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95363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红桥区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红桥区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红桥区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2、可以利用化学知识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随着化学的发展,人们最终会实现通过化学变化使水变油的梦想C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22015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C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D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3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pH=1.3的工业废水BpH=4.

3、5的雨水CpH=7.0的蒸馏水DpH=7.3的矿泉水4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铝合金B玻璃钢C涤纶D陶瓷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2:1C有五种分子参加反应D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一切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碳酸氢钠加热后固体剩余物质量减轻也符合质量守恒

4、定律7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8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A B C D 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蜡烛燃烧C铁锅生锈D干冰升华10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R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m1m2000反应后质量/g00m3m4m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m1=1/9m4时,R是H2 m1+m2=m3时,R是C或CO m3:m4=11:9时,R是CH4或CH4O8m3/11+8m4/9+4m5/7m2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氦气_最简单的有机物_标出硝酸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入足够的钙。下图是市场上某钙制剂的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计算。(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1)葡萄糖酸钙中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2)葡萄糖酸钙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3)43g葡萄糖酸钙中含钙元素_g;(

6、4)按说明书服用该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葡萄糖酸钙为_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变质:_;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_;酒精作燃料:_;1420时,在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加入 70g 硝酸钾,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不 考虑水蒸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时剩余固体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温度/2030405060剩余固体质量/g38.424.26.100(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30时,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硝酸钾 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到 0.1%)温度从 50升高到 60过程中,溶液

7、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_(填字母)。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将 6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达到目的有_(填字母)。a 升温 b 降温 c 加适量硝酸钾 d 加适量水 e 恒温蒸发水某同学要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时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 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_(填字母)。A将硝酸钾研碎 B 用热水溶解 C 多加一些水 D 用玻璃棒搅拌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氯气(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气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石蕊纸花是用石蕊溶液染成

8、的紫色的干燥纸花。氯气与水反应实验1:收集一塑料瓶(250mL)氯气,然后小心地向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变瘪。实验2:利用如图装置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干燥的石蕊纸花和湿润的石蕊纸花。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装置D中“石蕊纸花”_,E中湿润的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由实验2可得出氯气能与水反应若其与水反应生成HCl(盐酸)和HClO(次氯酸),则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小明认为实验1就可以说明氯气能与水反应,你同意吗?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若进入装置D中的氯气是纯净干燥的,则装置B的作用是_,装置C的作用是_。氯气的助燃性把燃着的氢气放入盛满氯气

9、的集气瓶中,氢气能继续燃烧,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由此你对物质燃烧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_。E中使变红后的石蕊纸花褪色的物质是什么?是盐酸,还是次氯酸?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步骤:_。实验现象:_。实验结论:_。16实验室中现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产生的气体D是(写化学式,下同)_。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原因是_。滤液F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写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

10、方程式:_。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答案解析】A.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其中化学变化就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可以利用化学知识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选项正确;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不可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使水变油的梦想,选项错误;C.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选项正确;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因为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11、。选项正确。故选B2、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B正确;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且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二者缺一不可,故C错误;要发生爆炸需要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故D错误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A【答案解析】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值表示。一般情况下pH值大于7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pH值小于7溶液呈碱酸性,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的

12、pH值等于7为中性。水样酸性最强应为A项。4、C【答案解析】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题目详解】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不正确;B、玻璃钢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和合成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故B不正确;C、聚酯纤维,俗称“涤纶”,属于合成材料,故C正确;D、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正确。故选C。5、B【答案解析】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2个分子和1个分子反应生成2个分子,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错误;B、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2:1,正确;C、该反应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故错误;D、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形成了化合物,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13、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为0,故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故错误。故选B。6、D【答案解析】A、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不正确;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例如碳酸氢钠,故B不正确;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C不正确;D、一切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碳酸氢钠加热后固体剩余物质量减轻是生成二氧化碳,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故选D。7、C【答案解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

14、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即该反应是丁=丙+甲。【题目详解】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8:16=1:2,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C。【答案点睛】考查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8、D【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物质共存问题的相关知识【题目详解】A选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不共存:HClNaOH=NaClH2OB选项,氯化铁是黄色溶液C选项,硫酸铜是蓝色溶液D选项,所有物质可以共存且为无色混合溶液,故选D9、D【答案解析】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