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活动中的朗读.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965357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活动中的朗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阅读活动中的朗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阅读活动中的朗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活动中的朗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活动中的朗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活动中的“朗读”沙塘中心小学 毛树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一篇文章,不论是事情的记叙、人物和情境的描写,还是事物的介绍说明,观点的阐述和议论,都直接或间接,直露或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对学生起思想导航和激励作用,产生美感和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不断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这些在多数情况下是学生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如忽视朗读就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不重视朗读,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心理状态下去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去感受课文的艺术感染力。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 意识渗

2、透和恰当点拨,同样会影响学生思想的升华。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经验证明,搞好朗读训练有许多好处。 一可以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实际上,不论是放录音或是教师范读,还是学生试读,只要朗读得好,创造出情境就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使他们受到感染,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二有助于深入体味课文的思想感情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绪,从而把自己当成作者,靠朗读代替作者讲话,代替作者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抒发情

3、怀。毫无疑问,这大大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体味。 三有助于密切读与写、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联系,提高表达能力 朱自清讲过“朗读对于说话和作文也有帮助。”事实上,朗读就是语音、语调、速度、节奏、力度的训练,这对于提高表达能力有直接作用。一个演讲者只要善于把握正确的语音,掌握好平直、升昂、降抑、曲折四个基本语调,处理好速度快慢、停顿、节拍、轻重音力度,就会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四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不断进行朗读训练,就可以增强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如果这种语感形成了,只要听到不正确的语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马上就会从接受角度感到不适,甚至加以排斥。一般说来朗读应做到:1、范读引路,点拨先行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