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966671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数学科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大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素材,同时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数学教师要自觉的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一、数学语言训练的基本要求1、完整性。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思维单一,语言不完整,不会有意识地说一句完整的话。根据学生的这种弱点,训练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用完整的话来回答别人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他们学说完整的话。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次数多。教师要以不同的形式多次发问。每一天

2、,每一节课都要进行训练。每次都要强调语言的完整性,以此来增强学生说完整话的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2)方式新。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时,鼓励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回答同一个问题,并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求异精神。这有助于发展他们思维的求异性和灵活性,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得以发展。2、准确性。数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准确性。无论是下定义,还是做判断,都要求用词恰当,科学合理,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如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不能说成:“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因为“围成”和“组成”含意相差甚远。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只有三角形,而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却不一定是三角形。因此,

3、用词要准确,描述要贴切,决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3、条理性。数学的逻辑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条理性。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法则的归纳,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要学生学会利用判断和推理,“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再把思考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习公式,要求能说出其推导过程;学习法则,要求能列举出其归纳过程;学习法则,要求能列举出计算原理;做应用题要求能说出解题思路。”总之,要求学生要说得连贯,说得有理,说得完满。二、数学语言训练的基本途径和方法1、看图说话。教学中可通过看图说话,表述图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全面地看图,看清图上画

4、得是什么,让学生能根据不同图意学会讲几句话。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出示玩具娃娃图,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玩具娃娃?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每行有4个,有3行;或每列有3个,有4列。接着要求学生列算式。学生一般列出的是加法算式。再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说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在这基础上告诉学生,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于是引出乘法算式,并告诉“”叫乘号。接着讲乘法的两种写法和乘法算式的读法及表示的意义。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练习读乘法的算式和复述乘法的意义。2、编应用题。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

5、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编应用题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由于数学语言较抽象,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理解,只有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所以在表述过程中,可能出现语言不精炼,用词不当,思路迂回等现象,这时,教师要耐心地予以引导,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从那些朦胧认识和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

6、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

7、叙述,正确地解答。5、归纳小结。一堂数学课上完了,我们常常要归纳本堂课所传授的数学知识的算理、计算法则、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等等。这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绝好机会,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而应让学生来说。例如,在教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后,要总结计算方法,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举手发言。当然,学生不一定归纳的很完整,也有可能表述的不是很准确,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让学生一点一点的说出来。6、动手操作。小学生思维的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操

8、作,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和谐统一。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圆柱的外形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进一步认识圆柱的特点。在桌上滚圆柱;用铁圈套一套圆柱;依次把圆柱上下两个面按在纸上用铅笔把它描下来,比较它们的大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在操作的时候要仔细的观察,认真分析看到的现象,同组讨论:这种现象说明了圆柱具有什么特点?由于有了亲手操作的过程,学生通过讨论后,再让学生说说圆柱的特点,学生就显得比较轻松,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准确的说出圆柱的三个特点:圆柱可以来回滚动;圆柱从上到下一样粗;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大小一样。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通过语言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数学感悟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