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97101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习题练习1在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A中国共产党B全国人大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D国家主席【解析】从依法治国的含义中可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答案】C2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对这四个环节理解正确的是()A“有法可依”是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律可遵循B“有法必依”就是要求全体公民都严格遵守法律C“执法必严”只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公正地执法D“违法必究”是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公正地司法【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必依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2、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所以B错误;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公正地执法和司法,所以C、D两项观点错误。【答案】A3以下不符合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点的是()A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点,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B每个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又要自觉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C树立权利义务观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D公民应履行法定义务,法律应保障公民的一切利益【解析】A、B、C三项说法正确;法律保障的是公民的合法的、正当的利益,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应

3、选D项。【答案】D4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联系,正确的是()A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都是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B道德调节的范围更广泛C法律调节的行为更具体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二者是根本对立的【解析】B、C两项说法正确,但它们所阐明的是法治和德治的区别而非联系;D项本身说法错误,排除。【答案】A【走进生活】某镇政府在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镇政府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土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告上了法庭。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镇政府对原告

4、作出合理的赔偿。【知识对接】材料信息知识对接某镇政府在修筑公路时,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毁掉土地上的庄稼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告上了法庭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法院判决镇政府对毁掉该村民承包土地上的庄稼进行赔偿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感悟应用】1下列不符合上述材料事实的是()A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B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C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保护D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解析】本题通过法院判决镇政府对毁掉该村民承包土地上的庄稼进行赔偿的事例,考查依法治国及公民权利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

5、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司法机关要坚持公正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故B项观点错误。【答案】B2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告上了法庭。这说明()A人民法院是我国的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公正地执法C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律可遵循D行政诉讼就是公民向上一级政府提起诉讼【解析】A、D两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B项强调政府要依法行政,符合题意。【答案】B3上述材料启示我国公民()A应该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B应认真学法、懂法C应特别做到严格守法,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D要学会用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析】材料说明公民能够做到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故D符合题意 课后检测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下面对依法治国的理解正确的是()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法律依据是宪法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ABCD【解析】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所以错误,排除,故答案选C。【答案】C2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原有的现已废止的法律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加强立法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包括行政法规D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善【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法律体系是现行

7、全部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整体,不包括已废止的法律,排除A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在内,排除C项。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排除D项。【答案】B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有()以宪法为统帅和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是由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组成的协调统一整体ABCD【解析】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均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表述正确的是()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我国法制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社会主义

8、法治理念需要在当代中国的立法实践中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A B B CD【答案】A二、非选择题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29号令:农业保险条例经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第2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答案】(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要求。(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立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做到完全有法可依。(3)建

9、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还要掌握与自身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依法积极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和习惯。6在次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讨论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大家各抒己见,讨论非常热烈:甲同学认为:“法律就是规定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没有必要履行什么义务。”乙同学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更多的是履行义务,权利可要可不要。”丙同学认为:“坚持依法办事,就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请说明一下你的理由。【答案】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1)依法办事,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也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2)坚持依法办事,就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每个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权利,通过合法的劳动和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又要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要掌握与自身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依法积极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和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