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图形教学过程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96809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负图形教学过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正负图形教学过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正负图形教学过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正负图形教学过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负图形教学过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负图形教学过程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负图形教学设计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朱莉教学目标:1、欣赏正负图形,体验正负图形的特殊的艺术魅力,开拓学生的创意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2、学会关注图形的负形,研究大师作品的奥秘,学习正负图形的设计方法。3、能设计生动有趣的正负图形教材分析正负图形是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13课的内容。正负图形,就是正形与负形互相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在一个正负图形中一般包括有图案的部分和衬托图案的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做“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形”按照“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这一物理学原理,正负线形成了各不相让的局面。正是由于这种抗衡、这种矛

2、盾而显示出艺术化图形的特殊魅力和视觉上的满足与快感。 图底关系,有时就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大师们精到掌握和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正负形作品大放光彩。设计师们利用正负图形这种形式,让我们了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间的存在,以及它们的美妙之处。正负形在我们生活中常被采用,如: 儿童的智力填充游戏,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广为传播的太极图形中国先哲们很早就认识到阴和阳对立的互补性,并且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所有自然现象和天地人关系的本质。同时本课中借助了埃舍尔的较多作品,让我们了解到在常人看来,理性的思考与生动自由的想象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在设计家眼里,这二者的结合正是通往自由创作的

3、途径。世界上一切相反的事物,往往都互为其根,相互依存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对于图形的创意设计也是非常的感兴趣,只是在设计过程中很容易和图形的联想混在一起,在教学要让学生明确正负图形的概念,对负形进行联想,改变图案的线性使图形具有正负图形的特征。小学六年级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非常重要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作品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联想能力是人类创造灵感之源之一,两者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

4、养他们的联想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重点、难点:重点:欣赏大师作品,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难点:学生对“正负变异”图式的创作尝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师生设计思路 一数字类比,导入新课1、 出示一组数字,这组数字有什么特点?2、 数字有正负之分,每一个正数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复数。图形也有正负性哦!3、 (师动手剪一个图形:苹果标志)假设这是一个正形,它的负形是什么样的呢?(出示这个图形的外部)负形就是正形的轮廓的外部。4、出示事物和图片找负形5、正形和负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正好相反,一个整数一个负数反过来的图形色彩相对的形学生动手操作形影不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正形和负

5、形的概念在学生的认识中都比较模糊。而明确正形和负形是学习正负图形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通过数字的启迪,寻找图片和事物的正负形是学生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正负形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一个重要的铺垫 二比较分析,认识正负图形1、 你们平常回去关注负形吗?为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负形。2、(教师演示鲁宾杯)说一说,你的感受像这种正形是一个美丽的图形,负形也是一个美丽的图形,我们称之为正负图形。(课件出示:正负图形)想一想:杯子是靠什么形成的?这是一条非常关键的线,它具有双关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的轮廓线具有了这样的双关性,这个图形就一定是正负图形3、看!请大家注意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负形。(

6、教师用手造型出三角形、正方形、爱心形) 你也来试试看哦!4、 正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经常的被运用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索尼公司的广告)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欣赏并介绍福田繁雄的作品:京王百货宣传海报和UCC咖啡馆海报福田繁雄是当今世界著名的三大设计师之一西摩切瓦斯特(美)、岗特兰堡(德)奇妙在哪里?设计师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腿去宣传京王百货?看了UCC的咖啡馆海报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负形乱七八糟的、都看不出是什么正形是脸负形是杯子正形衬托着负形,负形衬托着正形两个脸的轮廓线组成的学生尝试用手创作出各种负形思考并理解正负图形的概念欣赏令人惊叹的创意和设计灵感和创意!以前我们在设计图形时只考虑正

7、形,现在应该正形和负形同时考虑如何把共同的边线巧妙的运用起来通过鲁宾杯的分析,让学生找关键线,使学生体会正负图形的图形互相借用和一种线性中体现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的两个特点。通过手形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图形的特点和意义通过对当今世界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作品,了解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感受大师的概括、夸张、归纳简介、添加等手法突出对象的特征的方法。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学习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用第三只眼区观察生活,从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动手操作,实践正负图形操作一1、 多么精彩绝伦的设计,大师不愧是大师!现在让我们来学学大师。(出示苹果标志)看!老师来改

