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与苹果的故事.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95626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与苹果的故事.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无形的力拉着别的星球围绕太阳旋转。但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呢? 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获得了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 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思考问题。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它落在牛顿的脚边。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 。牛顿家乡的这棵苹果树后来被移植到剑桥大学中。 牛顿去世后,他被当作发现宇宙规律的英雄人物广

2、为传颂,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闯祸创出了肥皂 知道洗衣服,我们使用最多的是什么吗?哈哈,对了,就是肥皂。肥皂的发明,和一次小小的意外是分不开的,不过,那是很早很早以前发生的故事了。古埃及时期,有一回,国王要举办一个盛大的宴会。他让手下人告诉厨子们,好好干,不能出一点差错,不然,会有严厉的惩罚在等着他们。当然。如果干得好的话,也会有大大的奖赏!厨子们当然想得到奖赏了,所以,他们特别卖力,忙得团团转。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帮工,刚刚到宫里的厨房来帮忙。跟着师傅们从早忙到晚,累得头昏眼花,也不敢坐下来休息一下,就怕师傅说他干活不努力,不要他了。这天,小帮工正忙得不可开交,听见一个厨师在喊:“我

3、要羊油,快给我送过来!”小帮工赶紧捧着一碗羊油走过去。也许是因为他太着急了,加上装羊油的碗很滑,小帮工刚把碗端到灶旁,只听“啪”的一声,碗从他手中滑落,掉在灶边的炭灰里。小帮工吓呆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师傅一点也没有责怪他,悄悄地说:“别慌,把破碗丢到垃圾箱里去,再把这堆炭灰清理掉,然后把手洗干净,别让人看出来。”小帮工点点头,赶紧按师傅说的做,去丢掉破碗再清理炭,当他把混有羊油的炭灰,一把一把地捧出去的时候,大家都以为 他在清理炉灶。 干完这一切,他赶紧去洗手。用水清洗的时候,手上竟然出现一些白糊糊的泛着泡沫的东西,他觉得奇怪,又用水冲了冲,哈,这回洗过的手特别干净。一点油腻也没有。 他去给师

4、傅看他的手,师傅惊讶极了。以往,厨子们最头疼的事,就是一双手整天油腻腻的,现在,小帮工的手清清爽爽,好像还泛着一种特别的白光,别的厨子看见了,也很好奇,他们问了缘由,也用羊油和炭灰的混合物来洗手。真神,手上的油渍没有了。一个厨子高兴地说:“多少年了,我们的手从来没有这么干净过。往常连我的孩子都不要我抱,今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孩子不放手。”说得大家都笑了。后来,这件事传到国王那儿,国王特地叫来小帮工,他看到小帮工的手也感到很惊奇,便派人用羊油和炭灰做成一个个小小的球状体,供宫里的人用,效果真的很不错。国王非常满意,于是发布命令。在全国推广使用。从此,每个人的手,都能洗得干干净净了。渐渐地,

5、这件怪事越传越远,用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技术又不断得到改进,方便实用的肥皂诞生了。 一直到现在,洗涤剂已发展成多种多样,肥皂只是其中一种了。但谁能想到,肥皂最早的出现,竟是小帮工一次小小的失误呢。瓦特 一个夏日的早晨,天气晴朗,画眉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人正在散步。他迈着缓缓的步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走来走去。他时而望着广阔的天空,时而瞧瞧平坦的操场,时而皱起双眉突然,他脸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开朗,他想出来了,想出了解决蒸汽机的有效办法。他高兴地跑起来,脚步腾空。霎时间,他的身影便出现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曾

6、有人说: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实不然。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讲讲关于瓦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明创造的故事吧。 。 在瓦特的故乡,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天,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炉上顿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7、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兴高采烈,欢喜若狂的时候,祖母又开腔了:你这孩子,不知好歹,水壶有什么好玩的,快给我走开!她漫不经心地说。 他的祖母过于急躁和主观了,这随随便便不

8、放在心上的话,险些挫伤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年迈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对瓦特有多么大的启示!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不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加之英国当时煤铁工业发达,所以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改革,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工厂、火车也全

9、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汽机发明的成果。当然也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的功劳。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满着艰苦和斗争,他走过的道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啊。他在艰苦和坎坷中为人类造了福,为人类前进,开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视学习和实践。学习,丰富了他的智慧;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诺贝尔是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发明家,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发明的炸药、雷管开创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新纪元,以他身后庞大的基金所设的诺贝尔奖金,更使他饮誉世界。 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一个贫困潦倒的工程师兼商人家里。他的父亲英莫

