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建筑构造.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96270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与建筑构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与建筑构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与建筑构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与建筑构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与建筑构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与建筑构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与建筑构造.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与建筑构造建筑既表示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同时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任务是提供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安全、经济、美观的建筑产品。房地产销售代表经销的是住宅建筑,因此,有必要了解一般的建筑知识及住宅各组成部分的基本构成。一、建筑概述 (一)建筑的构成要素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风格的建筑。然而,不管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建筑,还是最现代、最复杂的建筑,从根本上讲,都要满足人的使用要求,都需要运用技术,都涉及艺术。所以说,建筑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一

2、般情况下,建筑功能也就是建筑的目的,是主导因素。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依靠它可以达到建筑功能的要求。在相同功能要求和物质条件下,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象。好的建筑形象,将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居住质量。 (二)建筑的分类 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城市建筑可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二大类。工业建筑指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等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指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住宅与宿舍)。 2按建筑结构使用的材料,可以分为:砖混结构建筑,即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建造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即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

3、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即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型钢:如全部用钢柱、钢梁建造的超高层建筑。 3按施工方法分为:装配式建筑、现浇式建筑和装配整体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如墙体、楼板、楼梯等均在工厂制成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组装而成。这类建筑以大板、框架、盒子建筑为代表。现浇式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均在合施工方法,即部分结构现浇,部分结构预制。 此外按建筑层数的多少,居住建筑分为: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住宅(10-30层)。(三)房屋的组成及其作用 各种不同的建筑物,尽管它们在使用要求、空间组合、外形处理、结构形式、构造

4、方式及规模大小等方面各有其特点,但构成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都是由基础、墙体或柱、楼地层、屋顶、楼梯、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此外,一般建筑物还有台阶、坡道、阳台、雨棚、散水以及其他各种配件和装饰部分等。(图2-7) 基础是房屋最下面的部分,埋在自然地面以下。它承受房屋的全部茶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基础。墙不仅是承重构件,它同时也是房屋的围护结构。 楼地层是房屋的水平承重和分隔构件,包括楼层和首层地面两部分。楼层把建筑空间在垂直方向划分为若干层,将其所承受的荷载传给墙或柱。楼板支承在墙四,对墙也有水平支撑作用。首层地面直接承受各种使用荷载,并把荷载传给它下面的土层地基。 楼梯是楼房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

5、交通设施。在平时供人们上下楼层;在处于火灾、地震等事故状态时供人们紧急疏散。 屋顶是房屋顶部的承重和围护部分,屋面的作用一是阴隔雨水、风雪对室内的影响,并将雨水排除;二是防止冬季室内热量散失,夏季防止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承重结构则承受屋顶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 门和窗均属围护构件。门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出入、分隔和联系内部与外部或室内空间,有的兼起通风和采光作用。窗的主要功能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能起到美化立面的效果。(四)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 1、外力的影响 作用到建筑物上外力称为荷载。荷载的大小是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决定着构件的尺度和用料,进而影响建筑构造。 2、自然气候的影响 地震

6、、风(高层建筑风荷载起主要作用)、雨、霜、雪及气温等均构成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建筑构件使用质量的因素。为此,建筑构造设计时,各相关部位都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3、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 人们所从事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往往会对建筑物造成影响。如火灾、爆炸、战争等。因此,构造上要采取防火、防震、隔声等相应措施。 二、建筑设计 房产销售业绩的好坏,建筑物本身的设计占有很大的因素。备受欢迎的住宅商品房在设计上往往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每个房间的大小形状合适,功能安置得当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房间功能的划分也越来越细。现在,一间最基本的标准套房应该是由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组成。 因为

7、目前总体消费能力不高,反映到价格上,牵制于房屋总价的束缚,大部分消费者对大面积的房屋很少问津,发展商也意识到大面积的单元不好销,所以新近推出的房屋,多半是略高于国家最低标准线上的精细测算的设计比例。 由于房间的面积相对偏小,因此在户型的设计上,首先要求房间的格局特别方正。对大房间来讲,格局方正往往很呆板,不规则的房间反而富于变化,然而,对经济型的小房间来说,不规则的格局则显得很局促,放上家具,布置就更难。 除了大小合适、格局方正这一共同要求以外,各功能房间独特的要求也是户型设计的关键:对卧室而言,采光、隐蔽是最必要的,至于朝向,除主卧室外,一般也不太苛求。对于厨房和卫生间,通风则是最必要的,而

8、且最好是自然通风,如果没有办法,也一定要设置通风竖井,否则的话,居家品质就很 受影响;厨卫最好还要求能够采光,采光好的厨卫通风一般也没有问题。另外,好的厨房设计往往还带有一个小阳台,便于有些家庭什物的放置和晾晒。至于起居室,朝向和采光应该是最必要的,作为家庭的活动中心,充满阳光的温馨空间是相互沟通的纽带、是家庭和睦的标志。最后是阳台,有不少人喜欢 将它封掉,发展商为多计算建筑面积,也一股脑儿地将它封闭其实,空间不大的阳台是都市人接触自然的惟一私人领一,除非是临街的房间,一般没有封闭的理由。凭栏远眺,都市的晨曦将给予您无限的遐想。 (二)每一套房屋的各房问之问搭配合理,布局科学 每间房间的大小形

