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校本课程 教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976121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校本课程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弟子规校本课程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弟子规校本课程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弟子规校本课程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弟子规校本课程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弟子规校本课程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校本课程 教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经典: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全书共360句(1080字)。二、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

2、,行为规范。三、教学内容: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流利背诵。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五、学习时间: 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16句。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六、方法措施: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第一周:学习弟子规“总叙”第二至六周学习“入则孝”第七至九周学习“出则弟”第十至十四周学习“谨”第十五至十八周学习“信” 第 一 课时 总第 一 课时 内 容弟子规(总序)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

3、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及了解弟子规的大概内容。重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法诵读领悟教具弟子规总序原文教 学 活 动 过 程一、介绍弟子规二、在老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读弟子规总序“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xio t 次谨jn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

4、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三、介绍一些典故、故事,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引导学生的行为礼貌。1. 孔圣人教学:孔子被称为孔圣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广收门徙,且收学生不分贵贱。孔子提倡“仁”,用“对父母要孝,对别人要忠,与人交往要信”等儒家思想教授学生。他培养出了许多人才,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2. 晏殊是宋代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晏殊小时候便有神童之誉。一次,皇上让他参加御前考试,拿到考题后,他马上请求皇上另出新题,并老老实实地禀报:“这个题目,我十天前正好练习过,草稿还存在家里,为考出真才实学,

5、请为我出道新试题。”他这种诚实的态度深得皇上赏识。考中进士后,晏殊仍然每天闭门读书,刻苦用功。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学,颇得世人好评。3. 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董遇的人,从小家里很穷,他必须整日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的知识很渊博,人们都很佩服他。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听了,告诉他们说:“学习要利用三余,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为一年之余;晚上为一天之余;雨天为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董遇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他是通过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提高自己水平的。翻译成白话文的同时, 4课堂上适当时候对学生进行礼貌训练(练习鞠躬礼)5引导学生学习基本行为规范(练习坐姿)附

6、:练习良好的坐姿请学生示范良好的坐姿,良好的坐姿应该上半身保持挺直,头、颈部不要往前倾,椅子的高度要让膝盖成九十度弯曲,(1) 男生:双脚、双膝可以稍微分开,双手置于两边大腿上。(2) 女生:双脚、双膝靠拢,将两手重迭轻放于右大腿上。四、作业:课堂上:请学生说一说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家庭作业:温习弟子规总序、背诵第 二 课时 总第 二课时 内 容弟子规第一部分 入则孝前8句(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重难点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

7、性。教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方法教具弟子规入则孝原文教 学 活 动 过 程一、复习: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二、讲解内容: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父母呼 应勿缓解读: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父母命行勿懒解读: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

8、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父母教须敬听解读: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父母责须顺承:解读: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三、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

9、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些现象都是不对的。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四、举例说明: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

10、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五、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让他们学着关心自己的父母,用心体会。六、作业: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

11、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教学体会:一定要有家长的配合。有的家长会不肯让孩子去做家务,怕打碎了东西。要向家长讲清楚,我们是在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品德,不从小教育培养,懒惰的习惯养成了不好改正。适当的劳动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必要条件,他会在劳动的过程中,自己动脑筋去做。做好了他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不要娇惯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孩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个 案:幼儿园有个小朋友,因是单亲家庭,从小跟着妈妈生活。妈妈又没有固定的工作。

12、小朋友不会体谅妈妈的心情,有时妈妈心情不好。她还惹妈妈生气。结果老是挨打。学了弟子规后,变化特别大。过去妈妈越打她越倔强,就是不认错,也不躲避。现在妈妈一打她,她马上说:“我错了,下次一定改”!说着就跑开了。妈妈看见她有进步,“十一”国庆节还带她出去旅游了一趟。她回来后还跟老师说:“妈妈说了你听话,春节妈妈还带你玩,我要好好学习弟子规,不再惹妈妈生气了”! 第 三 课时 总第 三 课时 内 容弟子规第一部分 入则孝前2、3段(第 二 课时)教学目标教会小朋友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重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法诵读领悟教具

13、弟子规总序原文教 学 活 动 过 程一、提 问: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请小朋友自己举手回答做了哪些?或盛饭、或洗碗、或拿筷子,叠被子、扫地等。不论小朋友做了什么,都要鼓励他,使他持之以恒的去做。没做的接着做,使他养成好的习惯为止。学习弟子规的目的,不是光会背,主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学会做。反复要求,就会印在脑海里,成为他的习惯。二、讲 解: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清:(电脑里没这个字) 凉的意思 省:察看、检查(内省)。解读:要求小朋友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冬天冷,则需要暖温。夏天热,却要凉爽。一天的开始,早晨要想好今天应做的事情,晚上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安寝

14、。弟子规这里是教育小朋友要用心体会照顾自己的父母。举例:(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代有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他看见自己的父亲,每天辛苦的劳动。他特别的心疼。为了照顾好自己的父亲,他在夏天的时候,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枕头和席子扇凉;冬天天气寒冷时,他就会先帮父亲把被窝睡暖了,再让父亲去睡。可见黄香非常懂得体恤别人,他的孝心一直被后人所称赞。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 反:同返)解读:教育小朋友外出要向父母秉告,免得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早上去上学时要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要先向家长报平安。“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生活要有规律,免去父母牵挂。养成好的生

15、活习惯,对自己一生都有帮助。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苟: 如果、假使解读:小朋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方可去做,不可擅自做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如果你擅自做了,作为晚辈你是没有道理。举例说明:1.私自到外边去玩,去游泳,去“网吧”,去不安全的地方,会有危险发生时,家长帮不了你。2.随便把家中的物品赠与他人,如果是家长有用的东西,你不知道,就会造成错误。例如:一个小孩把家里的很有价值的邮票,送给了同学。当家长发现时,早被同学扔掉了。随便支配家长的财产,会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也会培养他人的贪占心。3.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4.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压岁钱的支配)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苟: (同上)解读:看见别人再好的东西,不可将它据为己有。即使是再小的东西,哪怕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