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洪雅县联考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971612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洪雅县联考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眉山洪雅县联考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眉山洪雅县联考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眉山洪雅县联考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眉山洪雅县联考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洪雅县联考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洪雅县联考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C化合物中一定有不同种元素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

2、氧化物B在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灯泡发光C菜刀生锈D气球爆炸4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5某同学欲量取8mL的水,应选取()A50mL量筒B10mL量筒、滴管C托盘天平D5mL量筒、滴管

3、6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若2 g A2和80 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A2C的质量为A64 gB80 gC18 gD9 g7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土理论,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如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B钇元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钇元素原子的中子数是50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kg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A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B急救病人时用氧气供人呼吸C电解水时用石墨作电极材料D节日庆典时用氢气充灌气球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说法

4、不正确的是A端午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C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使馒头变蓝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10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高锰酸钾B加碘食盐C矿泉水D食醋11如下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加热液体C 检查气密性D 称量固体12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图是纯净物 、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则下列物质属于b范围的是A红磷B二氧化碳C高锰酸钾D食盐水1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

5、分子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C尼古丁中碳、氢元素个数比为5:7D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1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钢铁生锈C光合作用D粮食酿酒15在CO(NH2)2 NH4NO3 NH4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O(NH2)2 NH4NO3 NH4ClBNH4NO3 NH4Cl CO(NH2)2CCO(NH2)2 NH4Cl NH4NO3DNH4Cl CO(NH2)2 NH4NO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2)试管A中所

6、得气体是_,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_。(3)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答出一点即可).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如图,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2)如图B,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是:_。(3)如图C,贮存某气体的仪器正放在桌面上,由此可推测出该气体具有_的性质。(4)如图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应从_(选填“a”或“b”)口通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过酶的催化作用,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变成血糖为人体组织

7、提供营养,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请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结果填最简整数比)(2)45g葡萄糖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_(列式计算)18(8分)在东莞夏季,一般情况下,一棵荔枝树每天大约放出1500g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3g/L,空气的密度为1.29g/L)请计算(1)一棵荔枝树夏季每天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是多少?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下同)(2)每天产生的这些氧气相当于多少升空气中的氧气?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一中,B试管中发

8、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B两支试管中共同的实验现象是_,其原因是_。(2)实验二中,观察到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填化学式)。D试管中无现象,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反应,甲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小洪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理由是_。为了探究D中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乙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_二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_有碳酸钠生成:_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来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除生成物碳酸钠还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D中少量

9、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溶液,静置后,取上部清液加入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存在小军评价实验操作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故A错误;B、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故B错误;C、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一定有不同种元素,故C正确;D、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中含有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但是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点睛】一种元素可以

10、组成单质、也可以组成混合物,但是不能组成化合物。2、D【解析】A、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A错误;B、在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碳酸钠中碳元素显+4价,故B错误;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错误,如水分子和氖原子不是同一种元素,故C错误;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就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3、C【解析】A、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菜刀生锈

11、是生成了一种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4、B【解析】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不符合题意;B、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化工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利用化学知识可控的,符合题意;C、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的条件,不符合题意;D、化学分支有生物化学学科,化学在生命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

12、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5、B【解析】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所以量取8mL是溶液,应选用10mL的量筒;胶头滴管又称胶帽滴管,它是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一种仪器;所以,在量取8mL的食盐水时,倾倒到接近8mL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食盐水,以提高精确度,减少误差。故选B。6、C【解析】根据图象可知,该反应中BC与B的质量比为10:8;所以80gBC完全反应生成B的质量是:880g10=6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A2C的质量是2g+80g-64g=18g

13、。故选C。7、D【解析】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该选项说法正确;B、钇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C、钇元素原子的中子数是:89-39=50,该选项说法正确;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单位不是k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睛】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

14、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8、B【解析】A、液氮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常用作医疗手术中的冷冻剂,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呼吸是缓慢氧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氧气能供人呼吸是通过这一变化表现出来的,为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用石墨作做电极材料,是利用的石墨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解析】A、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物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故A正确;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