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过时了吗(钟振明)5.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97356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艰苦奋斗过时了吗(钟振明)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艰苦奋斗过时了吗(钟振明)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艰苦奋斗过时了吗(钟振明)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艰苦奋斗过时了吗(钟振明)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艰苦奋斗过时了吗(钟振明)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艰苦奋斗过时了吗(钟振明)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艰苦奋斗过时了吗(钟振明)5.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艰苦奋斗过时了吗? 教学目的:深刻理解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消除艰苦奋斗“过时论”的思想,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保持我军艰苦奋斗的政治性。授课要点: 一、艰苦奋斗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破除思想障碍,走出思想误区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必须从我做起 授课时间:约60分钟 教育方法:集中授课、分组讨论 教学进程 “晓战随金鼓,霄眠抱玉鞍”“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些千古绝句,就是对军旅生活与艰苦相伴的真实写照。军旅生活无处不充满着劳苦和艰辛,军人从穿上军装那天起,就应勇敢地面对艰难困苦的考验,自觉磨练吃苦耐劳的品格,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与过去

2、不同了,各方面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当得起兵,就吃得起苦”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环境的艰苦。在部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绝大多数军人都工作、生活在经济滞后,偏远荒凉的边疆海防、千里冰封的雪原、远离驻地的海岛、人迹罕至的戈壁、风沙肆虐的大漠、缺水断氧的高原、漂泊海洋的舰艇在艰苦的地方都闪动着绿色的身影,他们用钢铁般的双肩托起共和国母亲的尊严。以我们森林部队为例,她北至兴安岭,南到海南,西至西藏,东至与朝鲜接壤,我们的的官兵冒严寒、抗酷暑、清山巡护、斗战火魔,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着国家的绿色资源。任务的艰苦。军人的使命决定着任务的艰苦,长征期间,红军所遇到的困难,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他们爬雪山,过

3、草地,边行军、边作战,日晒雨淋、风餐露宿、野菜充饥、篝火御寒。就红一方面军来说,行程两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翻越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积雪的高山,跨过二十四条河流,走过长达600多里人迹罕至的沼泽地,夹金山海拔5000多米,气候严寒,空气稀薄,无路可寻,当地流传:“连鸟也飞不过去”,传说在后面有几十万敌人围追堵截,每天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的情况下,红军突破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击溃了敌人41个团,胜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两万五千里长征。和平时期军人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戌边守关、远征海洋、博击长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抢险救灾、战天斗地,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同艰难困苦打交道,更

4、是家常便饭,我们都向雷锋同志那样,“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弯之柳”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渡过自己的一生。生活的艰苦。与艰苦的环境相联系,军营的生活往往是清苦艰辛的,对于军人来说,行军打仗,吃不上饭,睡不着觉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平时训练,泥里爬、水里淌、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也并不罕见。在边远地区如奇乾中队、恩和哈达大队、额济纳中队、常常几个月吃不上蔬菜,看不上报纸,收不到家信。尽管近年来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军人相伴的就是“铁马冰河,披星戴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总之,军旅生活与艰苦相伴,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我们成为革命

5、军人时,面对的就是条光荣的而又艰苦的人生之路。一、 艰苦奋斗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什么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就其含义而言,是指不畏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是为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而不畏艰苦,知难而进、乐于奉献的精神。它表现为:政治上有旺盛的斗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不息;工作上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勇挑重担;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情操高尚,在新形势下,艰苦奋斗还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容,对人力物力的格外珍惜;对提高工作效率的执着努力;对生活方式尽善尽美的追求。(一)艰苦奋斗是亘古不变的时代话题,是世界各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类从刀耕火种,发展到卫星遥控,从落后愚昧发展到文明进步,从原始社会发

6、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人类的艰苦奋斗,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哪一个时代不是靠艰苦奋斗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沙俄统治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国民党统治奢侈糜烂“千村薜荡人遗失,万户萧条鬼唱歌”。家家流离失所,许许多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历史上“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就是依靠艰苦奋斗打牢了基础,成为一代盛朝。在中华民族生存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历尽苍海桑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创造了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我们民族的文明史上,有着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众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艺术家;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和灿若星辰的文物古迹,我们民族靠什

7、么来创造如此辉煌的业绩呢?靠得是克勤克俭,厌恶奢靡的生活态度,靠藐视困难,顽强搏击的精神状态,靠立志高远,舍命为之的特殊品格,也就是靠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晚唐诗人李商隐有感于“万世基业多毁于糜费”的历史悲剧,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句。北宋欧阳修则告诫世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有副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身维难”倡言节俭,不畏艰苦。一语道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生不息的真谛。从“勾践尝胆”“唐僧取经”“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不胜枚举的典故中,也可以窥见我们民族艰苦奋斗的思想光辉。(二)艰苦奋斗是我们克敌制胜,战胜一切困难的传家法宝党领导的人

8、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历史,在漫长的战争岁月,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获得了崭新的内容和完善的形式,成为一种反映我军特有的伟大精神,我军在成长壮大的历程中,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以革命的创造精神克服困难,从偏僻落后的小山村,走进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大都市,从一无所有到当家作主;从小米加步枪到现在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人民军队,靠的就是艰苦奋斗。在井冈山,这个红色政权的摇篮,红军生活异常艰苦,吃红米饭,喝得是南瓜汤,住得是窑洞和草棚,天当被,地当床。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农村包围城市”

