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解读.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95677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解读.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解读 发布日期:2012-06-24 来源:中财网 浏览次数:2946月21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编制的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6月21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编制的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未来水利投入的重点在农村,在加快建立政府水利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发挥政府投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放开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一位国内大型节水灌溉企业的李姓高管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这无疑利好国内正在蓬勃发展的水务公司

2、。 农村成十二五水利建设重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水利这一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也被重点提上日程。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国家将重点安排农村饮水安全等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等重点水源和水资源配置工程、治淮骨干工程等重要防洪工程以及其他关系全局的重要水利工程,并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倾斜。 同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国家将重点改善农村水利状况,要全面解决约3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同时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其中新增城市供水能

3、力260亿立方米左右,城市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 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强化农业节水。这是规划确定水利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同时规划还强调要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外延发展与内涵挖潜相结合,规划明确到:2015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在三江平原、长江流域等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在黄淮海地区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设,

4、通过水源置换退还挤占的农业用水,恢复部分有效灌溉面积;在西南盆地、平坝水源条件丰沛地区,结合新建水源工程配套发展一批中小灌区。 根据此前财政部、水利部日前发布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未来将扩大小农水利专项资金规定使用范围,新增农村河塘清淤整治等数个投入领域。重点支持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续建、配套、改造,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适度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并在原先基础上增加数项支出范围。 提出稳定水利投资增长机制 在当下水利改革管理方面,创新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保证水利投资长效机制十分必要。规划提出推进水资源管理、流域综合

5、管理、水利投融资等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水利建设仍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以及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我国水利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具体体现在。现有投资规模和渠道难以满足水利快速发展的需要,水利投资缺口仍然较大;水利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偏低且不稳定,民间资本进入和市场化融资渠道不畅;一些地方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建设资金到位率低,部分工程难以按合理工期建成。 上述李姓高管认为,水利投入不足是重要原因,规划提出稳定水利投资增长的机制十分必要。 规划鼓励和引导外资参与外商投资产

6、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允许类水利项目建设与管理,同时有效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根据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的介绍,十二五期间,水利的总投资大概要达到1.8万亿元左右。历史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全国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过7000 亿元。 上述李姓高管认为,十二五水利规划的出台,有利于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投资将快速增长,利好水务和节水灌溉领域的公司。目前,很多水务领域的龙头公司已经具备了业务异地扩张的经验和现金流支持的优势,有望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发布2012-06-22 08:2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雪本报北京6月21日讯记

7、者张雪报道: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天联合发布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含国有农林场)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还包括:到2015年,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

8、50亿立方米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初步改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重点河湖的生态环境用水状况;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基本健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初步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要完成四项主要任务:一是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强化农业节水。二是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中小

9、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洪非工程措施。三是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强水资源配置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四是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护与河湖生态修复,优化和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有序发展小水电,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设。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发布发布时间:2012-06-25 记者日前从水利部获悉,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发改农经20121618号文联合印发

10、。规划是“十二五”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提出了“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和改革管理举措,是指导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15年,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

11、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初步改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重点河湖的生态环境用水状况;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基本健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初步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主要任务为:一是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强化农业节水。二是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洪非工程措施。三是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

12、障能力。加强水资源配置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四是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护与河湖生态修复,优化和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有序发展小水电,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设。 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改革管理主要任务为:一是创新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水资源管理、流域综合管理、水利投融资等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二是加强依法治水管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河湖和水土流失监督管理,加强水利防灾减灾管理,健全水法规和水利规划体系。三是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健

13、全和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开展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加强成果推广与普及,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规划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水利建设任务重、规划投资强度大、管理要求高、改革难度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细化措施,实化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规划顺利实施。(记者陶叶) 来源:新华网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正式发布http:/2012年06月26日09:01中国水工业网 记者25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简称规划)已经

14、正式发布。根据规划,未来水利投入的重点在农村,利好水务和节水灌溉领域的公司。 建立水利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规划指出,与需求相比,目前水利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以及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具体问题包括:水利投入不足,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现有投资规模和渠道难以满足水利快速发展的需要,水利投资缺口仍然较大;水利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偏低且不稳定,民间资本进入和市场化融资渠道不畅;一些地方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建设资金到位率低,部分工程难以按合理工期建成。 规划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财

15、政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对水利这一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国家有能力加大投入,继续保持较高的投资强度。 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将加快建立政府水利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发挥政府投资主渠道作用。 此前,根据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的介绍,“十二五”期间,水利的总投资大概要达到1.8万亿左右。历史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全国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过7000亿元。 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大有可为 根据规划,农村水利将成为“十二五”水利投入的重点之一。 规划确定了10大主要指标,除了8大预期指标外,增加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是约束性指标之一。 规划要求,“十二五”期内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要从2.1亿人提高到2.98亿人,主管部门将指标细化分解到有关地区,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主要通过政府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业内人士认为,完成这一指标的方式即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 今年2月,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发布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用地审批程序给予了最大限度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