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楹联文化调研报告 .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97555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楹联文化调研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23年楹联文化调研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23年楹联文化调研报告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23年楹联文化调研报告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23年楹联文化调研报告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楹联文化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楹联文化调研报告 .doc(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楹联文化调研报告 什么是对联,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表达,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比方,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那么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对联的特点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

2、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表达。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具体来讲,一副好的对联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一、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根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三、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四、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

3、,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对联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分:春联:通常在春节时粘贴在门外,用以庆祝新年的对联,被人们称为春联。比方: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寿联:通常指用以祝寿的对联。比方:福如东海深寿比南山高婚联:通常指用以祝贺结婚的对联。比方: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挽联:通常指为了悼念已经过世的人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乔迁联:用于祝贺乔迁之喜用的对联。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开业庆联:用于祝贺开业之喜用的对联。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按艺术特点分:复字联:对联中包含同一个字重复出现的情况。其中,重复的字假设连续出现也可称为叠字联。绿绿红红

4、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顶针联:上下联中各个分句,其前一分句的句尾字和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相同,这样的对联称为顶针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嵌名联:对联中包含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药名等。当归方寸地独活世人间拆字联:对联中某一个字可以由该对联中另外几个字拼合得到。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瓜切片,竖八刀横七刀音韵联:对联中包括了异字同音或者同字异音的情况同音异字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乐麻姑吃蘑菇,蘑菇真鲜,麻姑真仙同字异音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双关联:对联中的某些字词有多重含义。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

5、怎能出蹄回文联:将对联的上联或者下联前后颠倒,得到的句子和原来的一模一样。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无情对:上下联对仗工整,但语义相差甚远。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经典对联春联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万家腾笑语四海庆新春锦秀山河美光芒大地春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寿联德为世重寿以人尊上苑梅花早仙阶柏叶荣鹤算千年寿松龄万古春金桂生辉老益健萱草长春庆古稀红梅绿竹称佳友翠柏苍松耐岁寒天上星辰应作伴人间松柏不知年室有芝兰春

6、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花好月圆庚星耀彩兰馨桂馥甲第增辉杏苑风和长春不老椿庭日永上寿无疆喜联祥云绕屋宇喜气盈门庭昌期开景运泰象启阳春地久天长门有喜年丰人寿福无边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创大业千秋兴盛展宏图再就辉煌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大驾光临门第耀良辰聚会主宾欢 第二篇:传统文化之楹联传统文化之楹联 姓名:俞细芬班级:1124902学号:202320490264 一、传统文化之楹联 楹联,亦称“楹帖、“对子、“对联。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由上、下联组合,是悬挂或粘贴在壁、柱上的联语。如新春进节张帖于门上的“春

7、联春联之设自明太祖朱元璋始。字的多寡无定规,一般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特多的长联,叫“龙门对。相传由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演化而来。楹联发生于明末而盛行于清代。楹联始于桃符,最早从骈文脱颖而出。是十分普遍的文学和书法相融合的艺术形式。记述楹联的专书有清代梁章钜所撰的楹联丛话等。 对联,俗称对子。贴对子,已是京西乃至全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民风民俗,迄今,经久不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业,甚至不同村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俗,唯有贴对子,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崇尚文明、最富有文化内涵,而且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民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世界上也是

8、独一无二的。 对联挂在柱子上的联语叫楹联;贴在门上的对子叫门联;对联升堂入室叫中堂;办婚事贴对联叫婚联;办丧事挂对联叫挽联;为老人祝寿叫寿联;恭贺各类喜事的对联叫贺联;春节贴对子叫贴春联。细分还有节日联、行业联、题画联、书斋联、书法联和画室联等等,要属春联最时兴、最普遍、最集中、最隆重、也最富有民族特色。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对联文化的普遍应用,对联那么不仅是为了贴、挂、装饰庭堂楼舍,而是融汇到了人们整个生活之中。游玩时,交往中,餐桌上,乃至文人相会,都把对对联当作一种文化交流,文化娱乐,甚至把它当作文明的对话,也有的把它当作发泄感情的工具。总之,历史上曾有许许多多的脍炙人口的对对联的故事。 传说

9、,有一位长工骂地主的故事。一位穷秀才无奈只好给地主打工,一个久旱无雨的暑伏天,老地主硬是让长工去锄田,说什么旱锄田,涝浇园,旱田越锄越劲旱,长工秀才只好头顶烈日去锄田,老地主不放心地坐在地头上监工,干活的秀才汗流浃背,渴如吞火,只好恳请东家给点水喝。东家没表示给水,反而顺口出一副对联: 天上下雨不下水,下雨才能变成水,下雨变水多费事,天上不如就下水。 长工秀才听了东家的联语,放下锄头,对答如流地对出了下联: 财主吃饭不拉屎,吃饭才能变成屎,吃饭变屎多费事,财主不如就吃屎。 那个监工的老地主一听觉得自己受到了凌辱,一气之下带着水甩袖而去,长工秀才随机去附近山泉喝水去了。 还传说,古时候有位书生进