9、状、功能安置设计好了之后,购房者可能还会挑剔以居室为中心的各功能房间的搭配布局。一般来讲,起居室往往兼作餐厅和客厅之用,并直接与各房间相连,它作为一个产地开放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是各房间搭配组合效果优劣的最终反映物。 实践中,总结出这样一些基本原则: 1、起居室中的餐厅部分应该和厨房相连,客厅部分则应该与阳台相接。 2、正门的设置应有一个玄关,以避免一打开房门,外人将您的家居一览无余。作为一个衡量标准,一个好的厅房至少应该有两面相临的墙是没有门的,因为这样稳定性好而且便于家具的放置。 3、 此外,好的布局还表现在与厨房相连的餐厅和与阳台相连的客厅分而不离,相互的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彼此借用,以

10、增加实际的使用面积。 4、 同时,餐厅和客厅之间的无形分割线最好就是正门与各房间的房门之间的连线,以避免走道的另外设置,在客观上造成实际利用面积的下降。 其实,判断每套房的各房间这间搭配是否合理,布局是否科学,利用“室内动线”是最为简洁的一个工作方法。“室内动线”指的是各房间的房门之间的相互最短连线。这些连线是人员走动概率最高的动线,对家具摆设和格局完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门与各房间的房间的房门之间的连线该越短越好,越集中越好,而且功能最好重复,这样的话,可以降低人员的走动对厅房面积的最大侵占和对格局完整性的最大影响。 (三)整栋楼房平面、立面简洁实用,得房率高而合理 购房人对户型的最后

11、一个关注便是得房率,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得房率的高低与建筑物平面、立面的公用空间的安排密切相关。换句话说,购房者对得房率的计较,反映到对设计师的要求,就是以走道为纽带的每套房间的布局能否在不损害各自功能的基础上,更加紧凑合理,更加少占用公用面积。 同一楼层,楼层与楼层之间,整个平面与立面的三维动线简洁流畅,则得房率自然上升;反之,若平面安排不经济不合理,让宝贵的建筑面积浪费在重复叠置的走道里,浪费在不科学安置的设备间里,则得房率必然下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蝶型高层,其实就是在兼顾每套单元的功能基础上,又屡创高得房率的典型设计。 然而,盲目追求高得房率也并非总是好事,譬如迁就得房率而造成设计误区的走

12、廊的宽度。高品质住宅的走廊往往给人以宽敞、大度的感觉,不会因损失得房率而觉得不太适合。此外,楼房的公共部分平面设计还有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每套单元的门的设置。人们常说的“犯冲”,指的就是门的设置直对长长的公共走廊或者是人流集中的电梯间走道。 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最高境界。成功的设计所造就的建筑物,不仅在外观造型、内部结构上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审美感觉,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实际使用时,应能顾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达到最为经济的建筑成本。市场告诉我们,就好的户型设计而言,应该是楼房的每间房间、每套单元及其搭配组合都能同时满足上述的三项基本要求,因为以自己辛苦所得购房置业的消费

13、者,对建筑师们的要求是,尽可能地贯彻以使用功能为基础的设计准则。 三、地基和基础 (一)地基 建筑物下面直接承受建筑物重量的土层称为地基。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土壤的种类(砂土、粘土等)、土壤的含水率、地下水位、埋置深度、地基周围环境等。 (二)基础 建筑物的最下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基础的作用是承受建筑物全部重量并将之分散传递给地基。基础按构造形式分为: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等。砖混结构采用条形基础,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箱形基础,箱体同时作地下室使用。 四、墙体 墙体是维护分割构件,同时也可以是承重构件。在一般砖混结构房屋中,墙体是主要的承重构件。在其他类型的建筑

14、中,墙体可能是主要承重构件,也可能仅仅是维护分割构件。 (一)墙体的分类 墙体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内墙和外墙。凡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墙称为内墙,内墙主要是分割房间;凡位于建筑物四周的墙称外墙,外墙是房屋的外维护结构,起着挡风、阻雨、保温、隔热等作用;凡沿建筑物短轴布置的墙体称为横墙,横向外墙一般称山墙;凡沿长轴布置的墙体称纵墙,纵墙有外纵墙和内纵墙之分。 墙体按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是指不但承受自身重量,同时还承受屋顶及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墙。凡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称非承重墙,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墙体按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砖墙、石墙、砌块墙、混凝土墙等。 (二

15、)墙体的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墙体的强度与所选用的材料有关。如砖墙则与砖的种类及标号、砂浆的种类及标号有关,一般水泥砂浆强度较高,混合砂浆的强度稍低,白灰砂浆的强度较差。 墙体的稳定性与墙的长度、高度、厚度等因素有关。如其他条件相同,较高的墙体稳定性较差。 2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性能 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与其所用的材料有关,与墙体的厚度、湿度等有关。一般采用多孔的矿物材料作墙体的保温材料。 3应满足隔声要求 作为维护构件的墙体应具有足够的隔声能力,以减少室外噪音对室内的侵害,以及室内各个房间之间的声音干扰。 4应满足防震要求 为抵抗地震的破坏,墙体内一般设有构造柱和圈梁。 (三)砖墙墙身的细部构造 防潮层 在墙身中设置防潮层的目的是防止地下的潮气沿基础墙上升使室内墙身受潮。防潮层设置高度为室内首层地面结构层的中部,一般用防水砂浆抹20毫米厚。 勒脚 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雨水的侵蚀及人为的磕碰破坏,起着保护墙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