9、,最后夺取了胜利的光辉之路。抗日战争,艰苦奋斗精神更加得到充分体现。1941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进攻和扫荡,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解放区没有油盐,没有纸张,没有衣被,为克服困难,全军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一二O师,三五九旅开进了灌木丛生、虎豹出没的南泥湾。他们披星戴月,把千年沉睡的荒地改造成五谷丰登的米粮川。周恩来同志在百忙之中学习纺线。在边区人民中间,周恩来参加纺线比赛中被评为“纺线英雄”的故事广为流传。“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作为新时期的军人,苦和累又算得了什么呢?解放战争

10、时期,在革命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毛泽东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人们,“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党我军正是保持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重重困难和强大的敌人,顶住了“糖衣炮弹”的袭击,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基础。(三)新时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必然要求,是革命军人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我们党和军队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壮大起来的。新时期军队只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才能“打得赢、不变质”,军人只有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更好地成长进步,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11、务。有两则报道耐人寻味。1994年4月,德国最大的工业集团奔驰公司,在斯图加特发布年度报告,招待会在公司行政总部的食堂举行,菜谱为每人一碗汤,一盘蔬菜色拉,主菜为一块肉和土豆。来客基本上全都能吃光,有的客人还用面包蘸着盘内的汤汁吃下,自然大方,毫无“面子不好看”的顾及。奔驰公司的这种富而不奢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二战后的日本到处是一片废墟,资金、资源都十分缺乏,为了恢复经济,日本人民勒紧裤腰带抑制消费,扩大积累。1970年日本的积累就控制在44.5%。日本经济所以在短短几十年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强国,是离不开艰苦奋斗的。以上两则报道告诫我们,艰苦奋斗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在世界各地和发达国家具有更

12、大的生命力。我们国家还并不富裕,还有少数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军建设历来是以国家大局为重的,全军将士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一篇篇壮丽的诗篇。“雷锋精神”、“老山精神”、“抗洪精神”、“火场精神”就是建国以来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传统的具体表现。我军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带动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苦卓绝的任务的,做到了“打得赢、不变质”。古罗马军团曾经是当时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但后来就是因为丧失了艰苦奋斗的本色,使其战斗力丧失饴尽。反面事例同样令人深思。新时期军人应立足本职,从点点滴滴做起,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吃大苦、耐大劳。试想,只想贪图享受的军人,怎能去打仗征战呢?清朝

13、八旗弟子曾经纵横天下,然而战马下打出来的战斗力却败给了锦衣玉食。他的兴衰时刻告诫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军人,才能更好地成长进步,才能更好地保卫祖国。二、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破除思想障碍,走出思想误区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新形势下,不少同志对是否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产生了怀疑,认为改革开放是让人们富裕,提高生活水平,“穿草鞋”去节约是老皇历了,殊不知,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应该接过来,传下去,使这一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新的光辉。为此,首要的是必须清除错误认识障碍。一是清除“安于特殊”的思想。有的人认为辛辛苦苦地干了这么多年,

14、现在享乐一点也是应该的,有的认为“群众不能跟领导比”等等。这种思想追根溯源还是封建社会“官贵民践”思想残余的反映,其实党和军队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只有与人民群众一道艰苦奋斗的义务,没有特殊享受的权利。红军时期朱德下山挑粮,大家考虑到朱德同志的身体不行,就藏起他的扁担,朱德就在扁担上刻下了“朱德记”三个大字,毛主席在延安大生产中,亲自耕地,许多同志要代替他,毛主席说:“吃饭、看戏可以代替,生产不能代替,我绝不做特殊公民。“励精,莫如自率之”,每个领导机关和干部都应该放下架子,喊出“看我的,跟我上”。这样就能收到“不令而行的功效”。二是清除“横攀竖比”的思想。一些同志总喜欢和别人相比,有的说

15、:“我这点问题算什么,比别人差远了”。还有的错误的认为谁讲艰苦奋斗谁吃亏”。这种盲目的攀比之风甚大。大蛀虫胡长清、成克杰总是和别人相比,忘了自己是个领导干部,自我谅解,自我放纵,其结果是身败名裂。因此,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就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到横不攀、竖不比,老老实实正自己。三是清除小错无害的思想。有的同志认为自己不出问题,不违法,不出重大事的,吃点、喝点、拿点、占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同志降低了标准,犯了错误。古人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积步,无以致千里”。点点滴滴的不检点,久而久之就会蜕变成为人民的敌人。这一点每个人都要防微杜渐,从

16、思想根源入手,树立艰苦奋斗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四是消除“过时论”的思想。有的同志感到,艰苦奋斗是贫困时代、是困难时期,落后国家提倡的一种精神,现在提倡艰苦奋斗不合时宜了,过时了。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党和国家领导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共产党历来就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我们党仍然十分重视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被庄严地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的艰苦创业”“我们的国家大,从口多,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江主席提出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告诫我们不要忘本,不要忘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更不要忘了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现实上讲,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