10、京赶考,路上被强盗抢劫,饥寒交迫,只得乞讨。到了一户财主门前,那财主看他这副穷相,即出一上联云:“棕树剥皮成光棍。 书生知道财主有意挖苦他,即对下联道。“花椒开口见黑心。生动形象地道出财主的黑心肠。 据说袁世凯自称皇帝后,下令举国欢庆,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举国假设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当庆、“情狂,都是当地吵丧时的哀乐声。这副对联巧妙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袁世凯的蔑视。 还传说一光棍汉贴春联的故事。人家过年男女老幼阖家欢乐,贴春联,放鞭炮。自己过年也得像过年样,尤其贴对子不能免俗,因此,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有酒、有肉、有豆腐 无儿、无女、无妻室 横批是。一人过

11、年。 说明了贴对子的习俗,非常普遍,尤其贴春联,几乎到达村规民约的程度。一到小年腊月二十三,天天有日程安排,二十三糖瓜沾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准备肉杀猪宰羊;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全都有;三十儿,擀煮饽饽皮儿。 这个二十四,写大字,就指的是买大红纸写对子,因为一个村坊里写大家的很少,尤其能写对子的更是无几,必须早准备,早请先生把对子写好,三十儿再贴。京西都是三十儿上午贴对子,大概全国也如此。因为三十儿是阖家团圆之日,就已经是过大年了。大年三十儿贴对子,更有除旧迎新的意义。 春联不仅贴在大门二门上,大柁的立柱上贴上抬头见喜,出门的迎面墙上贴

12、上出门见喜,进门的影壁上贴上大大的福字,就近的碾子上也要送它一个小福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合都有固定的联语。猪圈的门口贴上:六畜兴旺 五谷丰收 骡马成群 牲口鞍子的鞍桥子上贴上:日行千里路 夜走八百程 鞍子的迎风上贴上。“一路平安,相当对联的横批。以上这些对联,都是固定场所联,几乎家家通用,是个大气氛的民俗。 趣谈对联,谈古论今。历史上的好对联,多如牛毛;有名联家层出不穷;脍炙人口的对联故事,如雨后春笋。只是个别的过俗,俗得不堪入耳,更不能登高雅之堂。 当今,一个崭新的先进文化的时代,对联文化仍是一朵绚丽的鲜花,在文化艺坛上盛开不败。 为了摄取对联文化的营养,我走访了京西的几个山村和门城镇的大

13、街小巷。看得出,确有不少对联出自联家之手。 如一个鞋店的门联:前程远大脚跟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 某肉店的门联:听凭拣肥挑廋做到无争无悔 绝不短斤缺两保证又正又公 某药店门联:三更到来三更卖半夜敲门半夜开 某理发店门联:虽是毫末技艺 却为顶上功夫 以上这些行业性对联,表达了经营宗旨,表达了经营特色,对于繁荣市场,扩大商品销售,提高效劳质量,装饰店铺门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即便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这些民众文化,也绝对是俗而不俗。 在集联的旅途中,也确看到了联中的玉中之瑕或叫美中缺乏。给我一个不大好的印象:内容太单调,文化内涵太浮浅,有的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说及内容单调,大局部对联不是“财,

14、就是“福,含“财字的对联最高,几乎过半,不是财源广进就是财运亨通。也许这是时代的一个特征,人们把钱看得过重。但劝君莫要忘记,钱是人挣的,只要人活得健康,勤恳,尤其堂堂正正,生财有道,不悉财源没有。如像有的高官,已是厚禄,但还是贪心缺乏,竟敢受贿几百万上千万人民币,用人民的血汗中饱私囊,到头来,弄个身败名裂而告终。如果他的卧室里早挂上这样一幅对联。并以之为座佑铭,他和他的家人都会跟他幸福一生。 宽一分那么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那么官不值一文银 此联充分说明了为官惠民,为官清廉的重要性,告诫属官务守清廉,不义之财莫取分文。 内容单调与卖对联的有关。看到的对联大都是印刷品。一个地区的千家万户,都买一两个

15、商贩的对联,内容肯定是单调的,甚至是相同的。买的对联贴在你的门上,不一定门当户对,不一定附合你的口味,不一定能鼓励你发奋进取,还是自撰自书为妙。如果一个单位,一个村庄,注重培养一两个书写对联的能手,我们民族的对联文化,将会又是一个崛起的时代。 我还目睹了这样一副对联:迎新春桔祥如意心想事成好运来 横批是:前程似锦 这哪里叫对联,只不过随便说了三句好听的话凑在一起,纯粹是风马牛不相及,既连不上也对不上。是卖错了。是买错了。还是贴错了。反正是错了,错得让人纳闷儿。这样的错如出在一个不识字的家庭还有情可原,可它偏偏出在一个处级干部家的门上。这样的对联不如不贴省得留给后人当笑话。 还有的上下联颠倒,横批与对联不附,更谈不上横批是上下联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总之,平庸之作甚至拙劣的联语随处可见,不过,这都是灿烂文化的美中缺乏。 不管任何事情,场所、场合,有没有对联人们的感受就是不一样,如新年用了它,人们就觉得春色满园,生机勃勃;新婚时用了它,人们就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