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9769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 同志们: 这次全市劳动就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劳动就业工作会议和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忆2023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表彰劳动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交流各地劳动就业工作经验,研究安排2023年工作部署。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4x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财政等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系统的同志,紧密围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狠抓优惠政策落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推进农村劳动力

2、转移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全市就业容量,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使我市劳动就业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效,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上,我市再次被省厅评为劳动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一城镇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各辖市、区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完善目标考核、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制度,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切实抓好就业效劳,有力的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特别是民营经济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200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4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4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0.34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

3、率为3.7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比上年末又下降了0.18个百分点,就业总体形势根本稳定。 二各项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各辖市、区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以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为中心,以再就业援助为重点,狠抓各项措施的催促和落实,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扶持效用。一是继续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针对优惠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各辖市、区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改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确保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三是继续做好再就业援助工作。按照劳动保障部和省厅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周活动

4、。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各级公共就业效劳机构,采取结对帮扶、公益性岗位安置、扶持灵活就业等多项措施,积极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截止年末,全年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07万份,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65人;享受小额贷款人数为195人,创业小额贷款总额为317.6万元;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的人数为1803人,岗位补贴额为429.12万元,社保补贴额为556.38万元;享受税费减免3700万元。 三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各辖市、区按照“新、老三化的要求,以“效劳功能多元化,效劳手段现代化,效劳程序一体化为目标,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全市职业介绍机构共提

5、供就业岗位96376个,为69223人次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效劳,中介成功28177人次。一是劳动力市场硬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辖市、区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就业效劳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硬件水平,为下岗失业人员求职提供现代化的效劳场所。xxx、xxx、xxx通过了“三星级职介机构的检查评估。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进一步健全。以市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市场网络延伸到每个街道、社区,市区各街道都成立了街道职业介绍所,街道、社区每月举办一次“就业超市,2004年,xx、xx和xxxx县区共举办就业超市69场,开展各类以帮扶困难群体为主题的活动24次,真正建成了市、辖市区、街道、社区劳动力

6、市场四级网络。三是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切实推进就业效劳“新三化建设,专门召开了全市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现场会,各辖市、区都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地开展了就业效劳“新三化建设,推动了我市就业效劳事业的开展。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显著。 各辖市、区以落实市委1号文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为主线,按照“稳固成果、扩大增量、有效组织、形成合力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加强组织协调体系建设。按照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的要求,成立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机构。目前,全市各辖市、区机构建设覆盖率达100,66个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

7、,同时在全市836个行政村确定了836名基层劳动保障信息员,形成了市、辖市区、乡镇、村四级组织网络。二是加强目标责任体系建设,各辖市、区按照市局下发的关于下达2004年度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逐级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全市劳动就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部署,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三是举办系列招聘会,送岗到镇。以2004年4月25日全市联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为序幕,全市共有41个乡镇举办了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7657个,使17863个农民实现了就业。四是开展了百期万名农村劳动力大培训活动。xx区开展柳

8、工集团订单式车工电焊工培训、xx区谷阳镇开展了电子装配工培训、xx区开展了农村劳动力等培训、xxxx县区举办了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xx市八桥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计算机和电器技术培训、xx区官塘镇和蒋乔镇以农民夜校的方式开展了就业引导培训、xx市开展了农机跨区作业培训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五是提高了南北劳动力交流的层次。全市共组织了258家用人单位3次赴xxx地区招聘,特别是5月28日的招聘会,我市的用人单位分赴xxx市的xx等县的8个乡镇,直接把就业岗位送到xxx市农民兄弟的家门口。六是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月八大系列活动,在全省率先编印了3万本xx

9、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简明读本,免费发放给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同时编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文件汇编和xx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通讯手册,受到了省厅领导的好评,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方法,受到了省财政厅的通报表扬。xx日报用一整版篇幅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色工作作了报道。2004年,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2705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4.51,其中新增本地转移42067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5.17,新增市外劳务输出20638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3.19;我市吸纳苏北劳务人员23497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7.49,其中吸纳对口挂钩地区劳务人员12730人,完成全年目

10、标的127.3。 五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效果明显。 一是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各辖市、区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努力提高培训后再就业率,2004年,全市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02万人,劳动者就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培训后再就业率达64.23。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以创业促进就业。各辖市、区不断扩大创业培训规模,制定创业培训方案,确保培训人数落实到位,全市共有1766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创业培训,有850人已实现了创业。三是增强再就业培训实用性。大力开展“订单式、“预约式等实用型培训,有效利用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优势,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用工单位需求为对象,适时开设适用性、针对性强的各类

11、专业技术培训班,先后举办了空调维修安装、电子装配等订单式培训班7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12人。 六街道乡镇、社区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标准。 全市所有街道乡镇按照在xx区蒋乔镇召开的全市乡镇劳动力市场建设现场会的要求,进一步标准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市区所有街道劳动保障所初步到达了“六到位的要求。乡镇劳动保障所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开展,xx市为所有乡镇配备了、打印机和文件柜;xxxx县区丁卯街道劳动保障所结合有城有乡的特点,推进城乡统筹就业;xx区蒋乔镇、官塘镇建成了标准的乡镇劳动力市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前沿阵地作用,涌现出一批

12、先进集体,下面还将对他们进行表彰。 七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突破。 各辖市、区继续深入贯彻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失业保险政策措施,加大扩面力度,标准基金征缴,加强对失业人员的管理和效劳,在做好失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根底上,确保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并实现了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额的双增长。2004年12月末,全市共有15606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9.49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03亿元,总量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3、,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仍然存在。2023年全市城镇就业需求约为4.3万人左右,可提供就业岗位约2.5万个左右,供大于需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日趋明显。目前,在劳动力市场报名求职人数小于提供岗位数,尤其是一些待遇偏低的苦脏累工种和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工种很难招到适宜人员,但同时市场上仍有大量求职者、尤其是大龄人员难以找到就业岗位。 三是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问题仍然比拟突出。多数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单一和就业观念不适应,难以满足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创造就业岗位的需求,再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是再就业优惠政策效应急需放大。创业

14、小额担保贷款“门槛过高,贷款手续烦琐,环节过多,落实难度较大;未能给灵活就业人员以法律定义,稳定他们的就业难度很大。 五是技能培训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他们的技能。全市目前从培训数量上看已达6.6万人,但局部辖市、区的就业培训主要以就业指导等引导性培训为主,培训与就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培训者参加技能鉴定的人数较少。 六是劳动力市场建设进展不平衡。虽然丹阳、扬中、句容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到达三星级标准,但有的地区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够,劳动力市场的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与目前公共就业效劳形势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加强。

15、劳动力市场向基层延伸,特别是向乡镇延伸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七是街道社区、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进展不平衡。有的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未完全到位,有的地区机构、人员、经费没有完全落实,影响了基层平台作用的发挥。虽然我们现在讲都已经“六到位,但真正做到,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八是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尚未建立,农村劳动力可供转移资源缺乏,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总的来看,2004年的劳动就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全市瞩目的成绩,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包含了劳动保障系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基层战线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我代表局党组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们还要对2004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二、2023年劳动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2023年是“十五方案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保持就业稳定增长,探索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重要一年。做好2023年劳动就业工作,对于全面实现“十五方案目标,为“十一五期间劳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根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党中央及省、市对劳动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2023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就业为目标,以强化就业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