10、纽?诺贝尔(人称老诺贝乐)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发明家和商人,曾创建瑞典第一家橡胶公司。 就在诺贝尔出生的前一年,一场大火把家业烧了个精光,老诺贝尔的生意由此开始衰落,并在诺贝尔1岁时破产。被生活所迫,老诺贝尔后来不得不只身离家到俄国从商谋生。 诺贝尔自幼勤奋好学,好奇心很强。到俄国后,为了学好俄文,他常常挑选一些俄文名著译成瑞典文,再翻译成俄文。后来他又用这种方法学会了英文、法文和德文。有一次,他父亲的一位叫西蒙的教授请诺贝尔父子观看硝化甘油爆炸力的试验。锤子落在铁砧上,受锤地的硝化甘油立即发生爆炸。小诺贝尔被这奇妙的现象迷住了。当他得 知这种爆炸力极强的东西可以用来开矿凿山,但危险性极大无法使用

11、时,就萌发了发明炸药的念头。 到16岁时,迫于生计,他不得不中断学习,孤身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在一家工厂当学徒。此后,他还曾到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几家工厂当过学徒。学徒期间,他每天在劳动10多个小时之后,仍坚持学习,困了就把脑袋伸到水龙头下冲一冲。就这样,他凭自学学到了不少的技术和科学知识,不但在科学、文学和哲学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机械方面做出了好几项革新,表现出了很强的独创能力。 1854年,诺贝尔回到彼得堡,和父亲一起,一边从商,一边从事炸药的研制工作。一次,由于公司遇到了财政困难,父亲派他去伦敦、巴黎,向当地银行磋商贷款。结果是空手而归,家业再遭破产。不得已,全家于185

12、9年返回瑞典。 当时为了适应开矿山、发展工业和加强军事力量的需要,许多化学家都在致力于炸药的研制。炸药的应用前景很广阔,市场很大。诺贝尔父子看准了形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明愿望,也为了重振家业,他们从事起如何利用硝化甘油巨大爆炸力潜能的研究。但手头上缺乏资金,无法进行规模大的试验。诺贝尔再次奉父命前往巴黎寻求贷款。这一次,他很顺利,带回了10万法郎。用这笔钱,他们办起了自己的工厂。 经过反复试验,诺贝尔认识到,要使硝化甘油发生爆炸,只须把它加热到17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安全的引爆装置。 1862年初夏,诺贝尔进行了一次探索性试验。这次试验获得了成功。但是,引爆所用的火药多

13、而硝化甘油少,威力小成本高,没有实用价值。 为了找到一种量少但能引爆硝化甘油的可靠物质,诺贝尔又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带有极大危险性的实验,但均告挫折。经过多次的失败,诺贝尔发现了失败的原因,并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用少量的一般火药,引爆硝化甘油的引爆物。这项诺贝尔引爆法的发明,使诺贝尔于1864年生平第一次获得了由瑞典政府签发的专利证。 这种炸药的威力极大,在爆破工程中可以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因此,它刚一问世,就得到普遍运用。 诺贝尔的公司由此重新振兴起来。 正当诺贝尔四处推广由他发明的炸药的时候,却发生了一系列的意外爆炸事故,使人们对诺贝尔的新发明产生了怀疑和恐惧。瑞典政府下令禁止运输炸药,不准诺贝尔在

14、陆地上试验,法国、英国、葡萄牙等国也下令禁止制造、贮存和使用新炸药,这使他的炸药和公司陷入困境之中。 面对四面楚歌的形势,诺贝尔决心走出困境。经过认真的多方思考和大量的秘密试验,诺贝尔首先解决了硝化甘油的就地制造问题,以避免长途运输中发生的爆炸危险。接着又集中精力研究硝化甘油的安全运输方法。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找出稳定硝化甘油化学性质的方法,并且又利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的方法,制 成了两种安全的硅藻土猛炸药。为了解除人们的顾虑,挽回已经造成的不良影响,他亲自到各地表演,用事实证明猛炸药的爆破威力和安全性能。终于这种新型炸药又一次被利用到了开矿和筑路上。后来,就是这类炸药炸穿了阿尔卑斯山,提前好几年打通了长达14.5公里的隧道,节约开凿费用500多万元。诺贝尔也由此名扬天下,瑞典政府收回了当初的禁令,由驱逐变为欢迎,英国、法国、德国为他签发了发明专利证。诺贝尔的公司终于又柳暗花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