8、变苹果的一条线,让这条线具有两种意义 ,是正负图形吗?示范创作乔布斯与苹果、苹果于脸2、让我们在自己的小纸片上试一试谁能上来试试呢?3、小结:通过思考负形,改变共同边线,让它具有双重意义这就是创作正负图形的基本方法。操作二1、 古人说千锤百炼出宝剑,大师都是刻苦锻炼出来的。老师这里几个作业要求,你可以任选完成a、 有一组字母,设计单个的正负图形,欣赏别的学生的作业b、 可以选择你身边的一个熟悉的事物,设计正负图形c、 可以加上用多个正形的组合重(注正形和负形的色彩对比要强烈。如:正形是黑色,负形用白色)2、 作业评价(老师选几件在事物投影仪上展示)是,正负形互相借用,都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图形思

9、考设计。把好的创意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学生完成设计作业学生自我介绍练习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解决改变图形的一条线性出现两种意义的创作,从简单的图案入手,通过对苹果、数字、字母、的进行正负图形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创作正负图形的方法。四大开眼界,感悟艺术真谛同学们,真的非常具有设计的天赋。再给大家介绍一位大师:埃舍尔! 荷兰艺术家 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专门从事于木版画和平版画。他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被别人称为“科学的艺术家”著名数学家杨振宁把骑士作为自己的作品基本粒子发现简史的封面。学生欣赏,谈自己的感受感受艺术大师埃舍尔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大师“迷惑的图画”的魅力。感受埃舍

10、尔所描绘的幻想的异次元空间,它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征服着人们的心灵。关注埃舍尔的画面的高难度构成,理解大师大受欢迎,感悟正负图形的艺术魅力。五轻松游戏,意犹未尽1、游戏:测智商。在图片中找到9张脸的人智商为120.在图画中找脸通过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正负图形的热情和关注。教学反思:正负图形是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13课的内容,这节课我首先是通过对正负数的联想,思索负形的概念,通过让学生猜负形、找负形两个活动使学生对负形产生好奇从而加深学生对负形的认识和理解。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和欣赏,理解正负图形的特征,感悟正负图形的艺术魅力,通过手形活动、苹果设计、字母设计让学生关注图形的负形,对负形进行

11、大胆的联想,对于共同线形进行巧妙的改变创作出所有趣的正负图形的过程。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正负图形的欣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乐趣性的事情,画面的巧妙设计和创意不用老师解释,学生也被深深的吸引,但是每一张作品设计师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设计出来的,所以我精心的选择了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京王百货宣传海报和UCC的咖啡馆海报,以提问的方式,如:设计师为什么用那么多腿来为京王百货的海报?UCC咖啡海报中的手为什么要设计成旋转的感觉?海报为什么只用了两种颜色?让学生思考并体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从而更好的来理解艺术创作的深度。正负图形的创作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用了分层次的操作方法。为了减

12、少学生的畏惧心理,我先设计了一个手造型的方式,用手指做出爱心、正方形、三角形等。手是正形,负形是爱心等,让学生觉得简单又好玩,都跃跃欲试。用苹果为基本型进行正负图形设计,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苹果的造型简单适合进行初步的创作练习;苹果又是苹果公司的标志,学生特别感兴趣。苹果的设计创作,教师通过先示范,再尝试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正负图形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纷纷创作出了有趣的“苹果”。在自由创作阶段,为了避免学生无从下手,提供了一些数字和字母让学生进行参考。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很好的理解,并创作出了颇有新意的作品。本课通过欣赏、游戏、分析、比较实践操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感悟正负图形的艺术魅力,以及在生活中的设计运用,学习如何巧妙改变正形的线性,使其正形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出现一个具有一定意义的负形的实践练习实形,使学生感受正负形构成的艺术形式,能创作出有趣的正负图形。在探究与创作中,学生对正负图形的学习兴趣非常浓郁,创作的热情也很高,创作出一系列有创意的作品。掌握虚形与实形构成画面的规律,进行平面分解对称构成的设计练习;让学生对正负形构成产生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