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催化氧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954028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的催化氧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氨的催化氧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氨的催化氧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氨的催化氧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氨的催化氧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氨的催化氧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的催化氧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目的:1)通过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的设计,进 步培 养根据化学原理和客观条件自行设计和安装实验 装置的能力。2)通过查阅文献及对本实验的探究过程强化收集 和处理信息、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3)探讨本实验成功的条件、关键和操作技术。4)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原理;2)能准确描述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实验 现象;3)熟练仪器的连接和使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最佳反应条件的探究,巩固 掌握简单比较法;2)在对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 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原理:1.实验中主要的反应:催化剂4

2、NH + 5 O = = 4NO + 6H O + Q3222NO +O = 2NO + Q2 23NO + HO =2HN0 + NO + Q2 23NH + HNO = NH NO33432.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当氧气量不足时,可能会发生)4NH + 4 O = = 2NO + 6H O3 2224NH + 3 O = 2N + 6HO3222实验设计思路:总探究思路:采用简单比较法探究氨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设计思路:氨水的浓度及用量、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第一个洗气瓶中导管伸入液面的深度、 温度等因素都是影响探究效果的因素。在本实验中,重点探究氨水的浓度、催化剂的种类对 实验的影响。因

3、此在实验过程中控制氨水的总体积为50ml,加热时间3min,导管伸入液面的 深度不变。先探究氨水的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实验效果后固定氨水的浓度探究 催化剂的种类对效果的影响,最后得出氨的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探究的因素及水平如下:氨水的浓度V (氨水):V(水)加热时间催化剂 种类实验指标1:13minCr O2 31催化剂是否有明显红 热现象2.是否有红棕色气体 产生。3玻璃管内是否有小 水滴2: 3FeO2 34: 5FeO-3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设计依据:(1)反应的原理:该反应是氨气、氧气和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气体和固体之间的反 应,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而来设计整个

4、实验:a)反应物的制备: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故可以利用其性质来制备氨气; 经查阅资料可知,氨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 15.5 %27%,在纯氧中的爆炸极限是 13.5%79%,含氧量越高,极限范围扩大,越容易爆炸,故我们在此尽量不用纯氧来进行 实验,而是采用一个双联打气球,通过不断的挤压来鼓入空气; 优点: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同时在鼓入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氨气的逸出速度。b)反应条件: 反应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普通的酒精灯满足不了要求,故我们在此采用的是铜质三 芯酒精灯; 反应需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为了使气态的氨气和氧气与固态的催化剂充分接触, 我们把催化剂装在硬质玻璃管内。

5、优点:硬质玻璃管常用来进行气体和固体的反应,和普通试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 一比普通试管更耐高温;第二,两端开口更有利于气体的流通。c)生成物: NO是红棕色有刺鼻气味的气体,同时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因此应该用碱液进行吸收,2 同时由于气体的流通速度比较快,故可能有一部分氨气没有反应就直接逸出,又因为 氨气极易溶于水,故碱液中的的水是可以对氨气进行吸收的。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我们 可以选用NaOH溶液来对尾气进行处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1)“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2)“氨的催化氧化”最佳条件的探究。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仪器:双联打气球、洗气瓶(3个)、铁架台、50mL量筒、250

6、ml烧杯、电子秤、三芯酒 精灯、胶管、玻璃棒、硬质玻璃管,直角导管,玻璃棉、铁丝;药品:浓氨水(25%28%)、蒸馏水、NaOH (lmol/L)、Fe O3、CuO、(NH ) Cr O24 227实验内容:(一)实验操作步骤:制备催化剂催化剂的填装搭建实验 装置配置50ml 定浓度的氨水丿点燃三芯酒精灯,进行实验J(二)实验装置图:(三)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1)氨水浓度的影响在硬质玻璃管中加入8-10cm的Cr O作为催化剂,保证催化剂的加热时间不变23(3min),分别取50mL不同比例的氨水进行实验,观察实验效果,对比探索氨催化氧化 中选用氨水浓度的最佳比例。数据记录如下:氨水浓度V

7、(氨水):V(水)加热时间催化 剂催化 剂的 红执 八、现象红棕 色气体白烟实验分析1: 23minCr2O3+催化剂的红热现象不明显,也只有微弱 的红棕色,但出现大量白烟,可能是氨水的浓度偏 低,并且鼓气太早造成的,故接下来增 大氨水的浓度进行实验2:3+/+催化剂的红热现象明显,且有较多的白 烟产生,推测原因鼓气的速度太慢。1:1+/催化剂红热现象明显,也有较多的红棕 色气体,几乎无白烟,是比较理想的实 验效果。接下来继续增大氨水的浓度, 验证该条件是否是最佳条件。3:2+/+红热现象明显,无红棕色气体,有大量 的白烟产生,推测原因氨水的浓度太大。(2)催化剂种类对实验的影响在硬质玻璃管中

8、分别加入2-3cm的氧化铁和氧化铜作为催化剂,然后取50mL的2:3浓 度的氨水,催化剂加热时间3min,探究出实验的最佳催化剂。催化 剂种 类加热 时间氨水的浓度 V(氨水):V(水)催化剂的红 热现象红棕 色 气体白 烟备注Cr2O33min1: 1+/Fe2O3+/在实验过程中洗气瓶中出现了明 显的红色,可能是一部分催化剂被 气流吹进了装置内。CuO+催化剂只有微弱的红热现象,也有 少量的红棕色气体,但产生大量的 白烟,可能是因为鼓入气体的时间 较早或加热时间稍短。实验结论:在V (氨水):V (水)为1: 1,加热时间为3min的情况下使用Cr O做催化剂的23效果要较Fe O,CuO

9、的效果好。23问题与讨论:在利用氧化铜做催化剂进行实验时,第一次无任何实验现象,即催化剂无红热,也无红 棕色气体产生,当时认为是实验完全失败了,故又重新填装焙干后的催化剂进行实验,出现 了微弱的红热现象,产生少量的红棕色气体。现认为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氧化铜的颗粒太 细,气体无法流通;加热时间稍短,没有达到催化剂的活性温度。 改进:将氧化铜和玻璃棉拌匀,增大接触面积来进行实验;将加热时间改为5min左右。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内的换气设施打开,周围 空气流动速度较快。实验注意事项:1.氨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5.5%27%,在纯氧中的爆炸极限是13.5%79%,含氧量越 高,极限范围扩大,

10、越容易爆炸,故我们在此尽量不用纯氧来进行实验,否则有发生爆炸的 危险。2实验条件为高温,在实验过程中应防止烫伤。3注意催化剂的制备和填装。在制备Cr2O3时,不要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使催化剂的粒度 太细,不利于气体的流通。同时用Fe2O3、CuO做催化剂时需提前烘干药品中的水分,用量 也应当适当减少。4. 控制鼓气的时机和频率十分重要,加热3min后先缓慢的鼓入空气,观察到催化剂有5. 硬质玻璃管的右端用铁丝固定,防止催化剂被吹跑。6插入氨水的导气管应伸入液面下,且同组实验中保持伸入的深度一致参考文献:1 卢一卉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讲义)M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教研室,20072 刘桂林.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探讨J.枣庄师专学报,1989,04:81-84.3 张婉佳,李燕红,曾庆旺.氨催化氧化演示实验的探究J.化学教育,2012,10:62-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