正。 (本文发表在1959年12期第69页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